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斷電話後,李雲龍沉了一口氣,也感覺自己草率了。
想建重裝合成團的想法,有點屬於頭腦一時發熱的意味。
會開坦克倒是不難,一個人培訓個兩三天就能湊合著開起來,隻有一個熟練度的區彆。
這種坦克自動化程度很高,充分站到了駕駛員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且開起來也很輕鬆,比開大貨車輕鬆多了。
並不存在沒個幾十斤的力量,連刹車都踩不下去的情況。
新解鎖的坦克,駕駛位就是向著簡單化設計的。沒有用操縱杆,而是用的方向盤。步戰車也是如此設計的。
這樣,大貨車駕駛員,到車裡看看,基本上就會開了。
開這種坦克就和開汽車差不多。
隻有在進行極限運動時,比如行進間突然來個原地掉頭,操作上稍複雜一些。
大多數人,每天都有坦克開的前提下,開上幾個月,駕駛技術就絕對可以算得上老手了。
以開汽車為例,假如一個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車,除了吃飯、睡覺,都在開車。
那麼一天至少能開六百公裡左右。一個月下來接近兩萬公裡。
開過兩萬公裡路的司機,雖然也算不上老司機,但至少不能算作新手。
而在後世學車的學員當中,一個月時間,轉向燈和雨刷開關分不清的大有人在!
這並不是說後世學車比現在學車更難,而是投入的總時間的區彆。
後世學車一個月,真正在車上駕駛的時間,有的連一個小時都不到。
我們再回到坦克駕駛方麵。
對坦克的使用來說,“駕駛”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觀測設備、雷達、火控係統、導彈、敵我識彆係統、導航係統等等,現在都沒幾個人會用。
而這種坦克先進到了乘員隻有兩名的程度,上述這些工作都是除駕駛員外另一個人完成的。
沒有人可分擔工作。
如果兩名戰士當中有一人犧牲了,或者失去了戰鬥力。如果外麵的步兵沒人能夠補充的話,基本隻能將坦克停在一個地方,駕駛員當武器手,將坦克變成固定堡壘。
而且維護保養怎麼辦?越是高精尖的東西,維護保養就越複雜,費用也就越高。
雖然這型坦克在維護保養方麵進行了優化。
一些部件進行了模塊化設計,出故障後可以整體更換。便於維修。
但再怎麼優化,那也是坦克而不是農民家裡的馬車!
仍然有一些維護保養工作頗具技術含量。
在維護保養費用方麵,也很可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比如後世俄曼瑞克的b2隱身轟炸機,每架飛機每年維護就得花8億俄曼瑞克元。
還有,我軍缺乏折磨你古董裡按那樣的裝甲戰指揮人才。
步坦協同怎麼協同法?和遠程炮兵、防空兵如何配合等等,都是難題。
重裝合成團,關鍵點就在於多兵種協同作戰。
高科技武器,沒人會用,等於廢鐵啊!
甚至有可能還不如廢鐵。廢鐵不會傷到自己人,而且還能賣了換錢。而高科技武器,用不好了會傷到自己人。
假如行軍途中,後麵的坦克發現一個裝甲目標,連忙用反坦克導彈想將其炸毀,結果導彈拐了個彎,給自己的坦克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