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水幕中一左一右兩種不同的印刷術,看著一邊是蒼老的手上還帶著洗不去的墨漬,一個個放置文字,又或者是另一邊緩緩刷上墨汁,然後拓印的步驟。
嬴政眼睛微眯,神色變得深沉起來。
一旁的李斯察言觀色,輕聲問道“陛下可是有了什麼想法?”
嬴政微微搖頭,卻是說道“朕在想,這活字印刷雖看似便利,卻受限於識字之人。然朕若要推行,定要使其造福大秦萬民。”
李斯眼珠一轉,先是說一句“陛下聖明。”
然後接著說道“正如天女所說,活字印刷確實方便一些,但後世還是沿用雕版印刷,總歸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不如還是先發展雕版印刷為妙。”
嬴政沉默片刻,然後緩聲說道“還是先再聽聽天女是如何講的吧。”
話雖這樣說,但心裡也已經有了計較。
玉不識沒有解釋回答之前的問題,而是轉了個話題,介紹起印刷術的由來和發展曆史。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但是手抄書籍費時、費力、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對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小的阻礙,也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
於是,印刷術自然地出現了——
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而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則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華夏的印刷術在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方便靈活、省時、省力的古代印刷術,是一項重大的重大突破。】
【我們首先來看看印章
印章在先秦時就已經有了,不過一般隻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彆。
最出名的,秦始皇命李斯雕刻的傳國玉璽算一個,不過現在早已遺失。
說回來,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紮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
傳國玉璽?和氏璧嗎?
秦始皇嬴政略一揚眉,和氏璧到了他的手中,自然是按著他的心情來,做成傳國玉璽不是正好?也沒有埋沒了它的名聲。
不過,後世竟然弄丟了嗎?
他已經沒有很大的精力去思考他的秦王朝滅亡後接連出現的那些王朝,那些也許是天女的曆史,但絕不會是他的未來。
天幕此等神奇之物出現,又何嘗不是一種挽救。
現在在他的授意下,傳唱最廣的,還是他秦朝之名。
傳國玉璽後世丟了就丟了吧,反正他的秦王朝這次會長久地傳承下去。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