古爾麗對金錢有一種執念,她甚至為了做生意,放棄了跟隨袁華去大漢。
隨著長期從事貿易,她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問題。
公元一一八年的一月,紮多向她彙報每一年各個地區的貿易銷量彙總。
她翻看數據的時候,敏銳的發現,連續很多年快速增長以後,鐵料和鐵器的銷量在帕提亞已經兩年沒有增長了。
她問紮多“為什麼這兩年,帕提亞鐵器的銷量一直沒有增長?”
紮多苦笑,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帕提亞隻有這麼多人口,每年消耗的鐵料和老百姓的財力是有限的。”
古爾麗非常好奇,她再次查閱了貴霜和羅馬貿易站點的數據,她發現這兩個地方還在增長。
羅馬的人口遠超帕提亞,而貴霜正在和南麵的印度土著開戰,他們對鐵料的需求在持續擴大。
同時,她也知道帕提亞的皇帝,每年會在不奴族購買大量鐵料,這也可能是帕提亞市場趨於飽和的原因。
她發現,不奴族的工業能力,居然可以觸碰到一個大國的需求極限,這真的不可思議。
古爾麗開玩笑的問古塔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鐵器以更便宜的價格銷售給帕提亞,銷量會增加嗎?”
紮多低頭想了想,然後抬起頭說道“我覺得,這並不是價格的問題,這是帕提亞需求到頂的問題。”
古爾麗沒有說話,她隻是看著數據,沉默了十秒鐘。她突然抬起頭,問了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紮多,我問你,黃金是不是商品?”
紮多有些哭笑不得,說道“當然,黃金是貨幣,同時也是商品。”
古爾麗笑了笑,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詢問起了羅馬市場的銷售情況。
可這天夜裡,古爾麗敲開了劉玉和崔力的家門。
她看向崔力,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崔叔,我問你,我們開采金礦的能力比其他國家強嗎?”
崔力點點頭,說道“
從各個層麵而言,我們的金礦開采都要優於其他國家。
首先,我們采用火藥可以大量粉碎礦石。目前而言,我們的火藥應該是最強的,這要大量節省了人力。
其次,我們采用到蒸汽動力礦車,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從礦坑底部快速提取礦石。
再次,我們用機器研磨礦石,其他國家要依靠手工敲碎。
再接下來,不奴族利用動力搖盤和動力水管,由機械驅動力在水流中搖動淘洗盤,使密度大的金粒沉澱在盤底,密度小的雜質則被水流衝走。
最後是高爐技術,我們的高爐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
將經過選礦的含金礦石與助熔劑石灰石等混合,放入熔爐中高溫熔煉。在高溫下,金與其他雜質分離,金的熔點較高,會熔化後沉澱在熔爐底部,形成金錠或金塊。
總得說來,我不奴族開采金礦,所有人力不足其他人的二十分之一。”
古爾麗再問“若黃金如此,那麼白銀和銅,亦是如此是嗎?”
崔力點頭,說道“亦是如此!隻要能找到品相極好的礦脈,我們的開采和熔煉之人力消耗遠遠少於其他國家。”
古爾麗點頭,她低頭思索了片刻,又問了劉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姐姐,我且問你,若是有一國盛產黃金和白銀,可以向我不奴族源源不斷的輸出,請問我們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這問題倒是把劉玉問住了,同時劉玉也聽出了古爾麗的話外之音,那就是不奴族有能力大量出產黃金和白銀,然後用這筆錢買空天下。。。
劉玉閉目沉思,良久才睜開眼睛,眼裡有明亮的燈光在流動著,如同雷電。
她低聲說道“物資和金錢是存在相對應的比例,如果金錢的輸入量大增,那麼貨物和金錢的比值就會改變。”
她再次思索該如何回答,於是舉例道“我來舉個例子!若一個國家有一千袋米糧,對應隻有一千個銀幣,那麼每袋米糧的均價就應該是一個銀幣左右。雖然,可能因為地區差異而有所不同,可一個銀幣便是均價。若是,突然湧入大量銀幣,比如再次湧入了一千枚銀幣,那每袋米糧其實就隻值半個銀幣了。”
崔力吃驚,他在旁邊問道“那接下來會怎樣?物價便宜了不是好事嗎?”
劉玉站起來,來回踱步,她猛然轉身對著崔力和古爾麗說道“不,並不是這樣,新流入的一千銀幣會購買走大量物資,讓我們再回到剛剛的例子。原本一個國家有一千袋米糧,每袋米糧價值一個銀幣,新進來的一千個銀幣一定會購買走大量米糧。當然,它買不空,因為人們會留下基本口糧。可一瞬間世麵上糧食減少了很多,所以在短期來看糧價反而會暴漲!然後。。。”
古爾麗站起來說道“然後,下一個季度糧價會暴漲,因為銀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