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發展-活字印刷_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 > 第76章 發展-活字印刷

第76章 發展-活字印刷(1 / 1)

玉不識笑意盈盈地說完,天幕上很快就變換了內容。

這個視頻最先映入大家眼中的,是排列整齊的字塊,上麵墨痕點點,帶著印刷術獨有的齊整和秩序感,鏡頭慢慢劃過,最後跳出行雲流水般的“活字印刷術”五個字。

輕盈悠長的樂聲響起,玉不識伴著畫麵的變化也繼續著她的介紹。

【今天著重介紹的,就是活字印刷術。雖說它也有缺點,但它也是印刷史上一個偉大的技術革命。

活字印刷術,是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的一種印刷方法。它根據材料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泥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和鉛活字等,這次主要簡單介紹泥活字、木活字和銅活字。】

【大北宋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泥活字,這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天幕中的畫麵從泥活字的完完全全的第一步——濾砂石、沉沙開始。暗紅色的沙水漸漸沉澱,在水缸底部形成泥漿。

【關於畢昇和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製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麵平整,便可進行印刷。”】

畫麵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風乾、煉泥、劃分粗泥胚、陰乾,一個個字胚慢慢展現在天幕下眾人的眼前。緊接著就是寫反字、潤字、刻字,這是一個長久且細致的過程。

天幕上的畫麵也進行到了最後——

煮字漿縫、製版、烤版,然後壓版芯,勻墨,晾曬,裝訂……

【這裡也介紹一下,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一張張雪白的紙上填滿墨字,然後裝訂成冊,看著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啊。

顯然劉徹也很有這種感覺。

劉徹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兩眼放光,隻要是好的,他都想要,誰不想有個千古流芳的好名聲呢?

他雙眼緊緊盯著天幕上的畫麵,耳朵聽著玉不識的聲音,口中還吩咐道“此乃神技,若朕之大漢能得此術,文化定當大興。”

至於其他的,想來他的臣子們定然會讓他滿意。

他轉頭看向身邊的大臣們,眼神中滿是期待。

眾大臣聞弦歌而知雅意,紛紛附和,其中一人更是直接站出說道“陛下,這天幕所示活字印刷,雖精妙絕倫,但我朝工匠不知能否學得。”

劉徹笑道“這有什麼不能學的?速召國中能工巧匠前來觀摩研習,務必將此術化為我大漢所用。”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

隻要在印刷前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拚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

而且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

這種方法比雕版印刷更為靈活,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到了14世紀初,元朝王禎又創造了木活字排版轉輪排字法,。

王禎是一位農學家,在元朝做過幾任縣官,他還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

他在宣州旌德任職時,曾請工匠刻木活字3萬多個,於1298年即元成宗大德二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結果也很喜人——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也是有曆史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當然,大家對他的印象更多還是轉輪排字盤——

轉輪排字盤是一個用輕質木材做成的大輪盤,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工匠們可以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彆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裡。王禎便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

這便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當然,說句套話,這個轉輪排字盤的出現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確實省力不少。”

趙禎看著天幕中出現的轉輪排字盤,若有所思。

“不過既然這般合用,怎麼前麵天女又說後世還是以雕版印刷為主呢?”

“還有,元朝,又是後世的朝代嗎?”

心中千百種念頭輾轉,臉上卻是不露分毫。

一旁的臣子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他輕聲說道“陛下,許是這活字印刷和轉輪排字盤雖妙,卻仍有弊端尚未克服。”

既然依舊以雕版印刷為主,想來也是有著它的理由在的。

趙禎微微頷首,目光依然緊鎖在天幕之上。“朕以為,此盤甚好,且先試試,看看有什麼不足。”侍官聽了連忙應下。

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幕上,若是天幕沒講呢?就這樣白白等著嗎?不管什麼東西也是自己試過才能知道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也隻有知道了問題,才可以進行改正。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當然,若是天幕沒忘,也確實講了,那先前的嘗試也是增添了經驗,並沒有什麼大的妨礙。

【在14世紀中期,我國又發明了銅活字印刷,現存江蘇無錫嚴墓出土的《金剛經》殘頁,就是用銅活字印刷的。】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仙道少年行 斬神:死神代理,開局鍛造千本櫻 離異帶娃穿越 星鐵:性轉龍尊的前世今生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貧 星宇世變 你進來,仇怨得報 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 開局四代目火影 西彆東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