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詩!”
柳如玉忍不住出聲讚歎,他繼續閱讀。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柳如玉看到最後一句,心神大震。
他本身就是秀才,很清楚這首詩相當不錯,絕對不比今天江寒那首《塞下曲》差。
最少也是聞州境的作品!
柳如玉臉色變幻不定,突然他想到什麼,將小冊藏入懷裡,悄悄離開營帳,來到王元的營帳,找到了王元。
“王少爺,我知道江寒的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
“江寒那些詩根本不是他作的,而是他四處搜羅而來的,這個紈絝根本不會作詩!”
“什麼?真的假的?不對,他若是四處搜羅而來,作詩時怎會出現異象?儒道異象需得到眾聖認同才會出現。”
“這是他喝得大醉親口所說!我怎會騙你?隻怕這些詩詞都記載於古籍之上,尚且無人得知吧?王少,這是我在江寒身上找到的東西,你看看。”
“這是什麼?詩集?”
“你翻到第七頁看看。”
王元依言而行,然後就看到了那首《雁門太守行》。
僅是看到一半,王元就滿臉愕然,這江寒從未上過戰場,為何能將戰場的景象形容得如此貼切?這必定是他從彆處尋來的!
繼續往下看,王元就更加震驚,此詩寫得極好,但他卻從未聽聞過。
他可是太子伴讀,可以說是飽學詩書之輩,連他也沒見過這首詩,這江寒到底從哪得來的?
他看到最後一句: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心神猛的一震,呼吸一滯,怔怔的看著這首詩。
這最後兩句充滿了忠君報國的思想,若陛下看到,必將龍顏大悅!
“這江寒到底從哪裡找來這些詩?”王元道。
“王少,你彆管他是從哪找來的,如今他還沒將這首詩獻出來,那就是無主之詩,隻是你先把這首詩獻給陛下,那這首詩就是你的!”柳如玉低聲道。
“陛下若聽到此詩,龍顏大悅之下,定會恢複你太子伴讀的身份。”
“你這是讓我作偽?若是被查出來,我一輩子也無法修行儒道了!”
“王公子,隻要你比江寒先念出這首詩,那這首詩就是你的了!誰會知道你作偽?何況他江寒不也作偽?”
王元深吸一口氣,眼中的火光越燒越亮,沉聲道:“好!明日我就將這首詩獻給陛下!柳如玉,你為我辦成這件事,我必不會虧待於你!”
柳如玉大喜,急忙大拍馬屁:“這首詩隻是開始,王少爺得了這本小冊,將來必定能成為大儒,官至一品!”
“哈哈!”王元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