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與此同時,長安卻平靜的有些可怕,依然一片歌舞升平的模樣,好像沒有人在意隻不過在幾百裡以外的殊死爭鬥。
王忠嗣的大軍已經繞過秦川,沿著郭子儀的行軍路線開始快速推進,距離郭子儀的營地隻有不到兩天的行軍路程,而王忠嗣也以一天一封奏章的頻率不斷向長安回報自己的行蹤。
儘管長安的百姓們感受不到戰爭的臨近,但隨著王忠嗣大軍和安祿山主力的不斷接近,朝堂之上緊張的氣氛開始越發的濃鬱。
這日早朝,肅宗問眾臣道
“王忠嗣已經接近洛陽,若和安祿山開戰,能否畢其功於一役?”
“陛下,昨夜臣夜觀天象,五星出東方,國之大利,王忠嗣將軍必能一往無前,橫掃六合,清除叛賊,平定天下!”
太史局丞楊恬一步跨出,直接稟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在楊恬的帶動下,群臣紛紛進言祝賀,皇甫惟明此時卻不合時宜的說道
“所謂兵凶戰危,若是天象可依,豈不是隻需要夜夜觀星便可以了?”
話音剛落,群臣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皇甫惟明的身上。
皇甫惟明武將出身,知道和安祿山交手並不是那麼容易,再加上胡騎剽悍勇武,若是正麵對決,王忠嗣率領的大軍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那皇甫愛卿可有高見?”
“避開叛軍鋒芒,誘敵離開洛陽,解洛陽之圍乃首要之事,在封常清抵達中原之前,還是應該采取守勢,固守城池不出,消耗叛軍的銳氣,伺機而動。”
“聽聞皇甫將軍當初和吐蕃交戰之時,便因為畏縮不前,貽誤戰機而被革去了軍職,沒想到如今又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士氣,前車之鑒那!”
刑部尚書裴敦複立即在一旁冷言譏諷,皇甫惟明一聽,正要開口駁斥,李泌直接上前說道
“王忠嗣將軍久經沙場,還有郭子儀、高仙芝助陣,他們應該會審時度勢,我們遠在千裡之外,就不必為此多費口舌了,陛下,方才皇甫將軍提及王忠嗣將軍首要任務便是解洛陽之圍,臣以為正是如此,隻要此目的達成,便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們隻需靜觀其變。”
儘管李泌是散官,也無實權,但朝中眾臣都知道他在肅宗心中的分量,李泌此話一出,既安撫了皇甫惟明,又確定了朝中議題的主調,也就沒人再起爭執。各抒己見之後,吏部侍郎韋澗聲突然進言道
“陛下,如今政事堂一直無人主使,兩位國相皆不在長安,此前多有重臣又都身兼數職,甚至十數職,造成朝中大量官職空缺,朝政推行困難,還請陛下下旨,儘快填補職缺,以利朝政推行。”
肅宗聽完,想了想說道
“朕已經明了此事,著你們吏部加快遴選官員,依據考功司對所有官員的評定,擇優補錄,此事朕準了!”
早朝結束,眾臣退場,唯有李泌沒有離去,而是一人再次求見肅宗。見禮過後,肅宗問李泌
“你是有什麼事不能在朝堂談論嗎?”
“陛下,洛陽危在旦夕,應下旨讓王忠嗣儘快設法解洛陽之圍,一旦洛陽城坡,民心必然浮動,如今叛軍勢頭正盛,平叛遠非一日之功,但隻要洛陽能保住,即便王忠嗣兵敗亦無憾!”
肅宗一聽,臉上立即露出了一絲不悅。
“李泌,朕知道你想救李非,但這二十萬大軍若是敗了,民心就不浮動了?”
“如今情勢之下,隻能兩權相害取其輕,隻要李非在,則大局可穩。臣不是一定要救李非,而是要借他的通神之名,昭示天下我大唐乃是神明天定,無可撼動。不然,一旦天下百姓心中有了畏懼,會連帶影響後續的攻伐和募兵。保住李非之名,遠比陛下借太史局鼓舞人心來的實際。”
“你先退下吧,榮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