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登陸倭國和鮮卑臣服_大漢與羅馬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漢與羅馬 > 第235章 登陸倭國和鮮卑臣服

第235章 登陸倭國和鮮卑臣服(1 / 2)

華夏千噸巨艦的鋼鐵撞角劈開大海的晨霧時,岸上的倭人還在往竹簍裡裝牡蠣。爾青站在三層樓船的艏樓上,看著那些赤腳踩在礁石間的矮小身影,他們裹著樹皮織就的短褐,發髻用貝殼簪子胡亂彆著,活像一群受驚的鵪鶉。

春日的陽光灑在倭國本島北部的海岸,海浪輕柔地拍打著沙灘。這片寧靜被遠處海平麵上出現的黑點打破,黑點逐漸變大,原來是一隊巨大的華夏海船,如同一群海上巨獸,緩緩駛來。

倭國的村落裡,了望的人發現了這從未見過的景象,趕忙敲響了警鐘。一時間,各個村落雞飛狗跳,村民們奔走相告。很快,三百餘名倭國人被召集起來,他們大多手持木矛和石器,隻有少部分人拿著珍貴的青銅武器。

這些倭國人身材普遍矮小,皮膚黝黑,頭發或是束成發髻,或是隨意披散。他們眼神中透著恐懼與好奇,卻又帶著一股莫名的勇氣。為首的是一個身材較為高大的倭國武士,他身著虎皮製成的簡陋披風,手持一把青銅長刀,大聲呼喊著鼓舞士氣。

此時,華夏國的軍隊正有條不紊地登陸。巨大的海船緩緩靠近淺灘,放下了登陸船。士兵們身著精良的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重甲步兵們肩扛長刀,手持厚重的盾牌,率先踏上沙灘。他們步伐整齊,如同一堵移動的鐵牆。輕騎兵們則牽著高頭大馬,隨後登陸,他們的戰馬膘肥體壯,在沙灘上不安地刨著蹄子。

看到華夏軍隊登陸,那三百餘名倭國人呐喊著,向著華夏軍隊衝鋒。他們的喊聲響徹海岸,可在華夏軍隊聽來,不過是一群困獸的掙紮。

華夏國的重甲步兵迅速列陣,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倭國人衝到近前,他們的木矛刺在重甲步兵的盾牌上,隻留下一道道淺淺的痕跡。而華夏國的長刀揮舞起來,頓時血光四濺,衝在最前麵的倭國人紛紛倒下。

少部分拿著青銅武器的倭國人,試圖突破防線,卻被重甲步兵的長刀砍斷武器,或是被盾牌擊飛。此時,華夏國的輕騎兵也開始行動。他們輕夾馬腹,戰馬嘶鳴著衝向倭國人的側翼。輕騎兵們手持長槍,如入無人之境。長槍所到之處,倭國人慘叫連連。

那個身著虎皮披風的倭國武士,揮舞著青銅長刀,試圖抵擋輕騎兵的衝擊。然而,一名華夏輕騎兵一槍刺出,正中他的肩膀。武士慘叫一聲,手中長刀落地,踉蹌著向後退去。

"放炮!"副將王賁的吼聲驚飛了海鷗。三十艘戰船同時揚起火吻重弩機,黑壓壓的鋼鐵散彈掠過浪尖。那些倭人竟不逃竄,反而舉起削尖的竹槍嗷嗷怪叫,直到第一枚鋼鐵彈丸穿透某個少年的鎖骨,血霧才在礁石灘上炸開。

爾青按住腰間錯金斧柄。衝鋒舟已經放下,重甲步兵的玄色鐵劄甲在陽光下泛起魚鱗般的冷光。最前排的盾牌手突然齊聲暴喝,倭人擲來的石斧砸在蒙皮木盾上,像雨打芭蕉般無力。

"留幾個活口。"他話音未落,輕騎兵已經涉水上岸。棗紅戰馬噴著鼻息躍過礁石,重斧劈開藤編的胸甲時,爾青看清了那些倭人的臉——凹陷的雙頰布滿刺青,眼窩深得像被鑿子挖過。有個瘸腿老者突然扯開獸皮腰帶,胯下那話兒竟塗著朱砂,對著騎兵撒尿怪笑。

王賁拎著顆頭顱回來複命時,血正順著辮子往下滴。"說是附近最大的部落,男女老少不過三千。"他抹了把濺到眼皮上的血點,"有個會說漢話的,說是從樂浪郡逃來的奴隸。"

俘虜被拖上甲板時還在啃生魚。爾青注意到他左耳缺了半塊,結痂的傷口爬著蛆蟲。"銀山"那人突然匍匐在地,額頭將甲板磕得咚咚響,"往北走半日,石見的神山會吃人。"

春風剛拂過海麵,帶來一絲溫潤氣息,爾青便率領著華夏國的一眾能工巧匠和精銳部隊,踏上了倭國本島北部那片蘊藏著無儘財富的土地——石見銀礦。

當他們初臨此地,便發現這裡並非荒蕪之地。四處可見深淺不一的礦洞,洞口堆積著大量雜亂的礦渣,明顯能看出倭國人已在此開采多年。然而,他們的開采方式極為原始,僅僅依靠簡單的石鎬、木鏟,礦工們在狹窄的礦洞中艱難挖掘,效率極低。

爾青一聲令下,華夏國的工匠們立刻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巨大的鋼鐵支架被迅速搭建起來,用以支撐礦洞頂部,保障開采安全。蒸汽動力的挖礦器械被緩緩運來,這些龐然大物由精鐵鑄造而成,各個部件嚴絲合縫,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工匠們熟練地安裝調試,風箱被大力拉動,煤炭燃燒起來,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為器械動力。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器械啟動,煙囪中噴出滾滾濃煙,仿佛一頭蘇醒的巨獸在吞吐著氣息。

倭國人從未見過如此神奇且恐怖的景象,他們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驚恐與敬畏。起初,一些人還試圖靠近,想要一探究竟,可當那巨大的器械發出刺耳的運轉聲,他們嚇得連連後退。不知是誰率先跪了下來,緊接著,所有在場的倭國人都紛紛伏地,向著這些吐著煙霧的巨大機械虔誠地跪拜,口中念念有詞,似在祈求神明的寬恕與庇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開采工作穩步推進之時,意外發生了。一隊礦工在挖掘一處新礦道時,突然挖出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當眾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查看,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臭撲麵而來,坑底竟是層層疊疊的白骨,有的已然破碎,有的還保持著扭曲的姿勢,仿佛在訴說著生前的痛苦。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在白骨之間,擺放著幾件刻有雷紋的青銅祭器。這些祭器造型古樸,雷紋線條詭異扭曲,仿佛蘊藏著某種神秘的力量。

負責監工的華夏將領眉頭緊皺,正要下令將這些東西妥善處理時,在場的倭人奴隸們看到青銅祭器後,突然集體癲狂起來。他們雙眼圓睜,眼神中充滿了瘋狂與恐懼,有的揮舞著手臂,發出尖銳的叫聲;有的則拚命用頭撞擊地麵,鮮血直流也渾然不覺;還有的抱成一團,瑟瑟發抖。華夏國的士兵們趕緊上前試圖控製局麵,但倭人奴隸們似乎陷入了某種無法掙脫的癲狂狀態,完全失去了理智。

爾青聽聞消息後,立刻趕來。他看著眼前混亂的場景,心中充滿了疑惑與警惕。通過翻譯,他詢問那些相對清醒的倭人奴隸,可他們隻是驚恐地搖頭,不敢說出隻言片語。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從一位曾參與過祭祀儀式的老倭人口中得知,原來石見銀礦在很久以前便是他們祭祀邪神的場所。這些青銅祭器被視為邪神的象征,每到特定的日子,他們會將活人作為祭品投入坑中,以祈求銀礦的豐產和平安。而今天挖出這些祭器,在他們看來,是喚醒了邪神的憤怒,所以才會陷入癲狂。

爾青心中一陣惡寒,他深知,這種封建迷信的行為必須得到糾正,可也明白,想要改變這些倭國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下令將青銅祭器妥善封存,同時安排士兵安撫那些癲狂的倭人奴隸,儘量減少恐慌的蔓延。

就在處理完這一係列詭異事件後不久,一位倭國老漁民找到了爾青。這位老漁民皮膚黝黑,滿臉皺紋,眼神中透著樸實與敬畏。他用夾雜著方言的語言,艱難地向爾青講述著一個關於這片海域的秘密。在距離海岸不遠處,有一條隱秘的海流,倭人世代稱之為“神之吐息”。傳說這條海流是神明呼出的氣息所化,順著它航行,能抵達遙遠而未知的地方。但由於海流附近暗礁密布,且常有詭異的天氣變化,所以極少有人敢冒險靠近。

爾青聽後,心中一動。他立刻找來精通航海的將領和學者,與老漁民一同詳細探討這條海流的走向、特點以及可能的終點。經過數日的研究和分析,他們繪製出了初步的海流圖。爾青驚喜地發現,這條被倭人視為神秘之物的“神之吐息”,極有可能是一條通往太平洋彼岸的關鍵暖流。如果能夠利用好這條暖流,加速跨太平洋的移民行動,這將為華夏國開拓新的疆土、傳播文明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見銀礦的開采逐漸步入正軌,先進的機械設備讓銀礦產量大幅提升。而關於“神之吐息”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華夏國的航海家們開始精心籌備神之吐息的探索之旅,準備沿著這條神秘的海流,看看是否通往美洲。

站在倭國港口,海風獵獵作響,吹動他的衣擺。眼前,一艘艘滿載移民的船隻即將啟航,開啟改變命運的征程。

首批船隊,將搭載倭國移民前往東北開發鐵礦。這些倭國移民神情複雜,有對未知的恐懼,更有對新生活的憧憬。爾青深知,東北鐵礦資源豐富,倭國移民的勞動力能極大推動鐵礦開發。他高聲鼓舞著移民們,承諾他們在東北會有安穩生活與光明未來。在士兵有序組織下,移民們登上船,隨著號角聲起,船隊緩緩駛向東北方向。

與此同時,另一批船隻準備載著倭國移民跨洋前往美洲和非洲。爾青已詳細規劃,美洲土地廣袤,非洲資源豐富,移民既能緩解倭國糧食不足,生產力落後造成的人口壓力,又能為華夏開拓新領域。當得知海外有廣闊土地可定居,倭國移民踴躍報名。登船前,他們眼中滿是期待,想象著在新大陸擁有自己的土地。

在送走倭國移民後,華夏移民的船隊接踵而至。他們帶著先進農具、種子與技術,有序進入倭國各個村落。華夏移民的到來,讓原本破敗的倭國村落有了生機。他們傳授農耕技術,幫助修繕房屋,規劃村落布局。華夏移民的勤勞智慧感染著這片土地,與倭國留下的居民相互交流,逐漸融合。



最新小说: 心道征途 不是,她無限回血,你打她乾嘛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 帝王無名 重生08,開篇傳奇人生 絕美禦獸師每天都在發癲開狂暴 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 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 十點半熄燈,出聲者死 花妖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