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在第一烽燧停留了三天。
為守烽的王祥將軍講了三天的法,讓王祥明白了何為佛法的四諦法。
四諦是苦、集、滅、道四種。
諦是真實無虛假的道理,即真理,是聲聞。
四諦法包含兩種因果,一是世間因果,即苦、集二諦。苦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
二是出世因果,即滅、道二諦。滅諦是出世間果,道諦是出世間因。
若明白四諦之理,可知苦而斷集,慕滅而修道,而得滅諦涅槃的樂果。
苦諦有三苦、八苦。
三苦是指苦苦、壞苦、行苦。
八苦是指生、老、病、死苦,愛彆離苦、冤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世人的種種諸苦,皆由自己的起惑造業之果。
集諦,是苦的因,是世間的一切煩惱而造作種種業,隨業感報,從而生種種苦。
滅諦,是出世的樂果。滅是寂滅,就是聲聞……滅諦就是滅除煩惱和生死負累,超出三界,從而解脫了六道輪回生死。
道諦,是出世間的樂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要解脫種種苦的方法就是修道,斷除、滅掉集這個苦因……
站在高高的烽燧之上,三藏眼裡有勃勃的生機,也有無儘的荒涼。
靜靜地說道:“於將軍看來,此地是囚禁了你七年的牢籠,於我來說卻是天堂。”
“當我在荒漠裡行走,喝光了最後一滴水,看見了死亡的之的時候,將軍所在的地方,便是我夢裡的天堂。”
王祥歎了一口氣,苦笑道:“我這算是苦中作樂,白天盼著黑夜,夜裡一夢不想醒來。”
“聽了和尚這些天的講法,讓我心情稍抒些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既然暫時離開無望,於王祥來說,便隻能將他鄉當作故鄉,繼續活在這裡了。
三藏搖搖頭,看著他說道:“聽聞邊關戰事將起,將軍守在此處,倒像是世外桃源,不用去征戰沙場了……”
王祥聞言一凜,頓時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大唐將起戰事,他們早就收到了涼州發來的戰報,看來自己守在此處,倒是如和尚所說,同一處自在的地方了。
三藏喃喃念道:“心安處便是身安處,他鄉也可作故鄉。”
……
“心安處便是身安處,他鄉也可作故鄉?”
李修元收回望向烽燧上的神識,伸手將手裡的水壺遞給一旁的小和尚。
苦笑道:“我卻是身安處便是心安處,直將他鄉作故鄉……我跟三藏你可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思啊。”
他不敢給小和尚喝多,一天隻喝兩口用靈桃泡的水。
終於,在第二天,小和尚不再發燒了。
眼下是第三天,按李修元的預計,今夜小和尚便有機會破境到金丹之境。
這也是他為小和尚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了,以後,就要靠他自己的修行了。
不再發燒,小和尚的精神也好了許多,一天裡也能跟李修元聊聊天,說上一會話了。
一路吃苦,這三天在他看來是最開心、幸福的時光。
因為有足夠的水,這種苦難是他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怕是寺裡的師傅也不曾感受過這種痛苦。
三藏在跟王祥講法,做最後的告彆。
王祥看著指著前方說:“和尚你不要往第二烽燧了,不是每一個將軍都能放你過去,你往西麵的方向繞過去。”
“繞道八百裡莫賀延磧沙漠,隻要你能找到那處野馬泉,你就能穿過那片死亡沙漠,走出去……”
三藏點了點頭,伸手指向前方:“我既然已經來了,便沒有再返回的道理。”
……
這一夜,荒漠上升起了一道佛光,彙聚著滿天的星光。
在李修元的麵前閃閃發光。
離開了皇城,離開了師傅的小和尚終於在一場大病之後,在李修元的幫助之下,突破到了夢想中的金丹之境。
剛剛大病一場,接著又破境的小和尚終於不堪重負,一頭倒在睡袋裡做夢去了。
再次,留下李修元獨自看著兩匹馬兒發呆。
望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李修元歎了一口氣。
倒了一杯靈酒,舉杯邀明月,嘴裡呢喃道:“秦時明月漢時關,眼見大唐的軍隊就要越過關山了……”
連他都沒想到,劉邦當年受的屈辱,將會由大唐的太宗皇帝替他討回來。
想想,忍不住罵了一句:“我說張良,你可真是一個白癡啊。”
三杯兩盞靈酒,將漫漫長夜看儘。
趁著天未亮,李修元來回走了兩趟,讓馬兒喝夠了水,又將所有的容器裝滿了水。
辰時過半,三藏牽著馬兒緩緩出了第一烽燧,往大漠裡而去。
李修元跟小和尚牽著兩匹馬兒,繞了一大圈,遠遠地跟在後麵,等著到了前方跟三藏會合。
一夜之間,小和尚發生了蛻變,修為增長了不止一倍,終於能麵對荒野中的狼群,和路上的土匪了。
感受著身上的變化,小和尚問道:“哥哥,我這身體是怎麼回事?”
李修元微微一笑,說道:“你這是一夜破境,已經是金丹二重修為的大修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