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法倒是有趣。”
聽見後麵的那句話,趙匡胤先是愣了一愣,然後有些想笑。
這對比,哎……
嘴角忍不住想要上揚。
前麵明朝吹得那麼厲害,現在不也還是子孫不孝?
同樣是推廣作物,他的後代把占城稻成功推出去了,甚至記載中也多有描述,然後現在講的紅薯,被清朝摘了桃子,若真的是各個朝代一起看的,那明朝的人怕是真的要嘔死了吧?
隻是有些東西天幕沒有介紹,所以他還是處於一種未知的狀態,那就是北宋皇帝並不是他的後代,而且除了靖康之難這個令人鬱憤難平的“大殺器”外,這宋真宗的人生中還有“澶淵之盟”這個稍小一點的“大殺器”,若是被趙匡胤知曉,也是足夠到能令他眼前一黑的程度。
不過這些都還沒有被他知道,所以現在他也還能輕鬆地看其他人的笑話。
畢竟哪怕知道朝代的更替總是會發生,但真的看見自家後麵的朝代,總還是會有一些不爽的心情在的。
這邊的幸災樂禍也就他自己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明朝的人確實心情很是複雜。
朱元璋又忍不住把目光掃向早就見狀不好躲在太子身後的青年朱棣身上。
“你躲什麼!”他看著朱棣這樣子就來氣。
青年朱棣現在已經很自覺了,一旦被叫來一起觀看水幕,他就會緊緊跟在太子大哥身邊。
他聽見自家父皇冷喝一聲,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姿態在“您看什麼我就躲什麼。”
朱元璋一噎,轉眼又是對上自家太子含笑的目光。
皇後也是和他說過多次,不要太把情緒代入到小四身上,這些畢竟是未來的事情,現在一切都還不好說。但他看著“朱棣”那些後代實在是忍不住不生氣。
看看這都是什麼事啊,這紅薯是能活命的東西,怎麼就被清朝的人摘了桃子呢?!
這是他萬分想不通也不想忍的。
朱標對此倒是沒什麼感覺,反正對於他們來說,水幕中的未來都不會是定數,他已經開始計劃起如何獲取這紅薯的種子了。
不過,還有一點也還是讓他有些在意——
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畝嗎……
這是動了稅法嗎?這個雍正也還是有魄力的。
唐宋以來,實行的一直兩稅法。明承唐製,很多東西都有所沿用,兩稅法也是如此。
攤丁入畝……他看著水幕自帶的名詞解釋,“丁銀並入田賦征收”嗎?現在的明朝尚未顯現中後期的弊病,但朱標也還是把這一點記了下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呢?
【不過這樣的說法也隻是說法而已,明朝末年,朝廷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更是戰爭頻發,並不是一個紅薯就能挽救得了的。】
玉不識並沒有過多地展開講述,這些內容她打算後麵到時候出一期各朝各代的末代皇帝,到時候一起講述。畢竟,不管是南宋末年投海的幼主,還是煤山自縊的崇禎,甚至是敗家子胡亥和楊廣,都值得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