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司馬朗_發現曆史人物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發現曆史人物 > 第33章 司馬朗

第33章 司馬朗(1 / 2)

司馬氏乃是東漢末年河內地區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司馬朗的祖父司馬俊,憑借著自身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最終官拜潁川太守一職,其聲名遠揚。

司馬朗的父親司馬防,在年輕的時候就在地方為官,仕途順遂,先後擔任過洛陽令以及京兆尹這樣重要的職務。隨著年歲漸長,司馬防退居二線,轉而擔任騎都尉這一職位。儘管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但他對於子女們的教育卻始終未曾鬆懈。

司馬防對待司馬兄弟們的管教可謂極其嚴格,立下了諸多規矩。例如,孩子們沒有得到允許,絕不能擅自前進;沒有命令坐下,也萬萬不可隨意落座;甚至如果長輩沒有明確指出問題並要求回答,他們更是連話都不敢輕易說出口。如此一來,父子之間相處之時,氣氛總是顯得頗為嚴肅。

然而,正是這種嚴謹的家風培養出了司馬朗過人的品德與見識。當司馬朗年僅九歲時,曾有一位客人前來拜訪,竟然毫不避諱地直呼其父司馬防的表字。小小年紀的司馬朗見狀,當即義正言辭地對這位客人說道“您這般輕率地怠慢他人的尊長,實際上等同於不尊重自己的親人長輩啊!”那位客人聽聞此言,頓時麵露愧色,趕忙向司馬防賠禮道歉,並對司馬朗小小年紀便能有此覺悟讚不絕口。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年僅十二歲的司馬朗正站在經學考場之中,周圍是一群與他年紀相仿的孩子們。然而,司馬朗卻顯得與眾不同,他身姿挺拔,高大強壯,仿佛已經超出了這個年齡段應有的模樣。

此時,負責監考的官員注意到了這位特彆的少年。看著司馬朗成熟穩重的外表,監考官不禁心生疑慮,懷疑他可能隱匿了自己真實的年齡,以此來參加這場原本隻屬於年幼學童的考試。於是,監考官走到司馬朗麵前,嚴肅地問道“孩子,你可如實告知本官,你的真實年齡究竟幾何?莫要妄圖欺騙本官!”

麵對監考官的質問,司馬朗毫無懼色,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堅定地回答道“大人明鑒,下官所言句句屬實。我司馬氏一族,世世代代皆身材高大,此乃家族遺傳之特征。下官雖尚且年幼,但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熏陶,深知做人應當誠實守信,又怎會因急功近利而謊報年齡呢?下官一心向學,隻為追求知識的真諦,從未想過憑借虛報年齡來謀求仕途上的過早成就。如此行徑,絕非下官之誌也!”

司馬朗這番義正言辭的話語,令在場眾人皆是一驚。監考官凝視著眼前這位少年,隻見他神色坦然,言語間透露出一種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自信。思索片刻後,監考官微微點頭,心中暗自讚歎司馬朗的品行端正、才華出眾。他意識到,眼前這位少年確實非同一般,其誌向高遠,將來必成大器。最終,監考官不再追究司馬朗的年齡問題,讓他順利通過了此次經學考試,並將他列為童子郎中的佼佼者。

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這一年注定要被曆史銘記。亂世梟雄董卓率領著他那如狼似虎的大軍,氣勢洶洶地踏入了洛陽城。一時間,風雲變色,天下震動。

而此時的關東各州郡,那些心懷正義與熱血的將領們紛紛挺身而出,召集兵馬,組成聯軍,誓要討伐董卓這個倒行逆施的奸賊。戰火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就在這樣動蕩不安的局勢下,原本擔任冀州刺史的李邵,此刻正居住在野王這座小城之中。麵對日益逼近的戰亂,恐懼逐漸占據了他的內心。於是,他萌生了一個念頭——搬遷到相對安全一些的溫縣去躲避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禍。

然而,年輕而睿智的司馬朗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深知野王和溫縣之間的關係猶如唇齒相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李邵就這樣輕易放棄野王,那麼溫縣也將難以獨善其身。更何況,作為一方父母官,李邵身負著郡國百姓的殷切期望,倘若他率先選擇逃避,必然會讓民心大亂,甚至可能引發沿山各縣的民眾恐慌和騷亂。

司馬朗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李邵,但固執己見的李邵根本聽不進去這番肺腑之言。最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帶著家人和親信離開了野王,前往溫縣。

果不其然,正如司馬朗所擔憂的那樣,李邵的離去給野王帶來了巨大的混亂。失去了主心骨的人們陷入了一片迷茫和無助之中,社會秩序瞬間崩潰。而這種恐慌情緒很快就蔓延到了周邊地區,包括溫縣在內的許多地方都受到了影響。

不久之後,一群趁火打劫的強盜看準了這個機會,他們蜂擁而至,衝進了溫縣大肆搶掠。無辜的百姓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房屋被燒毀,財物被洗劫一空,昔日寧靜祥和的溫縣如今變成了人間地獄。

此後不久,董卓強行挾持著天子向西遷移至長安城。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期,司馬防正擔任著治書禦史一職。按照常理來說,他本應跟隨一同西遷。然而,由於戰火紛飛、局勢混亂不堪,到處都是硝煙彌漫與兵荒馬亂的景象,司馬防深知此去路途艱險萬分,充滿未知的危險。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讓自己的長子司馬朗帶領全家老小返回故鄉溫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誰能料到,就在他們踏上歸鄉之路時,竟有人心懷叵測地向軍隊告發,聲稱司馬朗一家企圖逃跑。聽聞此事,軍隊迅速出動將司馬朗抓捕起來,並押解到董卓麵前。麵對董卓那威嚴而又冷酷的目光,司馬朗心中雖然忐忑,但仍保持著鎮定自若。

隻見董卓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你這個家夥,竟然敢妄圖逃離?而且,你與我那早已離世的兒子年歲相同,為何還要做出這般叛逆之事!”司馬朗不卑不亢地回應道“明公您擁有舉世無雙的高尚品德以及豐功偉績。值此天下大亂之際,您挺身而出輔佐天子,不僅成功鏟除了禍國殃民的宦官勢力,還大力推舉眾多德才兼備的賢良之士入朝為官。如此種種作為,充分彰顯出您的虛懷若穀和深謀遠慮。可以預見,在您的英明領導之下,國家必將迎來繁榮昌盛的盛世局麵,得以重振昔日輝煌。”

然而,伴隨著威德日益隆盛、功業愈發顯著,兵禍與戰亂卻是與日俱增,且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各地州郡猶如被置於烈火之上的大鼎,沸騰不止,就連京城的近郊之地,百姓們亦是難以安居樂業。為此,人們不得不忍痛舍棄自家的屋舍和田產,紛紛踏上四處流亡逃竄之路。儘管朝廷已然在四方關隘設下禁令,並對違禁者施以嚴刑峻法乃至處以極刑,但即便如此,仍無法遏製這股逃亡之風潮的蔓延。此乃吾欲歸返故鄉之緣由所在。還望明公能夠以此為鑒,略加反躬自省、深思熟慮,則您之聲名必將如那高懸天際的日月般熠熠生輝,縱是伊尹與周公,亦難與之比肩矣!”董卓聞聽此言後甚感滿意,連連點頭稱是道“吾亦深有同感,汝之所言甚是有理啊!”

話說那司馬朗,雖說憑借著巧妙的言辭暫且將董卓糊弄了過去,但他心裡跟明鏡兒似的,深知董卓此人倒行逆施、作惡多端,遲早會走向滅亡之路。想到這兒,司馬朗心中不禁忐忑不安起來,生怕自己會受到牽連而被困在此處。於是乎,他當機立斷,決定趕緊想辦法脫身。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司馬朗咬咬牙拿出了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錢財寶物,去賄賂董卓身旁那些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們。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金錢的誘惑下,這些官員們紛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悄悄放行了司馬朗。就這樣,司馬朗終於成功地逃離了董卓的掌控範圍,踏上了歸鄉之路。

一路奔波勞頓,司馬朗總算是回到了位於溫縣的故鄉。然而此刻的他並沒有絲毫放鬆警惕,因為他明白,這天下已然大亂,即便是自己的家鄉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於是,憂心忡忡的司馬朗趕忙召集起鄉中的父老長輩們,鄭重其事地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建議。

隻見司馬朗神情凝重地說道“諸位鄉親啊!咱們這河內郡與京城距離如此之近,如今董卓與關東起兵的各路豪傑們劍拔弩張,這場戰火勢必會蔓延至此。到那時,咱們這裡必將成為兵荒馬亂、硝煙彌漫的戰場。依我看呐,咱們還是趁著現在道路還算通暢,趕緊收拾行囊,前往黎陽投奔那位統領兵馬的鄉裡姻親趙威孫吧!這樣一來,也好暫避風頭,靜觀時局變化呀!”

可是,這些父老長輩們大多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一聽說要離開家鄉,頓時麵露難色,紛紛搖頭表示不願跟隨司馬朗遠走他鄉。眼見眾人這般態度堅決,司馬朗也是無可奈何,隻能長歎一口氣。不過好在還有趙谘深明大義,毅然決然地帶著自家老小以及一些親屬,與司馬朗一同踏上了前往黎陽的路途。

時光荏苒,轉眼間過去了數月有餘。此時的關東地區可謂是風起雲湧,各州郡紛紛起兵響應,一時間竟彙聚了數十萬雄師猛將。這些大軍浩浩蕩蕩地集結在了滎陽以及河內郡一帶,原本氣勢如虹,大有一舉推翻董卓之勢。怎奈這群雄們個個心懷鬼胎,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根本無法齊心協力、統一行動。結果呢?有些軍紀渙散的士兵竟然開始肆無忌憚地劫掠當地無辜百姓,搞得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據不完全統計,此番浩劫過後,當地人民的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半數以上,其慘狀簡直令人不忍直視。

最終,由於內部矛盾重重,這支看似強大的關東聯軍也不得不分崩離析,草草解散了事。而司馬朗等人,則在這場亂世風雲之中艱難求生,前途未卜……

興平元年(公元195年),天下局勢動蕩不安,戰亂頻繁。此時,兗州刺史曹操正與妄圖奪取他地盤的猛將呂布在濮陽一帶展開激烈對峙。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最新小说: 倫理大案 四合院:老婆景甜,秦淮如酸了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 親,你可安好 二嫁王妃 蒲遠山和他的超級國度 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 虎嘯乾坤:萬物傳奇 美漫之馬甲係統 【王俊凱】盛夏的黃桷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