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華為傳回消息,說是任老總下午就回來了。
周不器和石婧琳就抓緊時間,上午去了校內網在這裡的分公司,主要就是負責跟各大化妝品代理商和廠家聯係。
負責人是趙盈,以前是《南方都市報》的時尚主編。
從頭到尾,總部那邊都沒派人來過,都是她一手操辦。她是媒體人,關係廣,又在這裡工作了這麼多年,比較熟悉。
不過,這仍然是不符合規矩的。
周不器之所以能批準,主要就是石婧琳的建議。她向趙盈叫趙姐,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姐妹。這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再加上後來化妝品團購做的那麼出色,也就沒人提了。
談了一上午,正經事也沒說什麼。
就是倆姐妹敘舊誼了。
到了最後,趙盈才說了點正事。
“現在的發貨方式,太浪費成本了。”
“怎麼呢?”
“國內大部分的化妝品廠商都在粵東省,國外品牌的代理商基本也都在這邊。拿到貨後,要發貨到首都,然後再由首都那邊物流配送,路線等於重複了大半個中國。”
石婧琳點了點頭。
這是肯定的。
化妝品在粵東這邊裝上大車,發到首都那邊的京東倉庫。然後再跟校內網的數據對接,跟申通聯係,快遞發送。
說不定有的訂單就是來自粵東省那邊的大學呢,還得把貨運回去。
之所以這麼操作,是因為穩定性更高,更不容易出錯。
這就跟單機結構的數據庫和分布式的數據庫一樣。
orace這種單機結構,就是1個程序在1台機器上跑完100的進程,會很穩定;如果是分布式結構,假設1個程序在4台機器上跑,每台機器完成25,效率提升了,速度提高了。可多機協同的技術難度很大,出差錯的風險大大增加。
未來,一定是屬於分布式的。
研發更高的技術,把多機協同做到最好,並通過技術手段和智能手段,把風險度降到最低……
周不器笑著說:“你放心,京東正在做,年初的董事會上就表態了,要在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建成兩大三小五個物流中心,我估計明年就有部分可以投入使用了。”
趙盈問:“有什麼效果嗎?”
石婧琳搶著說:“以後就可以不用把貨物都送到首都這邊了,直接分發到五個倉儲中心。華東的大學,就都從華東那邊走貨,西南的大學,就都從西南那邊發貨。就節省效率了。”
周不器笑道:“對,相當於分布式。”
趙盈有些驚訝,“分割成這麼多塊,能做到嗎?我還以為……我最開始的想法,是直接在粵東這邊向全國發貨就好了。不是說郵政局和郵政公司要分家了嗎?國內快遞業的春天就來了,把業務交給順豐做,也沒問題。”
直接在粵東發貨,就不用千裡迢迢的把貨都運到首都,費二遍事了。把首都那邊的模式搬過來,跟順豐合作,一樣能做好。
周不器當然不能同意,“申通跟校內網合作了這麼久,哪能說拋棄就拋棄?以京東的能力,短時間內也未必能處理好太多的分割。回頭我跟他商量一下,可以在首都、魔都和鵬城先啟動。首都和魔都繼續和申通合作,南方這邊你跟順豐關係好,可以找他們。”
趙盈一喜,隨即還是遲疑,“分散運作,就怕出差錯。一旦數據混亂,華北、華東和華南沒協調好,就會出現漏單、錯單,甚至重複發貨。”
石婧琳輕輕點頭,“有些邊界地帶,還真不好判斷。從華北發可行,從華東發也可行,這就需要特彆縝密的數據處理和分發。一旦出錯,就是大問題。而且,假如華北這邊貨不夠了,就需要從華東補發,信息對接的過程中,也得特彆小心。”
周不器道:“要搭建起完善的協同網絡,的確不容易,也不知道京東那邊能不能做到,估計得人工核對。這事先不急,按老模式先做著,彆輕易改。我跟京東那邊回頭商量一下。”
京東物流肯定是沒問題的。
做成之後,效率之高世界第一,亞馬遜物流都隻能排第二。
傳統的快遞模式,是集中在某一個單元,向全國發貨,這過程中一定會有太多的重複路線。
京東物流、亞馬遜物流則走的是分布式協同思維,同時發動多個單元去做一件事。即通過智能計算,預判用戶的采購量,提前把貨物集裝分散到沒有重複路線的abcdefg等不同的單元點上,然後在配送過程中就近發貨,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咦?協同?”
周不器腦海中靈光一閃,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麼。
感覺對紫微星的宗旨,有了一絲感悟。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的數據庫已經很難處理海量信息了,這就需要用分布式思維來協同處理;在電商爆炸的時代,每天的快遞就得上億件,就得通過協同網絡來分發快遞。
在農耕時代,自給自足、村社範圍簡單交換的經濟範式可以用“點”來描述;工業時代是把無數個點組成了“線”,經典的經濟範式就是流水線、供應鏈、產業鏈。
未來呢?
是把“線”組成“網”,即利用互聯網的協同效應,把複雜的社會商業關係簡單高效的整合起來,提升社會效率、降低社會成本,構建更高文明的社會生態。
哪怕是周不器重生之前,這個進程依舊處於很初級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