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神秘人現,危機再臨_開局穿越天龍:你讓我身敗名裂?_思兔 
思兔 > 武俠修真 > 開局穿越天龍:你讓我身敗名裂? > 第287章 神秘人現,危機再臨

第287章 神秘人現,危機再臨(1 / 2)

暮色中的遼營被最後一絲殘陽染成血色,龍傲天指腹碾碎凝結的血珠,冰蠶毒特有的寒意順著經絡直衝百會穴。

他盯著星圖裡泛紅的天樞位,耳畔崇聖寺的鐘聲裹挾著夜鴉嘶鳴,竟與二十年前雁門關外的鴉群振翅聲重疊。

"飲馬河距此三十裡。"他反手將星圖按在案幾上,玄鐵令牌壓住翻飛的紙角,"喬二哥鎮守中軍,莫哥帶兩隊鷹騎隨我走趟西北。"

阿紫的碧鱗蛇突然竄上沐妃雪肩頭,蛇信卷住她鬢邊垂落的銀鏈。

少女腕間新換的鎏金鈴鐺叮當作響,在漸濃的夜色裡泛著幽藍磷光。"龍大哥當心這冰蠶毒會隨真氣遊走。"沐妃雪指尖拂過他頸側血線,從腰間錦囊抖出三粒雪蟾丸,"若是見到戴著青銅"

破風聲驟然撕裂帳簾。

龍傲天旋身接住飛來的箭矢,箭簇上綁著的羊皮卷滲出腥甜氣味。

展開的刹那,阿紫袖中毒蠍突然暴起,尾針狠狠紮進皮質表麵——墨跡遇毒竟化作北鬥七星圖案,與星圖缺失的瑤光位嚴絲合縫。

"好個調虎離山。"龍傲天冷笑,掌心真氣將羊皮卷震成齏粉。

粉末飄落案幾時,崇聖寺方向突然傳來三短兩長的鷓鴣哨,驚得飲馬河畔宿鳥齊飛。

子時三刻,飲馬河畔蘆葦蕩。

龍傲天靴尖輕點水麵浮冰,月光在玄色勁裝上鍍了層銀邊。

他忽然按住耶律莫哥肩頭,兩指捏住片飄落的葦葉——葉脈間凝著滴未乾涸的蠟淚,在寒風裡泛著吐蕃紅珊瑚特有的朱砂色。

"東北方七丈,第三棵枯楊。"他話音未落,阿紫的碧鱗蛇已纏上樹乾。

蛇鱗刮開樹皮時,某種西域秘藥的味道混著鐵鏽味撲麵而來。

樹洞深處藏著半幅撕碎的羊皮地圖,邊角還粘著片青銅麵具的殘片。

沐妃雪突然按住心口,鎏金鈴鐺發出刺耳鳴響。

她指尖發顫地指向河麵"北鬥倒懸"

龍傲天瞳孔驟縮。

水中倒映的星空裡,本該沉入地平線的開陽星竟詭異地懸在正空,星光透過冰麵折射在殘破地圖上,恰好補全了瑤光方位的缺口。

他反手甩出三枚柳葉鏢,鏢身裹挾的真氣震碎丈許冰麵,露出底下被鐵鏈捆住的檀木箱。

箱內密信的火漆印讓耶律莫哥倒吸冷氣——竟是西夏一品堂三個月前就斷絕往來的鷹紋印鑒。

龍傲天指尖撫過信箋邊緣,忽然撚住根極細的金蠶絲,絲線另一端正延伸向對岸雪鬆林。

破空聲來得毫無征兆。

青銅麵具在月下泛著冷光,來人黑袍翻卷如夜梟展翅,袖中甩出的鏈子槍直取龍傲天咽喉。

龍傲天旋身避開時,槍尖突然炸開九枚透骨釘,釘尾拴著的金蠶絲瞬間結成天羅地網。

"小心網中有毒!"沐妃雪的驚呼被金鐵交鳴聲淹沒。

龍傲天雙掌拍出降龍十八掌的"見龍在田",掌風激得河麵堅冰寸寸龜裂。

黑衣人輕咦一聲,鏈子槍突然變招為打狗棒法的"惡犬攔路",槍影化作重重山嶽壓頂而來。

二十招過後,龍傲天靴底在冰麵劃出三尺深痕。

他盯著對方槍尖抖出的詭異弧線,忽然想起杏子林中那個使參合指的黑衣人。

當鏈子槍第三次點向他膻中穴時,他故意賣個破綻,左肩硬接一記透骨釘。

鮮血浸透衣襟的刹那,他右手擒龍功猛然發力。

黑衣人腕間青銅護甲應聲碎裂,露出小臂上寸許長的陳年刀疤——那疤痕走勢,竟與蕭遠山當年雁門關留下的傷口如出一轍。

"原來是你。"龍傲天抹去唇角血漬,眼中精光暴漲。

懷中斷刃突然發出龍吟般的顫鳴,那是用擂鼓山珍瓏棋局的玄鐵重鑄的劍胚,此刻竟與黑衣人懷中某物產生共鳴。

黑衣人突然暴退三丈,鏈子槍橫掃過處,七頂營帳轟然倒塌。

紛揚的雪沫中傳來他沙啞的低笑"星圖既現,二十八宿歸位時,便是"

話音戛然而止。

崇聖寺方向突然騰起血色煙花,將半空飄雪染成猩紅。

龍傲天正要追擊,卻見阿紫的毒蠍尾針直指東南——那裡本該是遼帝禦帳所在,此刻卻隱隱傳來馬蹄踏碎冰河的聲響。

河麵冰層炸開的碎屑尚未落儘,龍傲天已如遊龍般欺身而上。

黑衣人鏈子槍抖出的寒芒映著血色月光,卻在觸及那柄玄鐵斷刃的刹那驟然凝滯——劍胚嗡鳴間竟牽引著槍尖偏離三寸,擦著龍傲天耳畔劃過。

"參合指配打狗棒法?"龍傲天忽然冷笑,左手五指如撫琴弦般掠過槍身。

七十二路空明拳的柔勁順著精鐵傳導,黑衣人虎口劇震時,右臂衣袖已被劍氣絞成碎片。

月光照亮臂膀上青黑色的刺青,赫然是慕容氏獨有的鬥轉星移陣圖。

黑衣人瞳孔微縮,喉間發出沙啞低吼"你竟識得姑蘇絕學?"鏈子槍突然回旋成圓,漫天雪沫被氣勁卷成漩渦。

這招"亢龍有悔"的變式本該至剛至猛,卻在龍傲天眼中化作慢動作——二十年前慕容博與蕭遠山對掌的畫麵驟然浮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死遁後被迫回溯,宿敵跪著要抱抱 深山逃荒躲戰亂,全家頓頓有肉吃 穿越70年代,我不發瘋誰發瘋! 腹黑帝王為愛折腰寵 回國第一天,在夜店撿到未婚妻 一點風流氣,人間最得意! 我的性彆會刷新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人格係統之萌寶天真 失落文明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