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這麼坦誠,人家自然也不會小氣。
在企業管理裡,本來就是相互學習、相互請教,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李大老板主要提出要從五個方麵來解決類似的隱患。
第一,提高預防意識。
在服務外包過程中,企業自身需要加強對機密信息的管理,提高it部門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強化訪問控製和身份驗證采用多因素身份驗證、訪問控製策略和權限管理措施,確保隻有授權人員可以訪問敏感數據和係統。
甚至可以監測控製異常安全狀態使用安全工具和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係統,實時監測控製內網異常安全狀態,這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的入侵行為,並進行及時響應和處置。
第二,減少核心業務的外包。
在決定it外包之前,企業必須確保外包部分不涉及企業核心機密。
選擇將工作量大、技術含量低且信息量少的內容外包。
第三,共同簽署保密協議。
製定it外包合同,必須簽訂保密協議,製定知識產權的有關規定,明確it外包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後果。
第四,確定外包公司的權限。
在it外包建設中,應明確外包公司的權限,製定外包工作規範。
禁止it外包人員進入或攜帶存儲設備進入企業特定場所。
第五,做好對正式員工的培訓。
讓他們明白外包的風險,讓他們有一種“我們”和“他們”的區彆認識,要監督並且審視外包人員的動態。
周不器聽過了他的分析。
感覺就跟賀陽此前說過的話,含義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使用外包,對公司來說有種種好處。
可是,外包的壞處怎麼辦?
用區彆對待去限製他們!
從企業的管理角度來看,對這個群體區彆對待,可以符合各方的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很多沒有上進心的外包員工,也是喜歡的。
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實就是為了賺錢,可以輕鬆、舒服的賺到錢。
怎麼才能輕鬆、舒服?
那就是一直在“舒適區”裡工作。
讓他們一直做重複性的、他們擅長的工作,這就是舒適區。如果是遇到一些有挑戰的,需要扛業績的,需要承擔巨大精神壓力的,甚至需要用到很多新技術你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邊學習邊做的項目,這就是跳出舒適區。
大部分人都不願意乾這種“臟活累活”。
這種事情,當然就要交給薪資更高、福利待遇更好、還有公司股票可以拿的正式員工來做了。而同時,不斷的跳出舒適區,不斷地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才能不斷的成長,不斷的自我提高。
很多人會認為,領導安排自己乾這種活,是一種刁難,我安安心心賺錢就行了,為什麼要做這些複雜又倍感壓力的事?
還有人就會認為,領導把這種重要的工作交給自己,是給予成長的機會,是一種培養。哪怕項目成功了,最後沒有受到提拔,甚至沒有拿到獎金,那又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