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炸號,把他合作公司的主力號,全部炸光了。
現在人家在找他鬨。
李總氣極了。
正好看到那條,懷疑黎笙和司念合謀,蓄意殺人的評論。
“對對,就是這個方向,再擴一波流量!有一個信,她就少一分路人緣多一分風險,娛樂圈好的製作團隊就不敢用她!”李總立馬安排下去。
深夜。
做局上了熱搜前排。
點進去,就是營銷號發的路人截圖“感覺有點道理,怎麼那麼巧就有一把美工刀,又那麼巧她右手沒被打斷,更巧的是她一刀子就反殺了,小說這麼寫都有點假,你們怎麼看?”
李總的期待。
肯定是吸引來更多有同樣想法的人。
因此,指定的這條微博底下,他還提前買好了評論。
“原來不止我有這種感覺啊?”
“肯定是做局!”
諸如此類,一看就是機器刷出來的評論。
但你既然已經上了熱搜前排,路人必定會進場。
很快,這條底下的評論就多了起來。
“首先,你有這種質疑,就是在質疑我國的刑偵水平,你去看看當時督辦案件的是誰,檢察官、法官都是誰。說句最強陣容都不為過,她倆要是這麼厲害,那就真他爹的是天才了。”
“我覺得你評論區的評論買得有點假。”
“大眼仔小秘書這裡有人質疑司法公正。”
“巧嗎?我覺得這麼巧真好,如果那時沒有那把美工刀,就會有兩個小女孩兒,死在拳腳之下,和其他死在拳腳之下的女孩子們一樣,草草一埋,無人問津。有人造謠汙蔑她們,她們也沒辦法站出來為自己辯駁。”
沒一會兒。
有大v發了一條視頻出來。
帶了做局這個詞條。
“找了個關係,拿到點東西,是不是做局,這個視頻或許會給大家一些答案。”
視頻並不清晰。
看起來是老式的監控視頻。
鏡頭對準的,是一個臟兮兮的筒子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