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的農場_大漢與羅馬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漢與羅馬 > 第223章 新的農場

第223章 新的農場(1 / 2)

在山海城的北郊,廣袤的新農場在九月的晨光中熠熠生輝。

袁華帶著上百個白馬少年們,穿過農場的大門,清新的泥土氣息與作物的芬芳撲麵而來。不遠處,農業大匠師李岩正站在一台造型獨特的拖拉機旁,他身材敦實,皮膚被陽光曬成古銅色,臉上洋溢著質樸的笑容,熱情地向袁華招手。

袁華快步迎上去,目光立刻被那台履帶式拖拉機吸引。“李老頭,你們真把這東西搞出來了?牛皮啊!”袁華一邊繞著蒸汽履帶拖拉機打量,一邊讚歎道。

這東西挺大,高度有一米七,人要爬上去,燒煤,背著一個蒸汽渦輪機,一個人操作,一人添煤。

李岩拍了拍拖拉機的車身,自豪地說“可不是嘛,這拖拉機可是咱新農法的一大功臣。就說耕地吧,以前用牲口拉犁,再配上幾個壯勞力,一天下來,撐死了能耕個五畝地。要是純靠人力,那效率更低,一天也就一畝多地。但咱這拖拉機,輕輕鬆鬆,速度能達到它們的十倍!”

袁華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十倍?這差距也太大了,那一天能耕多少畝地啊?”,袁華其實以前沒種過地,他真的不知道拖拉機的效率。

李岩豎起一根手指,晃了晃說“一台拖拉機,一天就能耕耘五十畝土地。要是趕上耕種期,十五天下來,一台機器就能耕種750畝。而且,這東西配合特製的犁,翻土比牛要深的多,莊稼能長的更好。”

袁華咋舌道“這麼厲害!那要是多幾台,這耕種效率簡直難以想象。”

李岩笑著點頭,“沒錯,咱算筆賬。要是有十台這樣的拖拉機,十五天就能耕種7500畝土地。按照每畝產出1101novel.com斤糧食來算,這些土地產出的糧食,足夠養活900人呢!而且,平時還能掛上大車,搬運重物,這玩意的力氣等於十頭牛。外接齒輪組,還能夠給水塔抽水。”

袁華不禁感歎“這效率,比起以前可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那操作起來難不難,普通農戶能學會嗎?”

李岩擺擺手,自信地說“不難,操作很簡單。稍微學習一兩天就能上手。而且咱後續還會安排專門的培訓,教大家怎麼使用和維修。”

兩人沿著田埂漫步,袁華注意到田間矗立著高大的水塔,鐵管從水塔向四周延伸,密布在農田裡。“李師傅,這鐵管和水塔又是怎麼回事?”袁華好奇地問。

李岩指了指水塔,解釋道“這是我們的灌溉係統。通過水泵把水抽到水塔裡,利用水塔的高度產生水壓,再通過這些鐵管把水送到田間。為了精準控製灌溉,我們還結合了水鐘來控製閥門。”

“水鐘?這可真是個新奇的玩意兒,怎麼用它控製灌溉呢?”袁華一臉疑惑。

李岩耐心地說“水鐘是利用水的滴漏原理來計時的。我們根據不同農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設定好水鐘的時間。到了設定的時間,水鐘就會觸發機關,打開或關閉閥門,實現定期定量灌溉。這樣既能保證農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又不會浪費水資源。像在農作物幼苗期,需水量少,就設定間隔時間長一些;到了生長旺盛期,需水量大,就縮短間隔時間。”

袁華不禁稱讚“你們怎麼想的?居然能用水,做計時閥門,這方法好。”

正說著,一隻狗突然從旁邊的田地裡竄出來,嘴裡叼著一隻老鼠。袁華驚訝地叫起來“握草,狗拿耗子!。”

李岩笑著說“在咱這農場,這可不是稀罕事兒。我們飼養貓狗,就是為了防止老鼠和飛鳥破壞莊稼。貓抓老鼠大家都知道,狗其實也擅長抓老鼠,而且對驅趕飛鳥也很有一套。它們可是咱農田的忠誠衛士。”

接著,李岩帶著袁華來到一片區域,這裡彌漫著一股發酵的味道,但並不刺鼻,反而帶著泥土的氣息。“這就是咱的大型漚肥基地。”李岩介紹道,“我們把農場裡的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收集起來,在這裡進行漚肥處理。這些看似沒用的東西,經過處理後,就能變成肥沃的有機肥料,滋養土地。”

袁華走進基地,看到工人們有條不紊地翻攪著原料。“這漚肥有啥講究嗎?”

李岩說“講究不少。首先原料的配比很關鍵,秸稈和糞便要按一定比例混合,秸稈多了能保證透氣性,糞便則養分。其次,濕度和溫度的控製也很重要。濕度太大,容易腐爛發臭;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微生物發酵。我們通過不斷試驗,才掌握了合適的方法。而且在漚肥過程中,還要定期檢測肥料的成分,確保質量。”

離開漚肥基地,他們來到一片被劃分成許多小塊的土地,每塊地上都插著牌子,寫著不同的作物名稱。

李岩說“這就是土地輪作實驗田。長期在同一塊土地上種單一作物,土壤肥力會下降,病蟲害也會增多。所以我們嘗試不同的輪作方式,尋找最適合咱山海城土地的模式。”

袁華問“都嘗試了哪些輪作方式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岩興致勃勃地介紹“像小麥和大豆輪作,小麥收獲後種大豆,大豆的根能增加土壤肥力。還有玉米和蔬菜輪作,玉米高大,能為喜陰蔬菜遮蔭。不同作物對養分的吸收不同,通過輪作能更好地利用土壤養分,保持土壤肥力。”

袁華點頭稱讚“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不過確定最佳輪作模式應該很困難吧?”

李岩感慨道“是啊,要記錄每塊地的作物產量、品質,檢觀察土壤肥力變化、病蟲害情況等,每種輪作模式都要經過多年試驗,才能得出準確結論。但為了農業發展,再難也得堅持。”

兩人繼續邊走邊聊,李岩突然停下腳步,指著整片土地說“袁華,你看,這麼大一片農場,隻需要五十人打理。隻要是相對平整一些的土地,依靠這些新方法,五十人就能養活900人,這在以前簡直不可想象。”

袁華環顧四周,不禁感歎“確實,這些新的農業模式,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省了人力。”

李岩接著說“不僅如此,接下來我們打算把拖拉機和水鐘進行批量生產,向各個城市套件。以後,每個人口過五萬的城市,都會收到第一批十台拖拉機和水鐘係統。每個城市都要開辟一片實驗田,學習怎麼使用和維修拖拉機。這不僅能提高整個華夏的農業產量,還能讓更多人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



最新小说: 心道征途 不是,她無限回血,你打她乾嘛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 帝王無名 重生08,開篇傳奇人生 絕美禦獸師每天都在發癲開狂暴 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 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 十點半熄燈,出聲者死 花妖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