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懈怠了啊!_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_思兔 

第648章 懈怠了啊!(1 / 2)

後世,因為漫威蜘蛛俠的流傳程度,關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這一句話傳得很廣,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一句話其實是被進行了魔改。

那麼,名言的原文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早在北宋的時候,王安石就說過“任重者其憂不可以不深,位高者其責不可以不厚”這句話了。

如果是“權力越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邏輯也就被補全了。

自己都顧不上,還能指望我去做更多,合理嗎?

然後,雖然我有那個能力,但是請不要道德綁架,可以做力所能及的慈善,一定要讓我破家為公……,但凡吃點花生米也不至於醉成這樣吧?

所以,並非什麼自不自私的問題,而是涵蓋範圍的責任問題。

商人就好好經商,保障產品的質量,給國家多交一點稅收。

官府就好好當政,爭取管轄範圍內治安良好且民生富足。

商人乾官府的活,官府去乾商人的活,利益的出發點不一樣,怎麼可能不亂套呢?

春秋的第一思想家老子已經出生,今年六歲。他以後會整理出一套理論,教導人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各自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原文是有什伯之器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認為都自產自足的話,世界上就不會過多的紛爭了。

然後,老子的思想在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被主流階層所接受,乃至於認為就是在胡說八道。

時代的背景是追求互相兼並來達到強者恒強的效果,那一套“各自安好”的理論當然不被接受了。

等到了漢初時期,各地被戰火所摧毀,中樞極度需要民生得到恢複,老子的學說加上黃帝的治政變成符合當代需要,黃老學說自然也就被拿來成為治國的國策。

樓令首先保障自己的家族利益是有時代背景來背書,所有人都是家族優先,他非要破家為公,主流輿論不會視為偉人,隻可能被打成異端。

因此,有些人就活該成為偉人,他們願意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去背叛自己的階級,乾成了就必須是獲得偉人的成就。

樓令從來沒有標榜過自己是一個高尚的人,他隻是很努力的在活著,爭取讓家人過得更好,可以獲得安全上的保障。

天才不常有,偉人更是稀少,多數人隻是普通人。

不管是在什麼職位上,可以本本分分的活著,其實就是大多數人為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了。

手中有了權力,在乾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沒有多伸手和出賣國家利益為前提,誰能說什麼不是呢?

等樓令成為晉國的高層,他在為家族創造利益的同時,爭取讓國家因此獲利,比起其餘在侵蝕和破壞國家利益的高層,講事實就是比很多人都要高尚了。

“國家已經逐漸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我暫時並不需要再做什麼。哪一天我能夠成為中軍將,再展開下一步行動吧。”

也就是說,樓令要將主要精力和重心轉到家族的發展上麵了。

在對付秦國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比樓令更加認真。這是他知道秦國日後將會變得多麼強大,不趁著秦國弱小將之消滅,無法消滅則是削弱以及驅逐,子孫後代將麵臨何等悲慘的命運。

這是樓令身為晉人的想法,一旦他魂穿的國家是秦國,那肯定就變成極力東出禍害中原諸侯。

沒有秦國來乾大一統的事業,會有其他國家來乾嗎?隻能說無論缺了誰,太陽照樣會日升日落。

姬周王朝亂了很久,一定會有人思考著怎麼來終結戰亂。

事實上,大一統理論是孔子率先提出。他在整理魯國史書《春秋》的時候,加入了對大一統理論的闡述。

是的,《春秋》是魯國的史書,孔子隻是進行了整理和改修,真不是原作者。

後來好多人也對春秋加上了自己著作,如戰國生人的公羊高寫了《春秋公羊傳》一書,他在書中明確指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第一位想要完成大一統的人並不是始皇帝,商鞅早就對秦孝公提出過該觀點,也被秦孝公所接受了。

繼任的秦惠文王加強了秦廷追求大一統的執念,也創造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實力。

其後的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他們也是率領眾臣為達成大一統而在進行奮鬥。

必須說明的情況是,戰亂加劇的情況之下,各國都有了相同的野心,想要消滅其他的國家,完成獨存己的偉業。

需要承認的事情是,曆史上的六國確實很爛。

在這一場國家與國家的賽跑之中,始皇帝在奮六世餘烈之下,作為將事情乾成的一國首腦。

然後,提出“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理念的人是李斯,作為國家首腦的始皇帝將李斯的建議定為國策,並且展開了實際的施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任何文明或國家都有“榮耀屬於領導”的潛規則,隻是領導有那種魄力去執行並完成,講實話也應該獲得榮譽。隻不過,就是很容易忽視其他做出貢獻的人。

樓令恰好知道上麵那些。

其實,一開始樓令也以為首位提出大一統觀念的人是始皇帝,真沒有想到會是孔夫子。

在“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這件事情上,樓令與許多人一樣不知道是李斯首倡。

樓令跟許許多多的人一樣,認為始皇帝就是牛逼,可是在了解秦國的曆史之後,隻能說三觀有點被衝擊到。

當然了,任何一個王朝的功業都要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去解讀。

秦國作為第一個展開對黎庶屠戮以及破壞他國生產設施的國家,以現代人看來就是一種進步。

可要是作為春秋時期的人,尤其是作為受害者,還會認為是一種進步嗎?

同時,秦國實施變法,在宗周刑罰上進行加強,動輒斬手指頭、腳趾頭,砍手剁腳,挖眼睛、剜鼻子、割耳朵,有人願意作為一個黔首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小心就是失去某個身體部位的國家嗎?

彆說在橫掃天下期間走到哪屠殺到哪,完成“一天下”之後也不與民休息,相反無休止征召徭役,並且在原六國大肆征調壯年男女進行南征,有誰願意每一年都在外麵服徭役,還是一頭紮進嶺南那片充滿瘴氣的蠻荒之地?

不是在批判,隻是闡述一個事實。

這個事實被秦人自己認證,他們坐視了秦帝國的滅亡。

多數人所知道的“大一統”是涵蓋了疆域大一統和思想大一統,然後認為都是在始皇帝這一代完成。並不是這樣子的。

漢帝國繼承了秦帝國的疆域大一統理念,同時漢帝國完成了思想大一統的建設,使得“大一統思想”變成了究極體。

力主施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的始皇帝自然是偉大的。

然後,展開對匈奴進行反攻的漢武帝名聲並不好,連帶獨尊儒術也被視為敗筆。

後人認為儒家爛,那是曆經了宋、明、清那些腐儒的禍害,一杆子打倒的以偏概全罷了。但凡知道儒家為華夏文明做出了哪些貢獻,不會產生儒家一無是處的想法。

當然,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事情,一個人爛掉就是死透了,一種學說被拋棄也一定有它的原因。

另一個事實,封建王朝的時代,盛世從來與平民百姓無關,曆來就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已。

僅僅是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成為被屠戮的對象,直接就讓樓令有滅掉秦國的動力,其它什麼事情就管不著了。

樓令自然是會提出大一統理論,那是等他成為晉國中軍將要乾的事情。

而樓令是一個大家族的家主,他還是身居高位的狀態,提出大一統理論之後可不會隻是說說而已。

在當年,樓令一直待在“太原”城內,每一天處理公務,閒暇了就寫寫書和去某個學堂溜達,十來天再去學宮發表演講。

身居高位的人其實很難清閒下來,一切隻因為需要管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巡查學堂、學宮和寫書,其實也是樓令身居高位的公務範疇之內。

“國君送過來的書函。”嬌姬遞出一個木質的盒子。

盒子上麵的封泥完好,代表還沒有被拆開過。

樓令拆開盒子拿出裡麵成卷狀的書函,仔細的閱讀了起來。

裡麵主要提到幾件事情。

首先,列國派來使者,請求減少明年的上貢。

第二件提到的事情就是列國為什麼要減少上貢額度,理由是他們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生病而死的人很多,處在生病狀態的人更多,好多生產被迫中斷了。

晉君周在書函裡麵已經寫明郤錡拒絕列國減少上貢,因此是通知事情的結果,並非需要進行商議。

關於要不要給列國減少上貢的事情,晉國已經已經商討了數次,一致認為前兩年拒絕諸侯的請求,到第三年再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討論。

周天子失勢之後,天下諸侯早就沒有了溫情脈脈,要不然也不會年年征戰了。

晉國的國策出現改變之前,也就是不以諸侯為擴張目標的情況下,允許諸侯減少上貢的例子都沒有幾次。

諸侯短期內的不好過關晉國什麼事?相反晉國君臣很清楚列國遭到削弱對己方有利。

沒有天災肆虐的前提下,晉國都會時不時邀請諸侯會盟,借機攪亂列國的行政效率和消耗他們的國力。

在書函的最後,晉君周提到前來的列國使者對樓氏提出請求,懇請樓令能夠派出醫匠前往防疫。

“你看看。”樓令將書函遞給嬌姬。

之前,嬌姬不先看是對一家之主保持尊重。

作為主母自然有權拿家族的一些主意,尤其是家主不在的情況下權力極大。

這種權力架構一直保持到史上第一位女皇後呂雉薨逝之前,此後君臣對牡雞司晨異常警惕,等武曌登基為皇帝就變得更加嚴防死守了。



最新小说: 軟萌校花太粘人,我好愛 重回八零:遇最強大佬後她多胎了 成為骨傲天的女兒 女扮男裝入官場,慘逢諸君修羅場 是糖呀 我穿越了,但又沒完全成功 魚塘通古今,亡國暴君日日求名分 炮灰女配想修仙 年代1952:穿越南銅鑼巷 江湖桃花開好師妹等等我馬上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