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寧孑的溢美之詞_科技儘頭_思兔 
思兔 > 穿越架空 > 科技儘頭 > 212 寧孑的溢美之詞
背景色:字体:[]

212 寧孑的溢美之詞(1 / 2)

科技儘頭!

竇廖真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標準的程序員,雖然他比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程序員都要高端。

比如不善言辭,略微自閉,是真的那種自閉,而不是喜歡讓彆人自閉那種。尤其是麵對麵聊天的時候,不太會找話題。但在網絡上還是相當活躍的,往往會表現出現實不一樣的一麵,甚至可以很有進攻性。

跟寧孑沒吵贏過,自然是說得是網絡上的交流。

事實上,竇廖真還真沒有在現實中跟寧孑見過麵,等會將是第一次,畢竟兩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恐症狀。眾所周知,社恐患者一般都是不喜歡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去人家的地盤上交流的。

這次如果不是要慶祝n1人型機器人原型機正式問世,他還不會從深城來到京城跟寧孑見麵。

當然,對竇廖真來說,這次來最重要的還是看一眼原型機,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隻是通過網絡跟視頻與n1進行各種互動。

用一句大家最喜歡的比喻,n1人型機器人同樣像他的孩子一樣。

從蹣跚學步到現在不但能適應複雜情況的運動,還具備在複雜地形下進行作業的能力,同樣離不開他這段時間一次次的修改各種算法,對各種硬軟件進行微調。

當然,出力的也不止是他。

事實上很多關鍵的問題點都是寧孑這邊給他的提點,這也是竇廖真不願意跟寧孑爭論的原因。有些東西沒法比的。

他解決的了的問題,寧孑這邊能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這邊似乎也能解決,雖然嘴上不說,但次數多了竇廖真心裡也是有挫敗情緒的。具體表現就是一旦雙方就某個技術問題產生爭論,雖然嘴硬,但是心底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錯了。

當然事實證明,當他在網上跟寧孑展開爭論的時候,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他錯了。但心高氣傲的人心底那口氣卻是淤積在那裡的。就盼著有朝一日能找回場子。

隻是到現在這個場子還沒找回來過,所以隻能暫時選擇不爭。

可惜竇廖真不知道的是曾經哈佛大學有位多米尼特·鄧肯教授也在排著隊想著要贏寧孑一次,但到目前為止同樣還沒成功,如果知道的話,他也許能跟多米尼特成為不錯的朋友。共同傾訴心中的苦悶。

很多時候天才們的悲哀就是同一個時代有個更出眾的人始終壓著他們一頭,讓他們的成就顯得不那麼亮眼。

……

穿過了太空學院就是聯排的大型試驗大樓。

這也是體大最著名的實驗室孵化基地。

每年世界範圍內都有年輕有為的教授、研究員被吸納到這個體係中,在一棟棟大樓中擁有屬於自己的實驗室,並通過接取基地發布的任務來升級實驗室。這也是基地能始終保持科研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拿到實驗室積分對於這些研究員來說是極有用的。尤其是對於那些還沒來得及在學術界功成名就的年輕科學家而言,他們可以通過積分換取他們所能想到的一切。

最新的設備,甚至是未來的前途。

當然這就又需要他們把幾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手中的任務上。哪怕是帶研究生都得兢兢業業,畢竟有著合格的助手才能事半功倍。

經過這裡時戈東樹沒跟竇廖真聊天,隻是在心頭默默感慨著。

說實話,看到這一排排的實驗大樓,戈東樹都佩服寧孑的管理能力。

能把如此多的心高氣傲的大佬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服服帖帖,讓上百個實驗室進行有序競爭,每年都有晉級跟合並,還能讓這些實驗室都按照想法去使力,在做多了管理工作的戈東樹看來,這難度可不比搞科研要簡單,甚至更難。

這就需要非常細致的做各種統籌才能保證資源得到最高效的分配。

即便有為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都做不到這一點。更彆提體大的研發基地還不是以利潤為第一要務,科研又很難界定ki,自然就更難了。

所以戈東樹是真的佩服寧孑能把如此龐大的基地管理得井井有條,各項工程的推進效率甚至比有為集團要更高。

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寧孑如果不做科研,做企業大概也能站在世界頂尖。畢竟隻從結果就能判斷出,維護整個基地的管理模式甚至已經是一門藝術。戈東樹是很想找寧孑取取經的,也不止一次在電話裡跟寧孑談過這個事,希望能學習這邊的管理經驗,但都被寧孑推掉了。

寧孑跟戈東樹說他根本不懂管理這事,戈東樹是打死都不信的。

當然戈東樹也專門深入了解過體大大型研發基地的管理模式,也大概明白這種管理模式順利運行的要求極為苛刻,比如要有巨額的資金作為後盾,因為隻有足夠的資金流入才能滿足如此多的科學家對於關鍵設備的渴求。

除此之外基地還必須要有一位能一言九鼎的絕對核心人物,尤其是這個核心人物必須能被所有心高氣傲的科學家們信任跟敬佩。因為這樣一個核心人物的存在,才能讓這些科學家相信他們隻要完成任務,按照基地的規則做出成績未來就有足夠的資源幫助他們爭取到應有的地位。

這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

科學家這個群體很多時候跟普通人的追求還真不太一樣,不是光有金錢刺激就夠了。甚至許多人錢夠用就行,更希望的還是能得到各種名。恰好寧孑就有這方麵的能力。而且還是公認的。

當然最終還是各種資源調配跟規劃的能力,成百上千個個人管理的實驗室,要讓他們為了一個目標相互配合做出成績,如何進行工作分配以達到最大效率絕對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這也是戈東樹最佩服的。

事實已經證明了,寧孑在這方麵的能力簡直能吊打全世界最強大的管理大師。

這一點有為集團最有發言權。

因為雙方本就是配套合作的關係,所以雙方會定期向對方彙報機器人研究的各項工程進度。這一塊基地給到有為集團的資料非常詳儘。每周哪個或者哪幾個實驗室進行哪些合作,又做出了什麼成績,推動了機器人工程哪個層麵的發展,在通報的文件裡都寫的清清楚楚。

仔細研究這些報表就會發現,這成百上千的實驗室仿佛就是寧孑的左右臂一般,每個實驗室的編號都根據其自身特點拿到了不同的任務,做出的成績恰好能推動工程有序的發展。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