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澄心堂紙_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_思兔 

第70章 澄心堂紙(1 / 1)

“工匠精神?什麼時候工匠之事,也能被誇耀了?”

對於處於社會上層的那些人來說,雖然士農工商,但其實就連士可以讓他們高看一眼,匠人的地位,更是從未被他們放在眼裡。

現在看著天幕單獨把這個什麼“工匠精神”拎出來,著實令他們有些不耐。

“就說女子不成事,天幕這等神異之物,居然讓一個女子來掌握,實在是玷汙了神物。”

“是啊是啊!”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坐在首位的人製止了他們。

“天幕提到的,總是有著它的道理。爾等莫要輕視工匠之事,亦莫要看低女子。古往今來,諸多驚世之作皆出自匠人之手,而女子之中亦不乏英才。”

眾人聽聞此聲,皆噤若寒蟬。

玉不識自然不知道這場不知名的爭執,她繼續著她的直播。

【看起來“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的宣紙,壽命卻幾乎是所有紙中最長的。

據說,美利堅國會圖書館早已產生了“圖書自毀”危機,而我國許多珍貴資料和書畫真跡,則是因為用的宣紙而安然無恙——安徽省博物館珍藏的南宋張即之的寫經冊距今已有約800年曆史,細觀紙麵仍是光滑潔白,完好如初;清代的《四庫全書》也至今保存完好。

現代傑出畫家劉海粟曾用八個字評價宣紙——“紙壽千年,墨韻萬變”,可見一斑。】

“美利堅又是什麼東西?”其他的對於他來說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對於外來的東西他總是更加警惕的。

劉徹撐著下巴,思考道“是像匈奴一樣的外族嗎?怎麼看起來好像也是勢力和地位很大很高的樣子?後世,也是國力衰落了嗎?”

他這樣天馬行空地想著,目光倒是緊緊看著殿中央的水幕。

旁邊一起跟著他看水幕的大臣們皆是默不作聲,跟著劉徹這麼久,自然知道這不過是他自言自語。

“南宋到她所生活的朝代不過也才八百年……變化有這樣大嗎?”

他知道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看著玉不識視頻中出現的隻言片語、漏出的點點滴滴,還是讓他很是好奇。

【而接下來要介紹的,也是宣紙的一種——澄心堂紙。

說起澄心堂紙,應該會有很多人不陌生,因為它實在是太“鼎鼎有名”、“冠絕一時”了。

文人愛紙,古今同趣,而澄心堂紙更是很多文人夢寐以求的“寶貝”,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澄心堂紙”是南唐時期所生產的一種名貴宣紙。有需求才有動力,因為對作畫寫書的要求,澄心堂紙在孜孜以求中誕生。

雖然在治國理政方麵,李煜是不大行的,但在文化史上,他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除了他的詞流傳百世,他在書法和繪畫上也是天賦卓絕。據說澄心堂紙便是南唐後主李煜禦製,收藏在“澄心堂”之中。

《歙縣誌》上說該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而由於名貴,隻有與皇帝親近的臣工才有機會使用。

這是不是真的我並不知道,但澄心堂紙麵世後,確實驚豔四方,冠絕一時,而且還因為數量稀少,千金難求。】

李隆基聞言嗤笑,“這個李煜,皇帝還當不明白呢,都弄這些詩詞書畫的小道。”

他自覺自己已經開創了盛世,是時候享受他所創造的盛世了,但沉溺享樂,也不代表他看著李煜會順眼。都是“李”姓,怎麼就他這樣沒用。

李隆基位麵是第二次大規模連接的時候開啟的直播,自然也就不知道接下來等他的,很快就是“安史之亂”了。

到時候,他想要再嘲笑李煜,也做不到了。

武則天位麵。

她端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跪著的少年李隆基,似笑非笑“三郎,你是怎麼想的呢?”

第二批連接的位麵中,還是有幾個特殊的位麵拿到了水幕的使用權,而有了水幕,自然能夠觀看記錄回放。武則天看到了“安史之亂”,就立馬強製李隆基生活在她的眼皮底下。現在情況還不夠清晰,對於他的處置,她打算暫時控製著,等講完後在做決定。

畢竟有了一個靖康之難做範例,重要的東西,天女自然是會講到的。

李隆基雖然尚且年幼,但看慣了宮廷內錯綜複雜的變故,自然知道該怎麼樣才能更好的保存自己的性命,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為什麼聖上忽然會把他養在宮內,還時不時的用一種他看不懂的眼神看他。

李隆基低眉順眼,低聲說道“陛下聖明,孫兒覺得這個李煜正是如同天女所說,在治國理政的天賦上比之詩文書畫是遠遠不如的。”

武則天挑眉,“哦,是嗎?”

李隆基心中一驚,暗自揣測自己是否答錯了話,但麵上依然恭敬。

武則天緩緩起身,踱步下階,走到李隆基的麵前。她托起李隆基的下巴,審視一番才放開,說道“三郎,你不用揣測朕的心思,把你留在宮內,自然是有原因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至於是什麼原因,李隆基提著心,但武則天卻是不說了。

“而李煜,他雖然是被說治國理政不行,但他也撐著南唐有一段時間。”

她對天幕是慎之又慎的,更是把玉不識之前的那些視頻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

武則天沒有說完,隻是笑了笑,就揮手讓人退下。

【到了南唐被宋滅了以後,澄心堂紙製作工藝就失傳了,雖宋代有仿製,但效果平平。這些散落民間的舊藏澄心堂紙,一“紙”難求,每一張都非常珍貴,畢竟用一張少一張。而散入宋代文人手中的那些澄心堂紙,更是讓他們一時如獲至寶,爭相賦詩讚頌。】

【北宋揚州太守劉敞曾得百張澄心堂紙,興奮地寫道“當時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萬軸。”並送給好友歐陽修10張,他收到後連連驚歎“君從何處覓此紙,純堅瑩膩有百枚。”

好友也還有好友,歐陽修雖然隻有10張,但還是送了兩張給梅堯臣。而梅堯臣一邊埋怨劉敞不曾給他,又一邊歎道“江南李氏有國日,百金不許市一枚。”後麵更是為之作詩,詩曰“澄心紙出新安郡,觸月敲冰滑有餘;潘候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宋代著名的繪畫家李公麟的傳世之作《五馬圖》、歐陽修的起草的《新唐書》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閣帖》等,均取澄心堂紙作。

還有明朝的書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紙時,更是感慨地說“此紙不敢書。”

可以想見,澄心堂紙珍貴到何種程度。】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離異帶娃穿越 星鐵:性轉龍尊的前世今生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貧 星宇世變 你進來,仇怨得報 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 開局四代目火影 西彆東川錄 恨離彆 鬼才捉鬼:笑鬨陰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