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點奇怪。
隻是待大隊長陳大牛帶他們去知青點的路上說起這裡的事後,仨人恍然大悟。
原來h市附近大隊的男社員基本都在不同礦洞工作,老人留家裡做家務帶孩子,女人上工賺工分。
這裡的生活不能說很富裕,但要吃飽還是沒問題的。
因為他們這不是產糧大區,隻負責每年最低任務即可。
徐進端暗忖難怪李主任會把他從農場調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是明擺著讓他躺平麼!
隻是,令他意外的還在後麵。
他不僅分到了獨立的帶前後院的屋子,還分到一畝地,需要獨立完成的一畝地。
徐進端被陳大牛的操作給驚到了!
我的天哪!下個鄉還能這麼玩的嗎?
不過很快他就有答案了,原來是街道辦李主任通過知青辦幫他辦的這事,理由很簡單
張池同誌雖然年紀小,還被診斷出乙肝,需要靜養休息。
但他為響應首長號召毅然報名去農村,組織是要鼓勵並發揚這種奉獻精神的,但也不能讓人折在鄉下不是?
於是就建議生活上讓其獨立,工作上在熟悉流程後,也可以嘗試放手(可參照當地工作量)分配一定的工作量進行包乾,但先期必須由熟手帶領。
徐進端這到底是對他的保護還是孤立呢?
且行且看,來日方長呢!
知青院建立在整個大隊聚居地的北麵嶺腳下。
一排五間的泥石混搭建築看上去還像是那麼回事。
五間房清一色的做了大炕,幾乎占了一半的屋子麵積。
e8人間!
西邊依次是廚房和柴房,茅房在後麵西北角。
廚房很大,正中間是一個農村常見的標準三眼土灶。
整個知青院的水源主要來自於廚房不遠處的那口井。
而他的獨立小院在知青院的東北角,也是泥石混搭結構,看上去灰撲撲但很結實的樣子。
目測房間寬4米,長5米,炕寬2米,長4米,啥都四四方方的。
進門右手依次是大水缸、土灶和在加厚牆上挖出的可能是用來放瓶瓶罐罐的壁龕。
小院有前後院加起來大小差不多有兩間屋子那麼大。
“你這院子前後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分地大小,一個人也夠了,自留地就不分你了。
按規定,你們知青每人可以養一隻雞,你要是把前後院打理好了加上工分,不愁吃不上飯。”陳大牛帶幾人看房子時,當著王建和於偉的麵如是說。
“謝謝叔。能勞煩叔找人幫我在這搭個柴房嗎?”徐進端說著在後院角落比劃了一下。
陳大牛看了眼點頭道“行是行,不過你得幫忙。咱大隊平時沒啥男人,這些活兒都是瘸木匠在乾。”
喜歡年代快穿之地府打工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年代快穿之地府打工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