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的利益為主。
積極的參與跟中資勢力合作,去撈最多的錢!
周不器當然不願意這麼搞。
這跟坑人沒什麼兩樣。
從國內湧入到好萊塢的熱錢,除了萬達、華易、婕妤傳媒之外,就是樂視影業、阿裡影業、企鵝影業這些,在國內都是有牌麵的大公司。要是能賺錢,能互利共贏,那周不器肯定就衝上去了,大家一起賺錢,高高興興。
可現在的局麵,擺明了是坑人。
國內的熱錢來了好萊塢做投資,想賺大錢?
簡直是癡心妄想!
這都是日本、歐洲走過來老路了,是一條早就被實踐證明過的死亡之路。
尤其周不器有先知先覺的優勢,他就更了解了。
中資進入好萊塢,那基本上就是一地雞毛,簡直就是電影行業裡的殺豬盤。
周不器不想去「殺豬」,尤其不想殺國內的豬。
想拯救也不太可能。
他多次努力的想要去嘗試拯救萬達,都以失敗告終。
紫微星環球的ceo傑森·基拉爾,在跟周不器彙報流媒體業務的進展流程的時候,就用提到了這件事,小心翼翼的說:「電影部提上來了一份報告,說是我們全麵的跟中資熱錢合作,預期未來五年,我們的投入成本可以降低30,而收入隻會減少10;如果把節省下來的成本投入到新項目裡,可以讓我們的總收入增長25-30。」
也就是說,如果周大老板接受了電影業務的這個戰略規劃,那麼未來幾年之內,紫微星環球在同樣的投入下,電影業務的總收入可能會增加30!
有錢賺,何樂而不為?
周不器問:「你怎麼看?」
傑森·基拉爾在有意回避,「我對電影業務不是太了解。」
周不器道:「我們都是做互聯網的,不管做什麼事,電影也好、電視也好,又或者是流媒體業務,我們的原則不能變。在及時行樂和延遲滿足之間做選擇,我們一定要站在未來這一邊!」
傑森·基拉爾就嚴肅起來,「嗯,我是長期主義者。」
周不器道:「80年代,日本的發展很快,熱錢進入好萊塢。結果怎麼樣?進入好萊塢的熱錢,基本都是血本無歸。到了90年代,歐洲熱錢滾滾,加上歐洲各國為了促進本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都紛紛出台了退稅和補貼政策,這讓歐洲資本取代了日本資本,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投資者!結果怎麼樣?歐洲電影越來越差,歐洲也再也沒有了強大的電影公司。」
傑森·基拉爾失笑道:「的確,好萊塢是一隻看起來美輪美奐代表著夢想的吸血鬼。」
周不器接著說:「先後搞垮了日本資本和歐洲資本之後,好萊塢遇到了錢慌,怎麼辦?」
傑森·基拉爾從矽穀轉型到好萊塢發展也有很多年了,自然對好萊塢的資本發展史很了解,說道:「然後就輪到華爾街了。相比之下,華爾街的運作模式要比外國資本更有效。」
周不器點了點頭,「華爾街靠著投資模型的理論,設計出來了一套圍繞著電影的拚盤投資策略,的確很奏效。如果沒有次貸危機,華爾街說不定可以從好萊塢賺走一大筆錢。哪怕到了今天,我仍然認為這是第三方資本和好萊塢合作的最佳模式。可不管怎麼樣,今天回過頭再看,華爾街進入好萊塢也虧慘了,隻有
個彆機構取得了成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傳奇影業。
這其實就是一家由華爾街延伸到好萊塢的拚盤投資公司發展而來。
早期投資隻有2億多美元,現在傳奇影業的價值可以達到30億甚至40億美元了。
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受益方,就是婕妤傳媒。
靠著周大老板先知先覺的優勢,徐百卉率領著婕妤傳媒,在前幾年積極的參與好萊塢的拚盤投資業務。
尤其是08年的次貸危機後,華爾街缺錢,就果斷的拋售各種投資資產來回籠資金,導致各大拚盤投資的機構都在紛紛的拋售大量的電影拚盤投資的資產。
其中甚至還有《愛麗絲夢遊仙境》《暮光之城》《猩球崛起》《阿凡達》這樣的超級爆款項目。
在周不器的指點下,婕妤傳媒低價吃下了大量的拚盤投資資產,尤其《阿凡達》將近40的份額,這一單生意就讓婕妤傳媒賺了超過15億美元,成了推動婕妤傳媒市值超過1300億港幣的關鍵因素。
不過,時代已經變了。
華爾街在好萊塢遭遇了巨額虧損後,也就不來好萊塢玩拚盤投資了。
沒有了拚盤投資的資本後,好萊塢怎麼辦?
上哪要錢?
沒錢就沒法拍電影啊!
好在好萊塢從來就不缺乏投資人。
現在的答案,就是國內的中資熱錢。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