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環球不是上市公司,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對外公開,也就不會受到外界的輿論壓力和資本壓力,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做很多事情。
一口氣砸20億美元買版權,如果是迪士尼、時代華納那種上市公司,根本就做不到。
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根本就做不到。
就算ceo、總裁這些頂層高管有這樣的遠見視野,也很難說服唯利是圖的董事會。
花這麼多錢買版權,利潤在哪?
市場看不清,又花了這麼多錢導致年度利潤大跌,所導致的結果就是股票大跌,就會受到極大的外界壓力。
這種壓力,如果是利益壓力其實還好辦,堅持住,過幾年就可以啪啪打臉,為資方大賺一筆了。
扛不下去的往往是道德壓力。
很多人,都是把房子拿出去貸款,然後杠杆去買股票了,一旦股票大跌,就會導致他們的家庭破產。
甚至很多人會因此跳樓。
這筆賬要算在誰頭上?
甚至很多參與投資的私募基金,也可能因為這件事而導致年度報表沒達到預期,該基金中的幾百號員工都失去了年底獎金,又是影響了幾百個家庭。
這筆賬要算在誰頭上?
企業一旦上市了,這就意味著責任,不僅是利益責任,也有道德責任。一旦股價動蕩,沒有點鐵石心腸還真扛不住。連馬斯克在特斯拉連續遭遇做空的時候,都崩潰得痛哭流涕,甚至多次嚷嚷著要讓特斯拉退市。
退市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就比如近期矽穀傳開的一個小道消息——著名的pc廠商戴爾公司有意啟動退市計劃了。
時代變了,過去代表著科技行業最高峰的電腦公司,已經逐漸地邊緣化,世界上能數得上的pc廠商,也就剩下了惠普、聯想和戴爾三家,再加上一個蘋果。
除了蘋果轉型智能手機大獲成功,其他那三家都很狼狽。
最狼狽的當屬戴爾。
惠普和聯想除了pc業務,還探索發展了其他領域的業務,已經進入了轉型進行時,戴爾則不行。這公司起家就靠著輕研發重銷售的輕量級市場模式,潮水褪去後,日子過得最差的一定是技術最差的公司。
轉型是戴爾唯一的出路。
過去這20年,全世界有上百家pc廠商要麼倒閉,要麼被收購,要麼破產死掉了。戴爾如果不及時地轉型,恐怕也要玩完。
可是,轉型就意味著摸索,就意味著風險很大的可能無法被市場認可的高投入,這對上市公司來說很痛苦。
戴爾先生就決定退市了。
這也算是一個很經典的商業案例了。
戴爾公司退市的時候,邁克爾·戴爾的身家財富是38億美元。
退市之後,戴爾沒有了外界的掣肘,就可以大刀闊斧地改革了,梳理業務、分析市場、戰略轉型,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5年之後,戴爾重新上市!
二次上市之後,邁克爾·戴爾的個人財富暴增,達到了330億美元,5年之間幾乎漲了10倍。
周不器經過評估,就決定短期內不啟動紫微星環球的上市計劃,先悶聲布局,避免外界的乾擾,安心地布局版權市場。
5年之內,至少要拿出80億100億美元的資金去在全球購買版權。
流媒體不同於電視台。電視台的資產比較重,本土化的特點很強,出海的難度很大,hbo運作了十幾年,海外業務的利潤也幾乎可以忽略。
流媒體是基於互聯網的平台,有著先天性的全球化優勢。
hbo、ac、bc這些美國知名的電視台,都隻能麵向美國觀眾,可是流媒體不同,可以麵向全世界!
所以流媒體平台的內容要比電視台更豐富才行。
hbo不會去購買一部法國電視劇的版權,這沒什麼意義。可是流媒體不同,等奈飛開拓法國市場了,就有必要為法國用戶提供法國本土的影視內容。
這些都要儘快地布局,儘快地采購才行。
等流媒體的大勢起來了,全世界的版權價格都會瘋漲,到時候就真的買不起了,就隻能像前世的奈飛那樣苦哈哈地去租版權了。
租了好幾年,版權費沒少付,版權方還隨時可能斷供。
內容版權是流媒體的命脈。
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手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