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起源-印章_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_思兔 

第75章 起源-印章(1 / 2)

嬴政的想法一閃而過,他的注意力仍舊集中在水幕之上。

【到了晉代,大約公元3世紀左右,隨著紙張和墨水的問世,印章開始流行。

到了4世紀,道教想出法子將印章放大,以便用於印製文字較多的符咒。

——看出來了吧?這實際上是一種通過蓋章方式實現的文字印刷方法。

與此同時,石碑拓印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結合印章和拓印的特點,將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麵,蘸上墨水,模仿拓印過程,將紙張鋪在版麵上進行印刷,這就是雕版印刷術的起源。】

【根據目前所能發現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華夏敦煌發現的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通過它所注的雕版日期確認其是公元868年的印刷品。

考慮到雕版印刷術從發明到完善應用應該經過不少的時間,因此,專家們經過討論和考證,大致認為雕版印刷術的誕生年代大約是在公元7世紀前期的唐朝初年。

北宋時期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記載“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也是一個佐證。】

李世民是真的開心了。

“所以,現在應該是有雕版印刷了?”

現在不就是唐朝初年嘛!加上天幕中的動畫,想來應該很快就能把印刷術推行落實下去。

加上前麵介紹過的造紙術,文印結合,就是推行文化的一大利器。

他看著水幕中清晰的畫麵,略微出神地想著。

不管是各人眼前的水幕,還是外麵的天幕,此刻伴隨著玉不識的講解,播放著的是印刷術的製作流程。之前分開兩屏的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早就合而為一,最先完整展示的就是雕版印刷的步驟。

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勻墨,“唰唰”的聲音規律而有節奏感,然後是一張張白紙拓印其上,待揭下來時便已是滿滿的文字了。

狹小的房間內,一張張白紙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疊疊印滿文字的紙張,然後是一本本裝訂成冊的書籍。

李世民眼中滿是羨慕和渴望,可以說,他就沒有少過這兩種情緒。

李世民按看著看著,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口道“朕定要將此技術儘快在大唐推廣開來。”

旁邊的大臣們一邊附和他們的陛下的想法,一邊查漏補缺“這是好事,陛下聖明!隻是陛下也當莫急,天女尚未講完,想來這天幕之中應當還有更多的驚喜。”

“也是,不過也先記下來。”

玉不識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她繼續著她對印刷術的介紹。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佛教的興旺和科舉製度的確立,佛教徒和科舉士子越來越多,對書本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僅僅靠抄寫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所需,效率低、易錯漏,大家目標一致地開始尋找新的方法來取代人工抄寫。

這個時候,從印章和石碑拓片中汲取的靈感使得雕版印刷技術應運而生,這也使得書籍的出版實現了一次量的飛躍。

——這就是雕版印刷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了。】

【但是人們也並不會僅僅滿足於雕版印刷,畢竟這種印刷技術雖然簡單方便,也比人工抄寫效率高,但在文化傳播的需求的推動下,人們又開始轉動腦筋,想會不會有更加省力方便高效率的方法呢?】

【這就涉及到我國印刷術的發展史了——

古代印刷術的發展史主要包括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套版彩色印刷術等多個階段。

也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部分。】



最新小说: 仙道少年行 斬神:死神代理,開局鍛造千本櫻 離異帶娃穿越 星鐵:性轉龍尊的前世今生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貧 星宇世變 你進來,仇怨得報 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 開局四代目火影 西彆東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