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和攤開學報,將上麵印了地址,指給張書淮看,就是投稿到文思苑。
“給我看看。”
將張景和手上的學報拿過來仔細瞧,之前沒有細看,如今才得以看全貌,最顯眼的一篇文稿出自周教諭之手,是深入討論儒學思想的影響。
還出了兩個上聯和兩個謎語。
上麵寫著歡迎學子投稿,在下一期會刊登出來,選中的最優者,可獲得一份獎品。
反麵還有兩篇文稿,一篇隨記,另一篇是林向安的學習心得,寫的都是一些實用小技巧,比如背誦四書五經,采用重複和間隔記憶法。
這還是張書淮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方法,多次溫習增強記憶效果。
比如學的內容,第一次溫習一盞茶的時間,第二次溫習,在一天之後,第三次溫習,在七天之後。
每次溫習是重回憶,而不是重新看內容。
一般大家就是大聲朗讀背誦,用這樣的法子倒是第一次聽說。
另外多理解內容,尋出文章的脈絡與層次,像蓋房子一樣,然後搭建框架,再去歸納等。
這還是頭一次見人把學習歸納出技巧。
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想去親自實踐一下這方法。
“景和,這學報我拿走了。”
張景和從凳子上蹦起來,攔住張書淮,搖搖頭,“大哥,我還要自己看!”
勾起嘴角,張書淮壞笑道,“你是想讓我,將你的騎馬射箭的秘密告訴爹嗎?”
最終,張景和欲哭無淚,隻得忍痛割愛,讓張書淮將學報拿走。
當天買到學報的人,就開始討論對下聯,和猜謎語。
原本幸災樂禍的邱煥和陸肖,看著被眾人圍著的林向安、孫文石、楊輝、邵明四人,心裡有些不平衡了,甚至隱隱有些後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若是兩人沒退出,現在他倆也會被眾星捧月。
而且他們也沒有買到學報,但那幾人手裡,一人拿著一份,有人還找他們借著看,詢問下一期的內容。
那四人一下子就融入了丙班,被大家所接受,顯得他倆格格不入。
他們這一批秀才中,楊輝排的最後,不如他倆,但此時都被丙班接納了。
即便心裡後悔,但兩人麵上還是沒有表現出來,隻能裝作雲淡風輕,用心讀書。
過了兩天,林向安就聽說,有人高價轉賣了學報,還不少。
據說是其他書院的學子,聽說學報,便要買來看看。
他賣的便宜,倒是給了二手販子機會。
不過這樣更能抬高學報的人氣,得不到的,才會想方設法去弄,才顯得更有價值。
每一期學報,要嚴格控製數量,不能太多,亦不能太少。
之後再找人約稿,或者約談,都輕鬆很多了。
第二期學報出來的時候,林向安趁著這股熱潮,將民報推了出來。
民報也是十文錢,與定價相比,林向安是要民報的熱度,讓他成為一種娛樂方式。
最重要的收入,是帶來的附加商業價值,可以給鋪子、產品打廣告。
縣裡實際認字的人,並不隻是讀書人,還有各大掌櫃、讀書人的小廝、有錢人家的小姐丫鬟、說書人、落魄讀書人等等,這些都是民報的受眾。
喜歡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