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塗澤民的盤算,魏廣德也一下子領悟過來。
月港那地方,既然都自發形成了走私商品的集散地,那肯定是有自己獨特優勢在裡麵的。
已經形成市場,官府隻需要嚴加管理,嘶
魏廣德這個時候已經認可了塗澤民的打算,於是快速磨墨鋪紙,直接就給塗澤民寫了一封回信,之後又把早已準備好的提綱一起塞進一個信封裡,這才封好口。
這個題綱是他當初交給裕王看過的一個大體計劃,包括選擇港口,設立衙門收取稅銀等方式,大多還是參考市舶司那一套的做法。
這年代沒有發票,可沒法準確知道流通商品的價值,無法按照商品價值征稅,而且成本中包含的東西也很多。
按照老規矩辦事,一是師出有名,二就是更容易讓那些海商接受。
畢竟老祖宗就是這麼收稅的,你難道還能說稅定的不合理?
減小海商層麵的阻力,這其實才是推動這件事兒進展的關鍵。
雖然現在海商在朝中的影響力還看不出來,可魏廣德還是相信不會小。
浙江是什麼地方,早已經取代明初的江西成為現今大明朝的第一科舉大省,唯一能和它扳手腕的也就是南直隸。
江西嘛,也就是仗著之前嚴嵩在時,朝中高官多點。
可看看現在,朝中高官,江西籍貫的寥寥無幾。
好吧,現在他是三品了,也算高官,不過隻是個抄書的高官。
寫好給塗澤民的回信,魏廣德並沒有就此收手,又鋪好一張信紙,提筆開始書寫起來。
這第二封信是寫給曾經的福建巡撫譚綸的,他熟知福建民情,也有和自己類似的想法,正好聯係他一起上奏此事。
但就讓塗澤民一個巡撫上奏,魏廣德怕影響力偏小,即便自己幫著說和,總歸是感覺有些勢單力薄。
拉上總督兩廣的譚綸譚總督就不一樣了,而且說服力也更強,畢竟他是塗澤民的前任。
譚綸離開福建三年了,在這三年裡他也是連續遷職,從一開始巡撫陝西,到被嘉靖皇帝直接點名派去四川任巡撫,征剿叛亂,再到現在總督兩廣,可以說前半生他是在剿倭,這中間半生就是在剿賊。
根據魏廣德聽到的消息,兵部那邊還在商議,打算調他在九邊擔任巡撫或者總督。
真要實現的話,那他的後半生就是平虜,大明朝的敵人基本上都給他過了一遍。
魏廣德和譚綸交際很少,甚至可以說麵都沒見過。
當初譚綸在浙江時,魏廣德去杭州也沒見到他,因為那會兒譚綸隻是一個台州知府,根本不在省城。
不過魏廣德直接給譚綸寫信,也不擔心譚綸會不鳥他,不管怎麼說都是江西老鄉。
魏廣德相信,譚綸知道是他的信,怎麼著也會親自打開來看一眼。
是的,譚綸是江西人,是宜黃縣譚坊走出去的。
老鄉嘛,官場上相互照應一二怎麼了?
依舊是裝入信封,封好口,叫來張吉,把兩封信交代給他。
去福建的人,府裡自然有,而且已經很熟悉了,隻要有船隊南下馬上就可以啟程,而去廣東那邊找譚綸的就要稍微麻煩點。
“派兩個人去吧,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魏廣德對張吉專門吩咐道。
“老爺,那要不要順道給俞將軍也去封信。”
俞大猷剛被革職沒兩個月就鬨民變,又要啟用他,魏廣德攔下兩次最後還是因為民變影響太大,隻得放手。
不過攔下來兩次,也讓朝中諸公對俞大猷這個人的能力有了重新的認識,最起碼不再覺得俞大猷是個可有可無的將領,那是真能打仗,否則地方上也不會連續請求啟用他剿賊。
下次再有人針對他,魏廣德相信朝中就不會有人附議了,到時候自己抓住機會狠狠教訓下那些人。
殺一儆百。
“那你稍等一下。”
念及此,魏廣德又回到書桌那邊,快速給俞大猷寫了封信,一並交給張吉去辦。
張吉前腳剛離開,魏廣德還沒出書房,張吉一溜煙又跑了回來。
“老爺,司禮監太監梁鈿梁公公來了,我已經讓人迎進門。”
“快請。”
魏廣德急忙整理了衣衫,就快步出門迎了出去。
會客室,魏廣德和梁鈿分賓主落座就是一番暢聊。
其實在裕王府裡,魏廣德就沒見過梁鈿幾麵,倒不是他低位不夠,而是梁鈿大部分時間壓根就不在王府裡。
和李芳一樣,梁鈿是宮裡的老人,甚至比李芳還更早服侍孝恪皇後。
隻是隨著裕王出宮後,李芳就一直負責裕王的飲食起居,而梁鈿則是去打理王府的莊田和在外的買賣,包括寶源、和遠二店及兩處煤窯。
李芳主內,而梁鈿則是在外。
“這次來,一是感謝善貸多年對王府的照應,二就是辭行。”
說道後麵,梁鈿也說出他此來的目的。
“辭行?陛下這是要梁公公去哪兒?”
聽到這話,魏廣德詫異道。
彆看梁鈿很少回王府,可裕王對他的感情也是不薄,這個時候怎麼可能把人放出去當差?
而且論功行賞,這梁鈿和李芳是一樣的賞賜,足見隆慶皇帝對他的信任。
是以,魏廣德甚是奇怪。
“老了,跟著主子這麼多年,看著他登上寶座,我的心也就放下了。
當初多有娘娘的照顧,我才能活到現在,歲數大了,宮裡那些事兒我也沒那個精力去應付,所以已經給主子討了去南京做鎮守的差事。”
梁鈿看似隨意的解釋道,不過話中也透露出許多東西,那就是雖然隆慶皇帝上位,可宮裡為了爭寵已經鬨出不少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