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乃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嫡孫,其家族聲名顯赫,榮耀非凡。然而,命運多舛的他,自小就流落在關西之地,飽嘗人間冷暖。儘管如此,楊誌憑借著與生俱來的武學天賦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早年便成功應了武舉,並一路晉升為官至殿司製使官。
曾經,楊誌肩負著重任,負責押送那珍貴無比的花石綱。豈料天有不測風雲,行至黃河時,船隻竟意外翻覆沉沒,花石綱也隨之失陷。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楊誌深知自己罪責難逃,若回京赴命,恐怕唯有死路一條。無奈之下,他隻得被迫踏上避難江湖之路,從此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
而另一邊,林衝在經曆了風雪山神廟那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投奔梁山。然而,初到梁山的他並未得到寨主王倫的善待,反而遭受諸多刁難。為了能夠留在梁山,林衝不得不領受下山奪取投名狀的艱難任務。
就在此時,恰逢恩赦的楊誌懷揣著重新謀求官職的希望,踏上前往東京的路途。機緣巧合之下,他正巧路過梁山泊,與正在尋覓投名狀的林衝不期而遇。兩位武藝高強之人瞬間劍拔弩張,一場激烈的大戰就此展開。隻見刀光劍影交錯,火星四濺,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眨眼間已激戰五十餘個回合,但依舊難分勝負。
正當二人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寨主王倫及時現身製止。他目睹了這場精彩絕倫的對決,心中暗自驚歎於楊誌和林衝的高超武藝。見此情形,王倫心生一計,有意招攬楊誌入夥,壯大梁山勢力。怎奈楊誌一心隻想恢複舊日官職,對落草為寇之事毫無興趣,於是委婉地拒絕了王倫的好意。王倫見狀,雖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最終隻能放行楊誌,任由他繼續前行,追尋自己的仕途夢想。
話說那青麵獸楊誌曆經千辛萬苦來到東京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過一些門道得以見到太尉高俅高大人。然而令楊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高俅不僅對他毫無半點賞識之意,更是不由分說地將其趕出了府邸。
此時的楊誌已然身無分文,之前所帶的盤纏也都儘數用光。走投無路之下,他隻得來到那天漢橋街市之上,想要變賣家傳寶刀來換取些許錢財,好維持生計。誰曾想,這當口竟遇上了當地出了名的潑皮無賴——牛二!
這牛二本就是個蠻橫不講理之人,平日裡便依仗著自己有些力氣和無賴手段橫行霸道、欺壓良善。此番見楊誌在此叫賣寶刀,他心中頓生歹意,非要強行奪取這把寶刀不可。儘管楊誌一再忍讓,並向其耐心解釋此刀乃是家傳之物,意義非凡,但這牛二卻全然不聽,依舊不依不饒地再三糾纏。
終於,楊誌忍無可忍,“一時性起”,怒火瞬間湧上心頭。隻見他手起刀落,刹那間寒光一閃,那牛二便已倒在了血泊之中。眼見鬨出了人命,周圍眾人皆是大驚失色,而楊誌自知犯下大錯,當下並未逃離現場,而是徑直前往開封府衙投案自首。
很快,楊誌殺人之事傳遍了整個天漢橋街市。那些平日裡深受牛二欺淩的百姓們聽聞此事之後,紛紛拍手稱快,皆感念楊誌此舉乃是為民除害。於是乎,大家自發地湊錢為楊誌上下打點,希望能減輕他的罪責。
經過一番審訊定案,開封府最終判定楊誌雖有殺人之舉,但鑒於事出有因,且牛二作惡多端、民怨極大,故僅以“鬥毆殺傷,誤傷人命”之罪論處,判處楊誌刺配至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就這樣,楊誌的命運迎來了新的轉折……
話說那青麵獸楊誌一路風塵仆仆趕到大名府之後,本以為會繼續過著漂泊不定的日子,未曾想竟意外地獲得了北京留守梁中書的青睞。這梁中書見楊誌行事勤勉謹慎,心中暗自讚賞有加,於是決定將其留在府中以供差遣使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梁中書對楊誌的能力愈發認可,有意提拔他成為軍中的副牌軍。然而,這一想法剛冒出頭來,梁中書便心生顧慮畢竟軍中眾人關係複雜,若是貿然提拔,恐怕會引起他人不滿。思來想去,梁中書最終決定安排一場東郭門教場演武,以此來檢驗楊誌的真正實力,也好讓眾人心服口服。
到了演武當日,校場上旌旗飄揚,人聲鼎沸。隻見楊誌手持長槍,英姿颯爽地立於場地中央。而他的對手,則是那位副牌軍周謹。兩人相對而立,眼神交彙間仿佛有火花四濺。比試開始後,楊誌槍法如疾風驟雨般淩厲,招招直逼周謹要害。反觀周謹,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還是技不如人,沒過多久便敗下陣來。
緊接著便是鬥箭環節,楊誌挽弓搭箭,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隻聽得“嗖”的一聲,箭矢猶如閃電般疾馳而出,穩穩命中靶心。如此精湛的技藝引得在場眾人紛紛喝彩叫好。經過一番激烈角逐,楊誌毫無懸念地連勝兩場,成功擊敗了周謹。
梁中書見狀大喜,當場宣布由楊誌接替周謹擔任副牌軍一職。然而,這一決定卻激怒了正牌軍索超。索超乃是軍中猛將,向來心高氣傲,眼見一個新來之人竟然輕易奪走了原本屬於自己部下的職位,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氣。隻見他大喝一聲,縱馬躍入場中,要與楊誌一較高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楊誌見索超氣勢洶洶而來,不敢怠慢,連忙挺槍迎戰。刹那間,校場內馬蹄聲響徹雲霄,塵土飛揚。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這場激戰持續了足足五十餘個回合,觀戰者們無不為之驚歎。
正在雙方打得難解難分之時,都監聞達唯恐二人因過度拚殺而雙雙受傷,急忙下令鳴鑼停戰。隨後,聞達與李成一同匆匆趕往梁中書處稟報戰況,聲稱此二人均武藝高強,皆是難得的將才,應當予以重用。梁中書聽聞此言,略作思索後,當機立斷,將索超和楊誌同時提拔為管軍提轄使。
這場東郭鬥武可謂是轟動一時,不僅令軍中將士對楊誌和索超刮目相看,就連北京城中的百姓們得知此事後也都興奮異常,津津樂道。自此以後,楊誌更是深得梁中書的器重,而他與索超之間也因為這場精彩絕倫的較量而彼此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梁中書為給嶽父蔡京賀壽,搜刮十萬貫金珠寶貝,命楊誌送往東京,號稱生辰綱。楊誌為防盜賊劫奪,建議挑選十名軍士扮成普通商客,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他得知府中謝都管以及兩位虞候也要一同前往,又索要提調眾人之權。梁中書全部應允。
且說那青麵獸楊誌身負押送生辰綱之重任,一路風塵仆仆地趕赴東京。這日正值盛夏,驕陽似火,酷熱難耐,然而楊誌卻不斷催促著軍士們加快行進速度。那些軍士們本就疲憊不堪,如今還要頂著如此炎熱的天氣趕路,心中自然是充滿了怨氣和牢騷。
可楊誌此人性格剛直,對於軍士們的抱怨不僅毫不理會,甚至當發現有軍士稍有懈怠之時,更是動輒破口大罵,若情況嚴重些,則直接揮起手中的藤條狠狠抽打一番。這般粗暴的對待方式,無疑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內部關係愈發惡化起來。就連一同前行的謝都管,對楊誌的所作所為也是頗有微詞。
就這樣,一行人艱難地來到了黃泥岡前。此時烈日高懸,眾人早已是口乾舌燥,渾身乏力。眼見前方有一片茂密的鬆林,眾軍士哪裡還顧得上楊誌的阻攔,紛紛叫嚷著要去林中歇息片刻。儘管楊誌極力喝止,但終究還是拗不過眾人,隻好任由他們走進了鬆林。
就在這時,隻見不遠處來了一夥販棗的商人,為首的正是晁蓋、吳用等七人。他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也來到岡上歇腳。而在這看似平常的相遇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
原來,晁蓋等人早已知曉楊誌押送生辰綱之事,並提前做好了周密的部署。此刻,他們與假扮成賣酒小販的白日鼠白勝相互配合默契。那白勝挑著兩桶白酒,高聲叫賣著走上前來。眾軍士見狀,頓時被勾起了饞蟲,紛紛央求楊誌準許買酒解渴。
起初,楊誌心存疑慮,堅決不許眾人飲酒。但怎奈那晁蓋等人演技高超,故意當著楊誌的麵豪爽地買下一桶酒,並當場開懷暢飲起來,以證明此酒並無問題。看著對方安然無恙,加之軍士們苦苦哀求,楊誌最終還是放鬆了警惕,同意大家購買一些酒水來解解暑氣。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酒中早已被白勝摻入了蒙汗藥。待眾人喝下酒後不久,藥力發作,一個個皆如爛泥般癱倒在地,不省人事。晁蓋等人趁機輕而易舉地劫走了價值連城的生辰綱。
待到楊誌悠悠醒來,發覺大事不妙,心知此次任務失敗,自己罪責難逃。他深知若是返回北京向梁中書複命,定然性命難保。思來想去,唯有一條生路可行——投奔梁山。於是,楊誌匆匆收拾行囊,趁著夜色悄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