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來人,約莫五十歲上下,中等偏上的身高,目測一米七八上下,大腦袋,長方臉,黑麵龐,濃眉毛,大眼睛。連鬢胡須如同鋼針一般,根根直立。
身穿長袍,頭戴一頂舊氈帽,手拿折扇,腳蹬千層底布鞋。
腳步均勻有力,步幅較大,神氣莊嚴,威風凜凜。
從神情看,不像圍棋大師,倒像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大將軍。
這裡說明一下李雲龍此時年齡也就三十一二歲的樣子,因為留了胡須,再加上化妝師的刻意“做舊”,顯得像是五十歲上下的樣子。
如此才更符合隱居多年這一設定。
虯髯客來到蒲團前,掀起長袍,盤膝而坐。
虯髯客落座後,雙方互相鞠躬致禮,分彆將棋笥置於身側,雙方再次互相鞠躬致禮,對局方正式開始。
每次雙方鞠躬,室內的所有人員都陪著鞠躬。這就是由櫻花傳來的,繁瑣的禮儀。
此時,工作人員為雙方獻上了長治茶,還每人發了一罐可樂。
李雲龍看到可樂,故意露出疑惑的表情。
他當然知道可樂這東西,在行軍途中,李雲龍經常用可樂代替水來解渴。
戰時不能喝酒,他就拿這東西當酒來喝了。
但是虯髯客長年隱居,不應該知道這東西。
水大夫見狀,不動聲色地打開一罐可樂,喝了一口。演示給李雲龍看。
李雲龍也學著樣子打開可樂,輕抿了一小口,皺了皺眉,將可樂放在床頭櫃上,又端起長治茶,慢慢品了起來。
初次喝可樂的人,很多喝不習慣,感覺帶有中藥味。
水大夫見虯髯客喝不慣,自己那罐也就不再碰了。
李雲龍此時暗道可惜,這麼好喝的可樂,還得裝作喝不習慣的樣子。這兩罐清涼可口的飲料,多半要扔掉了。
事實上李雲龍想多了。對局結束後,工作人員把兩人喝剩下的可樂都給喝掉了,不嫌棄他們。
因為這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歸於享受的範圍,解放區生產的可樂大多用於賣出去賺錢。平常人不怎麼喝得到,在本地賣得也比較貴。
作為下手方,水大夫執黑先行。
如果是比賽當中的對局,雙方會先“猜先”。
其過程是上手方抓一把白子,下手方如果覺得是單數,就在棋盤上放一顆黑子;如果覺得是雙數,就在棋盤上放兩顆黑子。
然後再查點那一把白子是單數還是雙數。猜對了拿黑棋。
因為本次對局李雲龍是上手方,自然拿白棋。就省去了猜先這一步。
李雲龍展開折綢布做的折扇,隻見上書南梁武帝蕭衍《圍棋賦》當中的兩句圍奩象天,方局法地。
雙方並未交談,直接開始對局。
圍棋又名“手談”,意思是雙方是用“手”來交談的,並不用嘴交談,不需要說話。
對局過程中,雙方都要默不作聲,所有的交流都在棋上。
“手談”這個彆稱不僅體現了圍棋的棋藝特點,也暗含了棋手之間的精神層麵的交流,這種交流超越了言語,是一種更為深層次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