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首次舉辦講習會,意在以文會友,共同探討學問,互相啟發。”
“此言大善!”
孫文石率先捧場,拱手讚道,“咱們寒窗苦讀,少有這樣能靜心交流的機會。”
“今日得大家給機會,才站在這裡,同大家聊聊這學報的之事。”
“聖人有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修身乃為學之本。
試問若連己身不修,又如何言治人、治國?
我個人認為寒窗苦讀,獲得是書本上的知識,需要走出來在生活中踐行,
大家想想,我們學有所成,卻不知民間疾苦,又何談為官治國?
而學報,我希望能啟發讀書人,也能為學子一個抒發見解的平台”
林向安侃侃而談,將自己的初衷告訴大家,雖然學報上不能及時交流,但也能打開一些人的視野。
其他人紛紛認真聽著,直到後麵留給大家討論的時間。
耐心聽完,劉文昌連連點頭,但提出了心中幾分疑慮“這學報雖好,但讀書人向來重名節,若學報登的文章有失妥當,豈不惹人非議?”
“你指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正是我們需要注意之處,因此學報需要嚴格篩選內容。
對於審核的各位,也是極高的要求,同時也鍛煉大家的眼光和思維。
人的思考本來就各異,不要怕人爭議而不去做。
我們通過不同思想碰撞,來啟發自己。
學報,我希望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有才學之人得到更多人賞識。”
另外不同年紀的讀書人,身邊的資源各不相同,學報一個月三期,總是能買到的,同時還有投稿反饋,也會聽他們的需求,而去登相應的文稿,這裡並不是一言堂。
“說的也是,先不說彆人,咱們在篩選文稿時,也是反複討論過才確定的,這個過程,我們也能學到很多。”
孫文石點點頭,他親身體會,選定文稿並不是隨意選的,而是全部人多次討論,才最終定下的。
其他人也點點頭,各抒己見,隨著話題的深入,各自抒發觀點。
本來就是一個敞開交流的地方,不爭對錯,想讓彆人聽進去,得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去辨。
對於每個發言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鍛煉。
時間漸晚,大家意猶未儘。
林向安環顧四周,這才總結說道“今日講習會就到這裡了,多謝諸位配合。下次,我們或可深入探討某一經典,或討論時事,可提前收集資料文獻,到時候再一起討論。”
眾人紛紛點頭,議定下一次的講習會時間,以及主題。
日頭西斜,大家陸續散去。
劉文昌笑著說道“今日我倒真學到不少東西,向安兄,果然是個有趣的人。”
“哪裡,這也多虧了大家幫助,若沒他們支持,不會這麼順利。”
喜歡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