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天女會如何講解李斯的生平和經曆,他們都是好奇的。
也不知道這次天才會透露出什麼消息來。
之前扶蘇來到殿中,他那消沉的樣子他們也是看在眼裡的。說實話,他們是不大相信大秦會滅亡在扶蘇手裡,哪怕他實力不行,這樣大的一個國家,想要敗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他們其實也迫切地想要知道後麵發生了什麼,他們選擇了秦朝,選擇了秦始皇,為的不就是實現自己的“理想”,施展抱負、青史留名嗎?其實他們也成功了,秦朝的一統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沒有錯。不過後麵緊跟著的“二世而亡”像是一個詛咒一樣,一開始確實讓他們有些不安,隻是後麵建立的長久的王朝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錯。
——不過,他們親眼看著甚至親手幫著這樣前無古人的王朝建立起來,他們投注的感情和精力自然不會少,所以他們對於前麵“二世而亡”的批語都是耿耿於懷,想要改變這一結局。
【我想大家也都看出來了,我們首先要介紹的是李斯——
這一位在曆史上,是法家的踐行者,助秦皇天下一統,不過也有人說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我還看過這樣一句話,“曆史為李斯準備一個秦國,也為秦國準備了一個李斯”,這樣一聽,是不是有一種很強的宿命感?】
玉不識笑著問道。
不過其實就她的這幾句話,就能夠看出李斯在她心裡評價一定不低。能夠和一個王朝相提並論,也證明了李斯的“強大”。
麵對著同僚們或羨慕或嫉妒或了然的目光,李斯不為所動,隻是對著上麵的嬴政拱手說道“陛下,臣惶恐。”
話是這麼說著,但他依然還是一臉的淡定。
果然,嬴政並不在意玉不識的話。他微微頷首,示意無事,注意力依舊集中在水幕上。
他其實並不在意臣子能力是否過於強大,或許對他來說,能力越強越好,這樣為他分擔的事務也能越多。就像李斯,他很多事情就是交給他去辦的,李斯也完成的很好。這樣的臣子,他怎麼會不喜歡甚至打壓呢?
況且他對自己也有信心,他不在意臣子們的小心思,自然是篤定自己能夠壓得住他們。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我們說起李斯,或許會有很多想要說的。一如他的千古雄文《諫逐客書》,為客卿發聲,顯非凡氣魄;又如他的《嶧山碑》,小篆結構平衡對稱,體態端莊而妍美,讓漢字的書寫走向了“書法”,還有現在我們笑談的、那讓華夏打了兩千多年的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但我想要談起的,是兩隻老鼠——
據《史記》記載,李斯原是楚國上蔡一糧倉小吏,整日裡事情不多,日子也過的平淡,娶妻生子,生活庸常。某一天,他在上廁所時,看到吏廁中的老鼠吃著汙垢,一旦人或狗接近就匆忙逃離,終無寧日;而後又看到倉庫中的老鼠能夠吃著倉儲的糧食,居住在大屋子之下,還不用擔心人和狗的打擾,優哉遊哉。
於是年輕的李斯頓悟了,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也,在所自處而。”
——他立誌要成為那隻人人羨慕的倉鼠,而非廁鼠。
後麵的內容大家也都知道了,他離開楚國,拜了荀子為師,學習法家的政治理論和思想,後麵又來到秦國,從成為呂不韋的門客開始,一步步走進了權力的中心。】
作為能被嬴政一同召來觀看和商議的朝臣,當然不會有愣頭青的存在。所以哪怕他們對那《史記》的記載好奇,也沒有問出口。
嬴政對這些逸聞是不好奇的,他關注的是李斯的《諫逐客書》和《嶧山碑》。
他之前也觀察過了,後世之中,唐宋文風極盛,唐詩宋詞讓這兩個朝代在後世也頗具名聲。但他們秦朝好像出名一點的,就是李斯的那篇《諫逐客書》了,所以他對著自己一朝中這位能文能武(劃掉)的臣子,也很是關切——要不多寫幾篇,也讓好後世知道他們秦朝不是什麼文化的失地。
不過這些暫時還隻是他的想法。畢竟現在李斯在朝堂中也是擔任了重要的角色,他對自己的配合,讓嬴政推行政令都舒心了不少。
還有這《嶧山碑》文,水幕上也羅列了相關的資料。
因為有著天幕的出現,原先定下的東巡和登泰山他都暫且放下了,《嶧山碑》這原先在此次東巡中出現的刻石自然沒了蹤影。
不過嬴政可不會放過這個《嶧山碑》和李斯。這個刻石他想要,到時候東巡新的刻石他也依舊想要。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看著資料中有他登泰山祭天封禪的記錄,就知道若是沒有天幕的出現,他的願望還是實現了的。
——這次沒能成行,那就等到下次。
【那麼李斯他是如何與秦國“相配”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他究竟為秦朝、為秦始皇、為他自己做了什麼——
李斯,戰國末楚國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
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采納。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
秦王政二十六年,到了我們熟悉的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全國後,李斯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並製定有關的禮儀製度。
後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在此期間,他反對淳於越分封子弟之議,堅持郡縣製,主張禁私學、廢《詩》、《書》、六國史記及“百家語”。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作《倉頡篇》以為範文。他還參與製定了律法,統一車軌、度量衡等。
可以說,他政治主張的實施對華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是奠定了華夏兩千多年的政治製度的基本格局。】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