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更多的就是產業互聯網了。
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就是互聯網跟某一個產業的結合,即“互聯網+”。
這套模式在國內能夠大行其道,因為國內的很多產品要麼比較空白,要麼出現的時間很短不夠成熟,要麼是壟斷或者半壟斷的形態導致服務體係很差。
“互聯網+”的出現,就很有效地解決了這種問題。
美國這邊就不太行了,很多產業都已經發展幾十上百年了,產業完善、頑固,都變得有幾分僵化了。
這想要靠著互聯網來推動改革,難度就會比較大。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美國這邊的互聯網不像國內這麼激進。
90年代的時候,美國曾爆發過互聯網熱潮,當時出現了很多激進的互聯網打法,各種給補貼,在那個互聯網還不夠普及的年代裡,絕大多數網站的用戶都是用錢給砸出來的。
然後,就爆發了互聯網泡沫危機。
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絕大多數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死掉了。
矽穀這邊就都吃一塹長一智了,發展策略就偏向保守了,不敢玩得太激進,不敢再花大手筆的錢去補貼用戶了。
fandango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這公司創立於2000年,當初還是互聯網泡沫熱潮的階段,早期融到錢了,就是靠著補貼的模式在推動。
就跟國內差不多。
在fandango上買票,要比在線下買票更便宜。
後來泡沫危機爆發,絕大多數類似的網站都因為斷了現金流死掉了,fandango僥幸地生存下來,就趕緊改變了運營策略。
補貼肯定是沒有了。
不僅不能補貼,還想變著花樣地去賺錢,充當中間商去抽傭就成了賺錢的商業模式。靠著這套模式,fandango早在很多年前就產生利潤了,可以自給自足地活下去。
缺點也很明顯。
這隻能是小來小去的小本買賣。
在市場裡根本沒什麼議價能力,隨便一個電影院就能給fandango臉色看。反正fandango上賣的票那麼少,不跟他們合作也無所謂。
國內的電影票網站就不一樣了。
補貼高、票價低,所以大家都在線上購票。時間長了,票務網站就在市場裡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哪個電影院敢不聽話……那就不好意思,在賣票的時候,可能就會降低這家電影院的售票權重了。
保羅·亞諾沃爾對此就進行了比較詳細地說明,“目前北美的影院體係,線上購票市場隻有13左右,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周不器瞥他一眼,“那你覺得阻礙線上購票市場的阻礙都有哪些?”
保羅笑著說:“大概有三點。第一點,就是因為購票傭金的存在,線上購票的價格更高。”
“嗯,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
周不器點了點頭。
他早就想取消購票傭金,隻不過後來被人建議不要太急,先靜觀其變,觀察一段時間。
傭金才值幾個錢?
整個北美市場,一年的票房總和也就是100億美元,13是線上購票,那就是13億美元。13億美元裡,45的份額屬於fandango,也就是6億美元。
這6億美元的成交額裡,fandango的傭金是35,一年的傭金收入還不到3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