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慶年間,平陽縣城外有個寧靜的小村落,名叫桃源村。村裡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男主人李重生,身形矯健,麵龐黝黑,透著莊稼人的質樸與憨厚。他娶了鄰村的孫氏為妻,孫氏麵容姣好,性格溫婉,婚後二人育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小寶,一家三口的日子雖不富裕,卻也溫馨甜蜜。李重生的老父親常年在外做木工,一年到頭難得回幾次家。
日子如流水般靜靜淌過,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小兩口的生活平淡中偶有爭吵,卻也不失煙火氣。然而,平靜的生活在某天突然被打破。家裡收到消息,李父在外病重,希望兒子能去探望。李重生心急如焚,簡單收拾行囊後,拉著孫氏的手,滿眼擔憂地說“此去路途遙遠,歸期不定,你和小寶在家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等我回來。”孫氏眼中含淚,輕輕點頭,囑咐他一路小心。
誰能料到,這一去,李重生便如斷了線的風箏,幾個月沒有音信。家中的存糧漸漸見底,生活的重擔如巨石般壓在孫氏柔弱的肩頭。在貧窮與饑餓的雙重煎熬下,孫氏決定出去找份活計,掙些錢維持家用。可想到自己外出後,年幼的小寶無人照料,她滿心無奈,隻好抱著孩子前往娘家求助。
遠遠地,孫氏就瞧見母親王氏正站在門口和鄰居牛栓聊天。王氏體態微胖,臉上總是掛著精明的神色。見到女兒抱著外孫走來,她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便繼續和牛栓有說有笑。孫氏走到跟前,將丈夫離家數月未歸、家中生活拮據的情況如實相告,並說明了自己想請母親幫忙照顧小寶的想法。
王氏聽後,撇了撇嘴,說道“你要是回來小住幾天,倒也無妨,可時間長了,難免遭人閒話。”孫氏急忙解釋“母親,您誤會了。我打算出去找份工作,賺些養家錢,隻是想麻煩您照看小寶。”王氏雖麵露難色,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猶豫片刻後還是答應了。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的牛栓開口了,他眯著眼睛,不懷好意地說“打工養家本是男人的事,婦道人家拋頭露麵成何體統?依我看,還不如另嫁他人,一了百了,豈不方便?”王氏和孫氏母女倆聽了這話,雖沒有立刻表態,可也沒有反駁。牛栓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了她們的心底,泛起了層層漣漪。
等牛栓離開後,孫氏忐忑地向母親征求意見,到底是找工作好,還是改嫁更合適。王氏眼珠子一轉,說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的事我管不了。不過我可跟你說,小寶我隻能幫你看幾天,往後的路,你自己拿主意。”
在那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清朝,女子的貞節被視為生命般重要。可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孫氏的心中天平漸漸傾向了生存。就在她猶豫不決時,牛栓再次找上門來,一番花言巧語後,孫氏徹底動了心,央求牛栓給自己找個合適的人家。牛栓心中暗喜,一拍大腿道“還找啥呀,現成的就有!我有個遠房表弟,叫汪景洪,是個做小買賣的,家裡有錢。他前一任妻子去世了,正想再娶,我去給他說說,保準能成!”孫氏低著頭,沉默不語,算是默認了這門親事。
牛栓口中的汪景洪,年近四十,身材矮胖,滿臉油光。他做著布匹生意,賺了些錢財,平日裡就想著再娶個年輕貌美的妻子。聽聞牛栓給他介紹了孫氏,頓時喜出望外,不僅承諾了豐厚的彩禮,還偷偷給牛栓塞了個大紅包。
在清朝,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孫氏雖已是李家人,但李家無人為她做主,隻能由母親王氏出麵。王氏看著汪家送來的金銀財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早把之前的推脫之詞拋到了九霄雲外,忙前忙後地操持起了婚事。
孫氏再嫁後,本以為能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可她萬萬沒想到,一場可怕的災難正悄然降臨。
就在孫氏和汪景洪成婚不久,李重生突然從外地回來了。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卻見房門緊閉,屋內一片冷清。他急忙向街坊鄰居打聽,得知是丈母娘王氏托人把妻兒接走了。李重生以為丈母娘是心疼女兒,接她們去住幾天,心中滿是感激,特意買了些水果,前往丈母娘家接人。
可當他趕到王氏家時,卻沒見到妻兒的身影。王氏神色慌張,矢口否認接走女兒的事,還佯裝不知他們的去向。李重生滿心疑惑,看著丈母娘鎮定自若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拉著王氏,懇請她說出妻兒的下落,王氏卻不耐煩地甩開他的手,說道“那是你妻兒,要找你自己找,彆來煩我!”
李重生的心瞬間涼了半截,他越發覺得事情不對勁,妻兒的失蹤肯定和王氏有關。無奈之下,他隻好失落地離開。回到家後,李重生四處打聽,終於得知了真相原來是丈母娘王氏貪圖錢財,在他外出期間,把孫氏嫁給了汪景洪。
得知真相的李重生怒不可遏,再次來到丈母娘家,逼問王氏妻子的下落。王氏卻死不承認,還惡語相向,指責他沒有本事養家。李重生徹底被激怒了,他一把扯下牆上的繩子,將王氏捆了起來,揚言要送她去官府。王氏被捆後,不但不害怕,反而破口大罵,言語不堪入耳。李重生忍無可忍,抄起旁邊的菜刀,揮向了王氏的脖子。鮮血飛濺,王氏當場斃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案發時正值白天,許多人目睹了李重生的殺人過程。很快,官府接到報案,縣令迅速派人將李重生抓捕歸案。由於案情清晰,李重生也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縣令便將孫氏傳到堂上對證,準備結案後上報刑部。
孫氏深知自己未經丈夫同意改嫁,觸犯了律法。為了擺脫罪責,她編造謊言,稱李重生是拋妻棄子的負心漢。縣令向鄉鄰取證時,眾人也證實李重生確實許久未歸,致使妻兒生活艱難。於是,縣令依照清律,判處李重生斬監候。
案子上報到刑部後,刑部官員仔細審閱卷宗,發現其中疑點重重。其一,王氏和孫氏母女在改嫁一事上態度一致,顯然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孫氏罪責難逃;其二,王氏主導孫氏改嫁,已不承認李重生的女婿身份,李重生殺害她不應被定為殺害妻母,甚至可視為殺害有罪之人,判斬監候量刑過重。
卷宗被退回後,縣令按照刑部指示,重新審訊孫氏和李重生。孫氏得知自己也有罪,嚇得驚慌失措,急忙向縣令求情,並如實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她哭著解釋,自己汙蔑李重生,一是因為他殺了母親,二是害怕再回去過苦日子。
縣令從孫氏的供詞中得到新線索,立刻傳訊中間人牛栓。牛栓一上堂,便嚇得渾身發抖,說話結結巴巴。縣令見狀,嚴厲喝道“本官已掌握全部線索,你若如實招來,尚可從輕發落;若敢隱瞞,大刑伺候!”牛栓嚇得“撲通”一聲跪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來,他表麵是老實的莊稼漢,實則與他人合夥販賣婦女,汪景洪並非他的表弟,而是他的客戶。他收了定金,為了給汪景洪找妻子,才挑唆孫氏改嫁。
真相大白後,縣令重新定罪李重生擅殺罪人,杖一百,流三千裡;孫氏犯奸罪,流一千裡;牛栓犯挑唆罪,罰銀五十兩,若無力繳納,則做工折抵。
這場因貪婪、懦弱與自私引發的悲劇落下帷幕,留給人們的是無儘的唏噓與反思。在命運的洪流中,每個人的選擇都如同蝴蝶振翅,引發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讓人感歎世事無常,人心難測。
喜歡古代奇事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奇事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