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活躍於中國北方。其族源說法不一,有認為是東胡後裔,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敗後,鮮卑退居鮮卑山而得名。
鮮卑文化獨具特色,以獸皮為衣,居住穹廬氈帳。他們崇拜自然,祭天、祭山林是重要儀式,“鮮卑郭洛帶”飾牌具獨特藝術風格,反映對動物的崇拜與精湛工藝。
習俗上,以遊牧為基,逐水草而居,馬是重要財產與交通工具。鮮卑人尚武,男女自幼習騎射,戰鬥勇敢。其婚姻保留搶婚遺風,男女地位相對平等,女性在部落事務有一定話語權。
經濟以遊牧為主,畜養馬、牛、羊等,畜產品豐富。同時,與中原貿易頻繁,用畜產品換絲綢、鐵器等。狩獵、采集為輔,補充生活物資。
軍事上,鮮卑騎兵機動性強,騎射精湛。現在,匈奴已沒,鮮卑全麵填補其勢力真空,軍事力量飛速強大。
鮮卑能在北地崛起,得益於匈奴衰落,占據其故地獲廣闊空間與資源。內部凝聚力強,部落聯盟組織高效,軍事製度使兵力充足、戰鬥力強。此外,與中原交流,吸收先進技術文化,如學習冶鐵提高武器質量,增強整體實力,成為亞洲大陸北方不可忽視的力量。
匈奴的滅亡,是三個勢力合作的結果。乞力統兵,不奴族出四河草原,向東攻伐;大漢兵出五原城,向北征討;而鮮卑諸部落聯軍,向西征戰,三股力量的合力,才讓匈奴最後滅亡。
可曆史在這一刻,出現了偏差,原本應該慢慢衰落的匈奴勢力,在一瞬間突然崩塌,讓鮮卑獲得了大量的東部匈奴遺族。
現在的鮮卑諸部,擁有西起日落城,東到太平洋的廣闊土地。諸部在匈奴覆滅後,齊聚鮮卑山(大興安嶺北段山脈),感謝的神靈護佑。
鮮卑本來並沒有特彆突出且統一整個鮮卑部落的首領,但有一些在局部地區或特定時期有一定影響力的首領。比如東部鮮卑的大人彌加、闕機、素利、槐頭,中部鮮卑的大人柯最、闕居、慕容等,西部鮮卑的大人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宴荔遊等
西部的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宴荔遊三位大人(鮮卑族的尊號,等同大部落首領),膨脹的速度極其快。
尤其是日律推演部,人口幾乎擴張了三倍不止。
同時,通過和不奴族落日城的交易,西部鮮卑人獲得了作為第一級代理商的機會,他們用從中部和東部獲得的物資,換取了不奴族大量的精鐵料,不斷的武裝自己。
公元一一八年春,日律推演部,夥同宴荔遊部,聯手攻滅了置鞬落羅部。並於這一年夏天,兩族會盟,合為一部,稱為日律宴荔部。
並於同年五月,開始向東征伐,開啟了一統鮮卑草原的戰爭。一時間草原上烽火連天,血流成河,英雄輩出。
而在不奴族的北方,那片廣闊的阿蘭草原,也發生了一件同樣值得曆史銘記的事情。
公元118年4月,春風本該輕柔地拂過阿蘭族廣袤的草原,帶來新生與希望。然而,今年的草原卻被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往昔熱鬨非凡的會盟之地,如今顯得格外空曠寂寥。
曾幾何時,這裡是阿蘭族各部落齊聚的中心。每到會盟之時,草原上駿馬嘶鳴,一頂頂氈帳如繁星般點綴在綠毯之上。各部族帶著自家的特產,從草原的四麵八方趕來,歡聲笑語、交易聲、歌舞聲交織在一起,那是阿蘭族團結與繁榮的象征。但此刻,偌大的草場上,隻有五個大部落的旗幟在風中無力地搖曳。
中型部落和小部落,大多已融入了南麵的不奴族。不奴族正沉浸在建國的狂熱籌備中,無暇顧及阿蘭族延續多年的會盟傳統。五個大部落的首領們,站在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草場上,望著曾經充滿生機如今卻略顯荒蕪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年長的哈克圖首領,望著遠處那片曾經舉行過盛大篝火晚會的空地,眼神中滿是落寞。他緩緩開口道“想當年,我們阿蘭族的勇士們,騎著駿馬馳騁在這片草原,何等威風!各部落親如一家,共同抵禦外敵,共享豐收的喜悅。可如今,竟落得這般田地。”
年輕氣盛的巴圖魯首領握緊了拳頭,不甘地說道“難道我們阿蘭族就這樣沒落了嗎?那些離去的部落,難道忘記了我們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榮耀嗎?”
沉穩的圖木爾首領長歎一聲“時代變了,不奴族日益強大,給予了一些小部落更好的生存機會。我們不能強求,隻是心中實在難過。”
另外兩位首領,阿古達和蘇赫巴魯,默默不語,隻是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有無奈,有悲傷,還有對未來的迷茫。
哈克圖首領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草場中央。他環顧四周,仿佛看到了過去那些熱鬨的場景。他的聲音有些顫抖,說道“阿蘭人,終於走到了這一天,終於到了彆離的時刻!”這句話,如同重錘一般,敲在每個首領的心上。
曾經,會盟是為了商討部落間的大事,是為了凝聚力量,共同應對草原上的各種挑戰。而如今,卻成了一場無奈的告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巴圖魯首領忍不住落下淚來,他想起了小時候,跟著父親參加會盟時的歡樂場景。那時,他看著長輩們莊重地商討事務,心中充滿了對阿蘭族未來的憧憬。可現在,一切都變了。
圖木爾首領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巴圖魯的肩膀,說道“孩子,彆難過。雖然我們的部落不再像從前那樣齊聚,但阿蘭族的血脈還在,我們的精神還在。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阿蘭人。”
阿古達首領也開口道“是啊,也許這是命運的安排。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帶著阿蘭族的榮耀,繼續前行。”
蘇赫巴魯首領點了點頭,說道“各位,讓我們最後一次以阿蘭族大部落首領的身份,擁抱彼此吧。從此,我們各自帶著自己的部族,踏上新的征程。”
五位首領緩緩靠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這一抱,飽含著他們對阿蘭族往昔的眷戀,對彼此的不舍,以及對未來未知的勇氣。
隨後,他們各自轉身,走向自己的部族戰士。哈克圖首領看著自己部落的戰士們,大聲說道“兄弟們,雖然我們的會盟不在,但我們的驕傲不能丟。我們要像祖先一樣,勇敢地麵對未來的一切。”戰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草原。
巴圖魯首領翻身上馬,揮舞著手中的馬鞭,喊道“出發!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阿蘭族的勇士都不會退縮。”
圖木爾首領、阿古達首領和蘇赫巴魯首領也各自帶領著自己的部族,跟在後麵。他們的身影,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被拉得長長的。
太陽漸漸西沉,餘暉將草原染成了一片金黃。曾經的會盟之地,漸漸恢複了平靜。阿蘭族的會盟,在這一年,畫上了一個悲傷的句號。但阿蘭族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們帶著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期待,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新的方向。
民族從未滅亡,隻是融入了蒼海。
這一年,是阿蘭族曆史的終結。
這一年,是不奴族曆史新的篇章。
在山海城的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熱烈而忙碌的氣息。劉玉、古爾麗、崔力、劉行、乞力,以及所有山海城的不奴族官員們,皆如不知疲倦的陀螺,為建立“華夏國”忙得腳不沾地。
每一座城市都仿佛被注入了無限活力,成為了慶典籌備的火熱現場。街道上,工匠們精心雕琢著帶有獨特民族風格的裝飾,鮮豔的綢緞在風中飄揚,仿佛在訴說著不奴族一路走來的艱辛與輝煌。孩子們嬉笑奔跑,手中揮舞著彩色的小旗,為這即將到來的偉大時刻增添了一抹純真的喜悅。大人們則帶著自豪的笑容,有條不紊地準備著慶典所需的各種物品,歡聲笑語回蕩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這一切的忙碌與喜悅,皆因不奴族即將迎來建國的偉大時刻。慶典被定在八月,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最開始的創始人袁華、老阿拉什、古塔的回歸。那段艱苦創業的歲月,是不奴族永遠銘記的曆史根源。
故事起始於三個奴隸和兩個失去家園的姐弟,在命運的捉弄下,他們無奈地聚在一起尋求活路。在逃亡與流浪的漫長旅程中,劉玉、劉行和乞力的加入,為這個小小的群體注入了新的力量,讓他們愈發強大。他們一路顛沛流離,躲避著未知的危險,直到尋得了山海之間這片安寧之地,才終於安定下來。
歲月流轉,曾經的艱難困苦已化作如今的繁榮昌盛。如今的不奴族,勢力橫跨五個大州,擁有超過一百二十萬的人口。工業蓬勃發展,煙囪林立,機器的轟鳴聲奏響著進步的樂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推動著不奴族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此刻,他們即將開啟自己的國號——華夏。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國號,更是不奴族團結奮進、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征,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希望。在這個偉大時刻即將來臨之際,整個不奴族都沉浸在喜悅與期待之中,共同迎接屬於他們的嶄新時代。
八月,山海同慶!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