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看著玉不識清空了天幕上屬於楊廣的一切信息,知道對自己兒子的介紹就此結束了。
他不禁微微轉頭,看向了自己的皇後。
這一次,他們必然不會做出天幕上的那樣選擇,不過,也還是得再查一查。
如果不是呢?
——身為父母,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的。
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但眼裡透露出來的內容雙方都清楚。
就目前來看,李家尚且還可以放一放。因為說實話,如果不是他們自己的兒子楊廣作死,引發了隋末的起義,李家還不一定真的會反,不是說一定不會,而是可能性比較小,畢竟天下太平,你又是以什麼說辭來反這個盛世呢?而且他們一知道這個信息起,就派人暗中監視著他們,目前來看並沒有什麼異樣。
然後是隋朝的太子,現在他們是對楊勇開始有所不滿,不,或者說,他們對楊勇的行為處事,都不甚滿意。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好好調教太子,鍛煉他的為政能力。
正如天女所說,隋朝和秦朝其實還是不大一樣的,他交到“楊廣”手上的,還是一個如大日徐徐升起的盛世,他想,如果是一個正常的人,或許是想不到這樣的一個朝代會在短短十來年就此斷送發展勢頭正好的未來。但是楊廣就是做到了。
至於楊廣,他想要的就是太子之位,不管他現在給他們看見的是真實還是表象,隻要他們穩得住,那楊廣就得一直裝下去。那麼,隻要裝的時間夠久,誰能分不清他到底有沒有在“裝”呢?所以這個時間最好是一輩子。
而除了這幾件要緊事外,還要做的,是在此之前提到的開科舉,安百姓。後者是他一直在做的,而前者他也在摸索中,現在天幕不過是直接給了他答案可以照抄罷了。
但在此之前,世家大族的勢力也還是需要處理的,不然這科舉也隻能是有名無實,他想做,就一定要做好。
楊堅“天女對楊廣也不是全然否定的,而且我們‘兩朝’也是離得足夠近,裡麵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借鑒一二的。”
“而且天女在上麵提到的運河的開鑿,包括修長城,這些都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不過減去楊廣他那些奢侈的愛好變好。”
獨孤伽羅也正色道“陛下萬不可像……那樣全然不顧百姓的生活,隻顧著想要看見成果,有些東西是急不來的,我們這一代做不完,那就讓下一輩繼續。”
需知,秦朝的滅亡,也有秦始皇操之過急、不給百姓留一口喘息的原因在。
楊堅“這是自然。”
“……”
而在兩人商議中,玉不識也開啟了第三位“敗家子”的介紹。
她的臉上一直保持著淺淡的笑容,這隻是她的禮貌,畢竟說起這個“敗家子”這個話題時,正常人也是很難保持微笑的。
【前麵兩位“敗家子”,是真的把一個王朝給“敗”掉了,但是接下來的兩位,不似“亡國之君”,勝似“亡國之君”。
或許我說出他們的名字,你們就知道了。
一個是宋徽宗趙佶,一個明英宗朱祁鎮。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但總得來說,胡亥,楊廣,趙佶,朱祁鎮,這個人“敗家子”的身份還是比較受到認同的。
對於趙佶的評價,一般來說,都認同他是很厲害,但全厲害在了文學成就上,可謂是“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畢竟之前介紹過的靖康之恥或許大家還記得?
至於到時候最後介紹的明英宗朱祁鎮,身為“大明戰神”,怎麼可能能夠忘了他呢?一次土木堡之變,埋葬了大明的數十萬的英魂,甚至一朝文武大臣,這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六十多名大臣戰死。
土木堡之變,讓瓦剌一路打到了北京。這也讓不少人害怕,想著是不是也學著北宋,開啟南逃,也隻能說,幸好他們守住了北京。但就此逝去的人是已經回不來了。】
談起傷亡,玉不識的心情也還是沉鬱一瞬。曆史書上那冷冰冰的文字和數字,是無數人的兒子、丈夫和父親,是無數個家庭。
數字很輕,輕到或許大家對此都很少有這個概念。但生命很重,重到哪怕我們身處現代依舊會對曆史念念不忘。
而朱瞻基聽見自己或許是自己兒子的名字也被列於其上,頓時感受到了來自皇帝祖父的凝視。少年皇孫也被提溜著拎到殿上來聽講,他當時還覺得這會許隻會是來一起看看的,但你看,這不就關聯上了?
雖然他還沒有孩子,但《皇明祖訓》可是對後世子孫子輩的安排可是一清二楚的。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他的祖父是皇帝,他的父親是太子,他是太孫,那這朱祁鎮可不就是他的兒子麼?!
朱祁鎮。少年朱瞻基忍不住咀嚼著這個名字,數十萬的人命,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他可真是厲害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永樂皇帝也是看笑了,原來氣到狠了,人也是會笑的“這朱祁鎮‘大明戰神’的諢名是誰起的?莫不是看著他帶走的人太多,才起了這樣一個名字嗎?原來他的‘刀’,儘是朝著自家人去了!”
至於前麵的趙佶,他們沒有很在意,終究還是自家的內容更加讓人重視。
但這一切,對於玉不識來說,都已是曆史,她還是從趙佶開始講起。
而關於趙佶,她其實也是學過一段時間的“瘦金體”的,畢竟真的挺好看的,這一點她也是承認的。但對於這個人、這個皇帝,她確實是沒有什麼好感的。
【我們先從這位、一力“分割”兩宋的宋徽宗趙佶開始講起——
這位皇帝,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怎麼陌生,畢竟之前也是講到過的,關於靖康之難。那麼這一次,我們來看看這位趙姓子孫,是如何“敗家”的。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因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後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後經蔡京等大臣的誘導,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後來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都城紹興永佑陵。
他做皇帝是沒有什麼成就,最大的記憶點或許就是“靖康之難”了。但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還是很高的——他自創一種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書法字體,並且他熱愛畫花鳥,他的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