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玉不識來說,三天的時間說緊湊也還是緊湊的。
雖然也習慣了三天一場的直播,畢竟時間也不是很長,但還是會有些緊張的。
她胡亂想著也不知道觀看直播的世界過了多久。
是的,她是知道不同世界的時間流速不同,隻是不知道具體時間比例而已。反正對於她來說,也隻能做好自己的直播工作,她已經開始擺爛——內容傳達出去就好了,至於其他的,還是不要強求比較好。
係統【直播正在連接中……】
今天的她換了一身墨色繡金的裙擺,外罩的淺色小衫衝淡了墨色帶來的沉重。
玉不識看見幽藍的模擬直播屏在眼前展開,露出來今天的營業笑容,開始說道。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依舊是“四大發明”。
文化是需要傳承和保護的,今天要介紹的是和造紙術一樣,對文化的發展出了很大力的——印刷術。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巧奪天工,自出機杼。<天工開物>第二期,“印刷術”。】
【印刷術是華夏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和交流創造了條件,更是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擴大了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我們一般講印刷術,很大一部分人會認為這裡講的是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實際上,活字印刷術的實際使用情況並沒有雕版印刷來的廣——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時期,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到了宋仁宗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活字印刷的出現並沒有普遍使用,而刻錄文籍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正如其名,雕版印刷製作使用時必須得很小心,因為一旦刻錯某個字,整張板都不能用了。
就如宋朝時為了雕刻一部《大藏經》,整整消耗了十三萬張木板,而且這些板子隻能印刷同一本書,想要印製新書必須雕刻新的板子。
但活字印刷就沒有這樣的煩惱了。活字印刷是將一個個文字單獨雕刻,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就可以印刷不同的書。
這樣看,是不是活字印刷術方便靈活很多?】
玉不識含笑的聲音回蕩在耳邊。
嬴政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活字印刷是很好,”應該說,對於他來說,甚至是對於整個秦朝來說,不管是造紙術還是雕版印刷,都是極好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認識字吧,那些匠人如果都識字,也太浪費了。”
現在的識字人才,依舊掌握在貴族子弟和各家流派之中,黔首們沒有這個通道和時間、精力去學、去用。
他想了一下印刷術的使用情況——
若真的識字,哪裡還需要局限在印刷一道上呢?
但活字印刷,應該重點就是能夠識字吧,不然印刷時排版操作又該怎麼辦呢?而且,找尋文字進行排版,應該也很耗精力,有這個時間,確實不如雕版印刷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