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百戶奉上命,負責此次院試考場秩序。”
那人繼續說道,聲音驟然一頓,目光掃過下麵的考生,嚴肅地提醒。
“此次院試乃朝廷大典,關乎公道正義,希望在場諸位,無人存僥幸之心,更無人行違紀之事。”
他的目光並未停留,而是繼續如鷹隼般掃視四方,聲音帶著隱隱的壓迫。
“作弊者,輕者驅逐考場,重者,革籍,終生不得入仕。更有甚者,本百戶手下的人絕不會姑息,法紀之下,絕不留情!”
他的話音剛落,在他身後手持長槍的士兵站得筆直,目不斜視,寒光點點的兵刃無聲地提醒著考生,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嚴密的注視中。
這場考試,明顯透露著不同,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這種情形下,考生也不傻,絲毫不敢輕舉妄動,老老實實等候。
直到第三聲炮響,這位學政言簡意賅說了兩句,考棚大門才打開,開始挨個點名、檢查、唱保,然後拿著座位木牌號和答題紙,依次有序進場。
待考生全部進場後,考場大門貼上考棚印,正式關上大門。
除非到時間,否則發生任何事,都不能開門。
畢竟來過一次,熟門熟路,林向安拿著木牌座位號,去尋找自己的號舍。
他的木牌上寫著東三區十一號,也就是東區第三排,第十一個座位。
每一排木桌子上,已經用小木牌標明了座位號,是按照天乾順序標注的。
他手裡的木牌對應的座位是丙十一號。
位於中間,不好不壞。
鬆了一口氣,遠離了廁號,署日的臭號,可比府試時要可怕。
唯一的缺點就是不通風,非常悶熱。
檢查了一下號板,簡單打掃了一下,把考籃裡的筆墨紙硯取出來,放到自己習慣的位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院試一共四場考試,這是頭一場,需日暮前交卷。
頭場考試結束後的第二天,會放榜。
能在榜單上找到座位號的,繼續接下來的考試,依次下來,一共三場覆試。
頭場依舊是四書題二篇、試貼詩一首。
是由士兵舉著牌子,在考場裡行走,供考生查看。
第一道四書題,選自《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是《中庸》開篇的第一句話。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原文大致解釋的性、道、教三者之間的關係。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人類的行為的根本原則,它不可能在一刻之間脫離。如果可以脫離,那就不是“道”了。
君子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行為準則。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
達到“中和”的境界,可以使宇宙萬物達到和諧。
個人的道德的修養和行為的和諧,是影響社會的根本力量。
這題目估計要考生闡述“性與道”的關係,理解人性、道德修養及教育之間的內在聯係。
喜歡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