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鴻儒去北京_人回家的路有多遠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人回家的路有多遠 > 第34章 鴻儒去北京

第34章 鴻儒去北京(1 / 2)

鴻儒忙完農活後,因為答應了母親去北京,簡單收拾了下。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車。他回到了北京的家中,見到了久違的媽媽。媽媽看到他風塵仆仆的樣子,心疼不已,但更多的是對他的期望。

她把自己打聽到的政策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隻要有單位接收,有穩定工作,有自己的住房,那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鴻儒心裡清楚,要想在北京立足,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不行的。他開始四處尋找工作機會。身為師範大學的畢業生,他本應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但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

由於剛到北京,沒有太多的社會關係和工作經驗,加之當時就業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他投遞的簡曆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他想著不當老師了,在學校做個後勤也好,就試著投簡曆,也是不行,問了原因說現在這邊老師得要教師資格證書,沒有證書不能當老師了。進不了學校。鴻儒就計劃考個證書。

在求職無果的情況下,先找一份工作乾著,鴻儒隻能先從最底層的打工做起。他先是石景山遊樂場附近在一家餐館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臨時工作。每天端盤子、擦桌子、招呼客人,忙得團團轉。

餐館的環境嘈雜,油煙味重,常常讓他感到疲憊不堪。而且工資微薄。

後來,他又嘗試過在建築五棵鬆附件工地做小工,搬運磚頭、攪拌水泥、搭建腳手架等。這份工作不僅辛苦,而且危險係數高。

肩膀被沉重的重物壓得生疼;寒風刺骨的冬天,雙手凍得通紅,卻仍要不停地工作。工地上灰塵漫天,常常弄得他滿身滿臉都是灰,回到住處時,連眼睛都睜不開。

經曆過打工生活的種種磨難和困苦之後,鴻儒心中對於講台的那一絲恐懼與敬畏仿佛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每一次扛起那沉甸甸的腳手架,他都能感受到自己身體裡湧動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支撐著他奮力地攀爬,一步步登上架子的最高點。

站在高處,鴻儒俯瞰著下方熙熙攘攘的長安街。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

那些身著華麗服飾、舉止優雅大方的人們從他眼前走過,他們或是談笑風生,或是行色匆匆。而在這群人中,有那麼幾張熟悉的麵孔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他曾經的同窗好友們。

看著昔日的夥伴們如今個個意氣風發、風采照人,鴻儒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無憂無慮的校園時光。

那時的他們懷揣著夢想,憧憬著未來,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然而,命運卻將他們帶向了不同的道路。如今,他隻能以這樣一種方式遠遠地望著他們,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感。

他下定決心去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每到夜晚,當其他人沉浸在夢鄉時,鴻儒卻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埋頭苦讀。他要學習的科目很多,包括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數學等,每一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學習的過程中,鴻儒遇到了很多困難。有些知識他怎麼也理解不了,有些題目怎麼也做不出來,讓他感到沮喪和挫敗。

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下來。每當遇到難題時,他就放下麵子向同學請教,或者到白石橋路上的圖書館查資料,直到弄懂為止。

為了更方便學習,他試著在圖書館附近找工作。圖書館附近沒有臨時工崗位,他就跑到民族大學打聽,有天找工作看到有個人寫著家教二個字。

他好奇地詢問這是做什麼工作的,舉牌子的人微笑著解釋道,家教啊,就是為他人孩子輔導功課的辛勤園丁。鴻儒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期待著是否有人會前來詢問。

果不其然,下班時間一到,便有人上前詢問,詢問那位舉牌的老師所擅長的專業,是否有豐富的經驗,是否能夠上門輔導。那位老師自信地回答道“我擅長數學。”

家長皺了皺眉,說道“我想找擅長語文的。我家孩子寫作文總是不得要領。”

看樣子雙方的需求並不契合,家長正準備轉身離去,鴻儒趕忙走上前去,毛遂自薦道“我的作文水平還不錯,我是師範畢業的,可以先試講一下。”

這位家長看著鴻儒,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神色,隨即邀請鴻儒一同回家。

就這樣,鴻儒跟著家長來到了魏公村的一座四合院裡進入四合院後,鴻儒看到院子裡種滿了各種花草,充滿生機。

孩子就在自己房間的書桌前等著。鴻儒深吸一口氣,家長拿來了凳子讓鴻儒坐下。

鴻儒在看到孩子最近寫的文章後,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跑題、語言平淡、字數不足等。為了幫助孩子提升寫作水平,他決定從作文的基本步驟入手,引導孩子掌握寫作技巧。

鴻儒先用提問的方式問孩子“寫作文先做什麼?”孩子回答說先立題,給作文起名字。

鴻儒接著問“名字是按同學一樣的好,還是不一樣的好?”孩子思索了下,回答說不一樣的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鴻儒對孩子的回答表示認可,說“你說得很好,不一樣的題目更能吸引老師的注意。

比如大家題目都寫‘老師’,一般會寫‘我的老師’‘我的數學老師’,那如果你寫《他讓我懂得了感恩記我的老師郭老師》,那評分老師是不是能加分?”孩子眼睛一亮,回答說會加分。

鴻儒進一步解釋道“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老師在眾多作文中一眼就注意到你的文章。

獨特的題目不僅能夠吸引眼球,還能為文章定下基調,讓老師對你的作文充滿期待。”

鴻儒繼續提問“立完題之後,下一步做什麼?”孩子有些遲疑,不太確定。

鴻儒耐心地講解“下一步是審題。審題非常關鍵,它決定了你整篇文章的方向和內容。

你需要仔細閱讀作文題目和要求,弄清楚題目中的關鍵詞和限製條件。

比如題目要求寫人,你就要確定寫誰,是親人、老師還是朋友;要求寫事,就要明確是寫一件什麼事,是快樂的、悲傷的還是難忘的。”

鴻儒舉例說明“比如題目是‘難忘的一天’,你就要思考這一天發生了什麼讓你難忘的事情,是考試取得了好成績,還是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隻有精準把握題目要求,才能避免跑題,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鴻儒再次提問“審完題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孩子回答說要寫內容。

鴻儒說“對,接下來是選材。

選材要貼近生活,選擇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

你可以從自己的經曆中挖掘素材,比如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見聞等。

同時,素材要有深度,能夠體現文章的主題和思想。”

鴻儒打比方道“就像《他讓我懂得了感恩記我的老師郭老師》,

一、選材方向可以可以按一下幾點

1校園生活中的點滴

課堂上的互動回憶郭老師在課堂上與你的一次特彆互動。

比如,當你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緊張得聲音發抖,郭老師用溫柔的眼神鼓勵你,耐心地等待你把話說完,並給予你肯定和讚賞。

這個細節可以展現郭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與支持,讓你感受到老師的鼓勵是自己進步的動力源泉,從而懂得感恩老師的悉心教導。

課間的關懷描述一次課間,你在教室裡感到身體不適,郭老師發現後,立刻來到你身邊,輕聲詢問你的狀況,幫你倒杯熱水,還聯係家長帶你去看醫生。

這個場景凸顯了郭老師對學生的無私關懷,讓你體會到老師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健康與成長,激發了你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家庭生活中的影響

與家長的溝通講述郭老師主動與你的家長溝通,幫助解決你在學習或生活中的難題。

例如,當你因為爸爸出差情緒低落,影響學習時,郭老師及時與你的家長交流,了解情況後,給予你更多的關心和心理疏導,讓你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家庭的溫暖,明白在困境中,有老師和家人的支持,自己並不孤單,從而學會感恩身邊給予幫助的每一個人。

家庭教育的指導描述郭老師給你的家長家庭教育建議,助力你成長的經曆。

如郭老師建議家長多陪伴你培養你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陪你一起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也讓你在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懂得感恩老師的智慧引領。

3社會見聞中的啟發

社會實踐的指導回憶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郭老師帶領你們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在活動中,郭老師不僅組織大家為老人表演節目,還引導你們與老人聊天、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

通過這次活動,你學會了關愛和尊重老人,體會到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也懂得感恩老師給予的這次寶貴的社會實踐機會,讓你在實踐中成長。

社會問題的討論講述郭老師在課堂上引導你們關注社會問題,如環保、公益等。例如,老師組織大家討論如何減少塑料汙染,你積極參與討論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個過程讓你意識到個人對社會的責任,也明白老師在引導你們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心懷感恩。



最新小说: NBA:我帶威少建王朝 凡人修仙:從買到降雷符開始 我用AI製造神藥 女相縱橫藍星村,藍星從此亂紛紛 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 原神聊天群千年仇恨,隻為今朝! 權力巔峰:反貪第一人 嘿嘿,他們討厭我誒! 聖誕詭異錄 老媽,你守護國家,我守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