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伯言趕忙叫上李大山一起回去。
路上他聽見九月說還有可以種地瓜,李大山一下子咧嘴笑起來,“還是九月考慮得周全,隻是我們都沒種過地瓜不知道怎麼種呀!”
司九月不以為意的笑著說道
“這種地瓜也有訣竅。我師傅告訴我幾句話,咱們隻要照著做就成!”
“啥話啊?”
李大山覺得很是驚奇,怎麼老神仙連種地瓜的法子都知道?
司九月嘴角上揚道
“地瓜沒有巧,隻要插秧早,寧讓秧等地,不叫地等秧,地瓜喜歡肥,有肥瓜安家,苗期肥後期料,反複施肥瓜白瞎,一棵地瓜一把灰。
地瓜就結一大堆。
喜歡淺栽怕深埋,喜歡溫暖怕寒冷,喜歡沙土怕土粘,耐得住乾旱,擋不住澇天!”
李大山一邊聽著一邊把口訣暗自記在心底。
“我懂了!九月啊,今天咱們收拾了水田明天就去燒灰,燒完了你帶著咱們種地瓜!”
“好,我先帶您和我爹回去看看地瓜苗。”
“行嘞!”
司伯言跟在身後,心裡想著哪天給老神仙立一個長生牌位好好供奉著,他可是救了他司家全家,又經常教導女兒。
這是天大的恩德!
回到木院。
一陣郎朗的讀書聲傳了過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小些的娃們搖頭晃腦地坐在木院草地上。
陳慶之拖著受傷的身子半靠在躺椅上一點點的開始教學。
娃們學得很認真。
司伯言和李大山滿意地摸了摸下巴的胡須,娃們能一邊學知識,一邊下地種田,以後怎麼著也比他們的父輩強上許多。
司九月看著陳慶之和江臨用破布和木炭寫出來的字頓時覺得自己沒有考慮周全。
應該想個辦法弄個黑板。
但是又怕太超前。
這估計還是得找墨淵想個法子才行。
走過前院後司九月帶著爹和表叔來到後院的菜地。地瓜秧李大山看著大約一分地的地瓜苗興奮地差點跳起來。
“好啊,好啊,真好啊,我們又有地瓜,又有麥子和穀子,冬天再也不怕挨餓了。”
“表叔,這地瓜可是好東西,地瓜苗長大了的嫩芽也可以炒著吃,等地瓜苗長大了地瓜根也可以吃,地瓜藤還可以拿來喂牛。”
“這樣說地瓜可真全身都是寶啊。”
他好奇地走過去蹲下來看著眼前陌生的地瓜苗。
心中的激動難以言喻。
司九月沒有選大吳已經有的地瓜品種,而是選的從菜市場買的地瓜種子種出來的秧苗,因為大吳的地瓜品種很老的白地瓜。
白地瓜中的筋和地瓜根須很多,吃起來也沒什麼甜味,如果脾胃不好的吃了容易軋胃,也不好消化。白瓤乾麵老品種地瓜她特地選了糖稀甜度高的煙薯。
因為煙薯是最近幾年,經過我國科學家改良之後,研發的新品種,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糖分高,口感稀甜,蒸熟之後看上去直流油。
因此現在擺攤的烤紅薯基本都是煙薯。
地瓜果肉是金黃色的,可以生吃,吃起來脆甜脆甜的,也可以烤著吃,烤了過後的煙薯更甜,口感差不多像蜂蜜一樣甜軟。煙薯而且產量也高。
一畝地差不多能種出兩千斤甚至上萬斤的產量。
他們現在又有了十畝地的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