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宋家小院中。宋明躺在竹椅上,一手茶壺一手蒲扇。宋玉在院中紮著馬步,母親趙玉蘭在一邊收拾院子裡的花草。
現在宋玉已經可以堅持一個時辰,雖說撐到最後已是頭眼昏花,雙腿麻木。
從五歲起,宋玉就辰時起床讀書,傍晚紮馬步,之後是跑步。最開始,趙母是堅決不同意這樣折騰宋玉的。
“讀書就讀書,將來考取功名當老爺。你這叫他一個小孩又紮馬步又跑圈的,練得五大三粗乾啥?”
宋明道“你婦道人家不懂,前幾年我鄉試看到過太多讀書人,題沒答完,虛脫被人抬出去比比皆是。更彆說以後會試、殿試。
我輩讀書人絕不能做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輩。百無一用是書生,我不希望玉兒他手無縛雞之力。”
“得,每次你都有理。玉兒以後那是要當官的,身子骨弱就多補補不是大事。”趙母道
宋明歎道“哎,這讀書是讀書。考功名又是另外一回事,要靠機緣也講天資。我們就是一般人家,上麵也沒人。
玉兒勤奮有餘,少靈性,變通不足。中人之資。考個秀才估計尚可,但想成為舉人甚至是進士就太難。何況這三年才考一次,萬一不中,有幾個三年能虛度啊!”。
“身體健壯,不管以後乾啥行當都行。咱們這巴郡,蜀郡還算太平。以前考學聽西都來的說,外邊也不太平。”
此後,每每宋玉在打磨身體時,趙玉蘭隻是看著從不插話。
記得七歲那年,宋玉剛能記完《論語》。一天實在是累得不行,對著宋明喊道“爹,我撐不住了。您叫我多讀書我讀了,記也記了。我練這些有啥用?”
宋明倒沒急,笑問道“你看的書裡最厲害的是誰?”
“當然是孔聖人,至聖先師!”
“那我告訴你,孔夫子高九尺,有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你剛背完論語,這些弟子中你記憶最深的是誰?”
“顏回、閔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遊和子夏”宋玉答
宋明道“單說這子路,本是窮苦人家好勇鬥狠之人,如果孔夫子隻講禮數,這子路會聽嗎?”
“玉兒呀,孔夫子很講究強身健體。我們習文教人懂禮數與人講理。習武教人自保同時也教人與那些蠻橫之人怎麼講道理!”
“前朝有位大家叫王陽明,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才是我們讀書人的楷模!”
“爹能力有限,書是看了不少。不會武功,也就讓你身體能多健壯一分是一分。你以後若有機會,就多走走多看看!”
七歲的宋玉,懵懂的點頭。反正爹說的就是好的。也就這麼一直堅持著。
幾年過去,個頭長了,人也變結實了不少。剛搬來小鎮欺負過宋玉的小混混也不敢再找麻煩。
十四歲那年,宋玉已經儼然成為小鎮一道風景。說話像個老學究,一說起話,同齡小孩基本插不上嘴。另外就是,這小子跑得太快了,連鎮上的獵戶都比不過。
喜歡讀書,握劍,講道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讀書,握劍,講道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