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陰司傳奇_古代奇事錄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古代奇事錄 > 第116章 陰司傳奇

第116章 陰司傳奇(1 / 1)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華夏大地流傳著各種神秘的傳說,其中關於陰曹地府和閻王爺的故事,更是讓無數人敬畏又好奇。中國古代原本並沒有關於閻王的觀念,那時人們對死後世界的認知,更多地與本土宗教道教所信仰的東嶽大帝相關。泰山,被視為連接人間與冥界的神秘之地,東嶽大帝這位民間崇拜的泰山神,掌管著人的生死,是冥界的主宰。在《封神榜》的傳說裡,騎奶牛的神勇大將軍武成王黃飛虎,死後被封為東嶽大帝,肩負起守護冥界、決斷生死的重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遙遠的古代印度傳來了佛教的聲音。佛教的思想如同漣漪,在華夏大地上逐漸擴散開來。其中,關於閻王作為地獄主神的信仰,也開始在中國流行。“閻王”這個詞,是從梵語中音譯過來的,它的原名叫閻魔羅闍,本意是“捆綁”,專門用來捆綁那些有罪的人,所以閻王也被譯作“閻羅(王)”“閻魔(王)”“琰魔”等。

在古代印度神話中,閻王是管理陰間的神,印度現存最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中,就已經有了關於閻王的傳說。那時,閻王的形象在古印度有著眾多不同版本的傳說,其觀念的形成或許比這詩集還要更早,來源也不止一處。而當佛教創立後,便沿用了閻王的觀念,認定閻王是管理地獄的神。這一信仰傳入中國後,與本土的道教信仰係統相互碰撞、融合,逐漸演變出了具有漢化色彩的閻王觀念——十殿閻羅。

在人們的想象中,陰曹地府有著嚴密而複雜的神職人員分布。地位最高的是天齊仁聖大帝,他掌管著大地萬物生靈,擁有著無上的威嚴,而北陰酆都大帝,同樣在冥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他們之下,是五方鬼帝。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理著“桃止山”的鬼門關,那是陰曹地府的入口,所有鬼魂都要從此處經過;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守護著“嶓塚山”;北方鬼帝張衡、楊雲,管理著羅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坐鎮羅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理“抱犢山”。這些鬼帝們,各自守護著一方,維持著冥界的秩序。

再往下,便是羅酆六天,這裡的每一座天宮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和職責。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這些天宮的名字聽起來神秘而又威嚴,它們共同構成了陰曹地府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當屬十殿閻羅。閻羅王被認為是地獄的主宰,掌管著地獄輪回。大約在南北朝期間,閻王的信仰從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與本土道教信仰的融合,逐漸形成了十殿閻王的說法。在中國佛教中,十殿閻羅之說源於唐代,相傳天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率地獄和五嶽衛兵。地獄被分為十殿,每殿都有其主和名號,他們統稱十殿閻王。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他的誕辰是二月初一日(一說為二月初二日)。秦廣王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他的鬼判殿位於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黃泉黑路。但凡善人壽終之日,便有接引使者前來,引導他們往生。而那些功過兩平的男婦,則會被送交第十殿發放,重新投生人世,或許男轉為女,或許女轉為男,一切都依業緣分彆受報。至於那些惡少,會被押入殿右的高台,這高台名為孽鏡台。孽鏡台高一丈,鏡大十圍,向東懸掛,上麵橫刻著七個大字孽鏡台前無好人。當那些惡魂被押到此處,自會看到自己在世時內心的險惡,以及死後奔赴地獄的危險。此時他們才會明白,萬兩黃金帶不來,一生惟有孽隨身。照過孽鏡之後,便會被批解到第二殿,接受刑罰,在地獄中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曆,三月初一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的活大地獄。這座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其中還設有十六小地獄,每一個小地獄都有著殘酷的刑罰,如黑雲沙小地獄、糞尿泥小地獄、五叉小地獄等,每一種刑罰都讓人膽戰心驚。

第三殿宋帝王餘(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誕辰。陽世之人,若不思君德最大、民命為重,居官位享俸祿卻不堅守臣節、不顧民命,士庶見利忘義,夫妻之間不義不順,受恩卻不報答,奴仆負家主,書役兵隸負本官管長,夥伴負財東業主,或者犯罪越獄、軍流逃遁,因管押求人具保卻負累官差親屬等事,且長久不懺悔,即便做過善事,也會被發入各重地獄受苦。若是犯了講究風水、阻止殯葬、造墳掘見棺卻不罷墾換穴、有損骨殖、倫漏錢糧、遺失宗親墳塚、誘人犯法、教唆興訟、寫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據、捏造契議書劄、收回錢債券據卻不注不掣套描花押圖記、添改帳目、遺害後人等事件,會根據事犯輕重,被大力鬼役帶入大獄,再發往相應的小獄受苦,受滿刑罰後轉解第四殿,加刑收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正東沃石下的合大地獄,此地獄同樣廣五百由旬,也設有十六小地獄,像池小地獄、蝥鏈竹簽小地獄、沸湯澆手小地獄等,每一個小地獄都充滿了痛苦與折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原本他位居第一殿,卻因憐憫屈死之人,屢屢放他們還陽伸雪,故而被降調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沃石下的叫喚大地獄,並兼管十六誅心小地獄。但凡一切鬼犯,被發至本殿者,都已經在諸獄受罪多年。即便有在前四殿查核無甚大過的,每各按期七日,解到本殿;若查毫不作惡,屍至五七日,未有不腐者。鬼犯們常常會說在世尚有未了善願,諸如修蓋寺院橋梁街路、開河淘井、集勸善書章未成、放生之數未滿、父母尊親生養死葬之事未備、受恩而未報答等等,哀求準放還陽,並發誓必做好人。然而,閻羅王包拯會說“汝等,昔時作惡昭彰,神鬼知你。今船到江心補漏遲,可見陰司無怨鬼,陽間少怨人。真修德行之人,世間難得。今來本殿鬼犯,照過孽鏡,悉係惡類,毋許多言,牛頭馬麵,押赴高台一望可也。”這高台便是望鄉台,麵如弓背,朝東西南三向,灣直八十一裡,後如弓弦,坐北劍樹為城,台高四十九丈,刀山為坡,砌就六十三級。善良之人不會登上此台,功過兩平者已發往生。隻有惡鬼,才能望鄉甚近,他們能看見能聽見陽間老少的語言動靜。看到陽間的人遺囑不遵,教令不行,凡事變換,逐件改過,苦掙財物卻搬運無存,男思再娶,婦想重婚,田產抽匿,分派難勻,向來帳目清揭複濁,死欠活的難少分文,活欠死的奈失據證,彼此胡賴,搪塞不遜,一概舛錯,儘推死人。三黨親戚,懷怨評論,兒女存私,朋友失信。即便有幾個想念前情,撫棺一哭,也不過是冷笑兩聲,更有惡報,男受官刑,婦生怪病,子被人嬲,女被人淫,業皆消散,房屋火焚,大小家事,倏忽罄儘。作惡相報,非獨陰魂。鬼犯們聞見之後,便會被押入叫喚大地獄內,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地獄受苦。小地獄內,各埋木樁,銅蛇為鏈,鐵犬作墩,捆壓手腳,用一小刀,開膛破腹,鉤出其心,細細割下,心使蛇食,腸給狗吞。受苦滿日,止痛完膚,另發彆殿。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正北沃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廣大五百由旬,四圍另設十六小地獄,如常跪鐵砂小地獄、屎泥浸身小地獄、磨摧流血小地獄等,每一個小地獄都讓人毛骨悚然。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的熱惱大地獄,周圍廣五百由旬,並另設十六小地獄,像恤自吞小地獄、冽胸小地獄、笛腿火逼坑小地獄等,刑罰之殘酷,令人膽寒。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此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如車崩小地獄、悶鍋小地獄、碎剮小地獄等,每一種刑罰都是對罪惡的嚴懲。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他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的阿鼻大地獄,圜疊繞廣八百由旬,密設鐵網之內,另設十六小地獄,敲骨灼身小地獄、抽筋擂骨小地獄、鴉食心肝小地獄等,在這裡,罪惡的靈魂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他的殿居幽冥沃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設有金銀玉石木板奈何等橋六座,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彆核定,發往四大部洲何處,該為男女壽夭富貴貧賤之家投生者。他會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彙知第一殿,注冊送呈酆都。陰律規定,凡胎卵濕化,無足兩足四足多足等類,死後都要經過輪推磨轉。或年季生死,或朝生暮死,翻覆變換,為不定殺,為必定殺之類,概令轉劫所內,查較過犯,分發各方受報,歲終彙解酆都。

在中國民間,閻羅王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們認為,閻羅王是天帝的下屬神,管理著陰曹地府,司職人之生死禍福,役使鬼卒,追攝罪人。在民間的傳說中,人死後,靈魂都要前往陰曹地府報到,接受閻羅王的審判。閻羅王有一本神秘的生死簿,上麵詳細記錄著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當某人陽壽已儘的時候,閻羅王就會派遣下屬無常鬼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陰曹地府。有一句俗語說“閭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從這句話中,便能感受到閻羅王的威風和決斷力。閻羅王的判決,取決於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惡。生前積德行善立功的人,閻羅王會讓他成為神仙,或者給他一個好的來世;生前行凶作惡的人,閻羅王會讓他下地獄,接受各種懲罰,或給他安排一個不好的來世。這體現了因果報應、抑惡揚善等民間信仰在閻羅王觀念上的深刻烙印。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閻羅王作為統率成千上萬青麵獠牙、猙獰凶惡的鬼怪的鬼界首領,卻不令人極端恐懼,也不令人生厭,反而覺得閻羅王比較親善,就像一個雍容高貴的人間帝王。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閻羅王的故事,比如唐人張讀《宣室誌》中就記載了上帝令司命冊立閻羅王,以五嶽將衛拱天帝使者的故事。從唐代開始,民間興起了地獄十王之說,稱地獄分為十殿,每殿各有一王主之,十王分居地獄十殿。有人說閻羅王是十王總管,也有人說閻羅王因同情屈死鬼,屢屢放還現世報怨,遂被貶為第五殿之王,後來實在難以分辨清楚,因閻羅王名氣最大,人們乾脆統稱之為“十殿閻羅”。儘管如此,民間信仰最廣泛的還是主持陰司正義的地獄主宰閻羅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曾經有一個叫李福的人,一生作惡多端。他欺男霸女,搶奪他人財物,無惡不作。當他死後,魂魄被無常鬼押解到了陰曹地府。在經過鬼門關後,他來到了秦廣王的鬼判殿。秦廣王看著他,眼中滿是威嚴,命人將他押到孽鏡台前。李福看到鏡子中自己生前的種種惡行,嚇得癱倒在地。隨後,他被批解到第二殿,在楚江王的活大地獄裡,他受儘了各種刑罰的折磨。然而,他的罪孽深重,又被轉解到其他各殿,每到一處,都要遭受難以想象的痛苦。

與之相反,有一個叫王善的人,一生積德行善。他樂善好施,幫助鄰裡,修建橋梁,救濟窮人。當他壽終正寢後,接引使者將他帶到了陰曹地府。秦廣王查看生死簿後,麵露微笑,稱讚他的善行。隨後,他被送往第十殿,轉輪王根據他的善業,為他安排了一個富貴的來世,讓他投生到一個善良的大戶人家,享受榮華富貴。

這些故事在民間口口相傳,成為了人們敬畏鬼神、勸人向善的生動教材。人們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要秉持善良的本心,做一個好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閻羅王的信仰與中國本土文化不斷融合,產生了許多有趣的變化。在繪畫和雕塑作品中,閻羅王的形象逐漸變得更加漢化。他不再是古印度神話中那種陌生的模樣,而是身著華麗的官服,頭戴冕旒,手持生死簿,端坐在威嚴的寶座上,就像一位古代的帝王。在文學作品中,閻羅王的故事也被不斷演繹。有的小說中,將閻羅王描繪成一個公正無私的審判者,他明察秋毫,能夠看透人心的善惡,對每一個鬼魂都做出公正的判決。有的故事裡,閻羅王也會麵臨各種挑戰和困境,比如與邪惡的妖怪鬥爭,或者解決陰曹地府內部的紛爭。這些故事不僅豐富了閻羅王的形象,也反映了人們對正義、公平的追求。

在民間的祭祀活動中,人們也會向閻羅王祈福。他們希望閻羅王能夠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免受災禍。每逢節日,人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擺放在供桌上,向閻羅王表達敬意和祈求。而在道教和佛教的發展過程中,閻羅王的地位和職責也不斷被重新詮釋。道教將閻羅王納入自己的神仙體係,賦予他更多的道教色彩;佛教則強調閻羅王在因果輪回中的作用,認為他是執行因果報應的重要角色。這種文化的融合,使得閻羅王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了中國民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歡古代奇事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奇事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運氣逆天,死亡遊戲裡我瘋狂發癲 一人之下:吃貨無敵鯰魚王 新魔獸 艦長你的船又爆了 盜墓:平遺憾竟被所有人嬌寵了 全民種田,從國家複興到仙武家族 我家撿了個最強小姑姑 開局穿成孫悟空,母猴勇敢往前衝 雜貨店助修仙,還能氣死人 權鬥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