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就登基!
第1005章?姚啟聖
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吳淑、何佑等占據郭塘歐溪頭,準備毀斷江東橋以攻取長泰。
姚啟聖偕賚塔、楊捷及巡撫吳興祚協力追殲,大敗鄭錦軍隊,先後招降官吏400餘名、士兵14000餘人。
五月,劉國軒、吳淑等率萬餘人謀奪江東橋、榴山寨,姚啟聖同賚塔、石調聲擊敗之,至太平橋、潮溝,殺敵千餘。
康熙十九年二月,姚啟聖與賚塔、楊捷、石調聲督兵攻複海澄縣,提督萬正色攻克海壇,姚啟聖同賚塔及總兵趙得壽、黃大來等分兵七路合擊,破敵19寨。
另派遣軍隊渡海,攻下金門、廈門,招降偽將軍朱天貴、楊彪等。敘恢複長泰等縣功,進封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正當姚啟聖迎來人生巔峰之時,他的一些作為也引起了朝臣的不滿。
時任左都禦史的徐元文上疏彈劾姚啟聖,說他“穢績彰聞,孑身戎行,遂冒軍功,以虛詞為實事,以乾沒為己貲”。
徐元文這是在彈劾姚啟聖虛功冒賞,侵吞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然後拿出來做拚軍功的資本。
因為姚啟聖發跡之前,隻不過是一個屢屢逃亡、曾被革職的低級罪官,哪有錢用來招募兵勇,還養著一個龐大的護衛(史料稱姚啟聖當布政使時,親兵護衛多達三千多人)。
此外,徐元文還指控姚啟聖私生活糜爛,拆毀民居建築,傭人上千人,數不清的舞女歌郎。
他年近花甲,還強娶長泰縣鄉紳戴璣的孫女為妾。最後徐元文給了總結性的建議
委以封疆,甚非八閩蒼生之福,乞部確察嚴議,以為人臣詭譎行私者戒。
徐元文的這些指控並非是空穴來風,姚啟聖自身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其品行也有待商榷。
但在能力方麵又很突出,加上這一時期,正是康熙收複台灣的關鍵時刻。
因此他給了姚啟聖申辯的機會,並授予世襲騎都尉,加一雲騎尉的世職。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攻克台灣,姚啟聖還兵福州。
在收複台灣的過程中,姚啟聖的功勞是不容置疑的,甚至比施琅還要大。
姚啟聖即將收複台灣之時,康熙卻派了施琅前去主攻。
這相當於變相地架空。攻下台灣後,功勞全被施琅搶走,前期的鋪墊也十分重要。
但朝廷和曆史對此不管不問,將功勞全部歸於施琅。
而施琅卻是姚啟勝親手舉薦的,心裡的各種滋味,恐怕隻有姚啟聖最清楚。
返回福州後,姚啟聖悶悶不樂,不久舊疾複發,病逝福州,享年六十歲。
這實際上也是康熙作為統治者與姚啟聖作為臣子之間的“爭鬥“。
康熙勢必要挫一挫姚啟勝的傲氣,才會毫無征兆地空降一位將領,搶了原本應屬於姚啟聖的功勞。
然而精明如姚啟聖,他也看透了這一點,自己的一生不過都是皇帝手中的棋子。
縱然心懷大清、心懷天下,也逃不過任人擺布的結局。
這場與皇帝的較量中,自己終究還是敗了。可試問,古往今來,又有誰?真正迎來了勝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