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誘之”
沐昌祚在嘴裡輕輕念叨了兩遍,忽然感覺整個人都通透起來。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那就是以大明的軍製去思考緬甸。
之前聽到過消息,莽應龍經常調集數萬乃至十數萬大軍征發某邦,比如針對暹羅的兩次戰爭,發兵都超過十萬。
隻不過當時沐昌祚以為這個兵力是對外號稱,真實兵力不過幾萬人。
但是這次在極短時間裡,緬甸先後調集兵力攻打木邦和圍困孟養,才讓他驚覺過去對緬甸兵力的誤判。
“現在我軍在永昌及周圍兵力不過兩萬,是無論如何也無力乾涉的,必須儘快獲得朝廷的援助。
如果可能,在緬軍進攻孟養的時候出兵閃擊,一舉把緬軍主力打殘消滅。”
沐昌祚終於沉穩不下去了,以前還覺得大明可以穩坐釣魚台,優勢很大,可現在終於意識到形勢危急,緬軍可以集結的兵力遠遠超過他的預期。
“準備紙墨,我要給王凝寫信。”
他們家雖然號稱雲南王,有黔國公的爵位,可是朝廷也不是真的就把雲南完全的交給他們。
雲南巡撫,才是這片土地上權力最大的人。
而且因為明朝巡撫、總督本來是分管民政和軍務,但實際過程中卻是相互混淆的。
有巡撫總督的地方,自然是總督鉗製巡撫和總兵官,再到地方布政使和知府,而在沒有總督的地方,巡撫就是既管理民政,還能左右總兵官的軍務,成為事實上的總督。
王凝在雲南官聲雖然不好,可他頭頂的烏紗就是雲南巡撫,依舊是這裡最大的官。
沐昌祚要抽調雲南兵馬到永昌府附近布防,沒有王凝的許可,那也是絕對不行的。
很快,管家就吩咐下人送來筆墨紙硯,沐昌祚也提筆就給王凝去信,說清楚現在域外打聽到的情況。
對於緬甸東籲王朝的事兒,其實現在更多的還是分析出來的結果,但是在書信裡沐昌祚當然不會這麼說,而是用從商人處打聽到消息進行搪塞。
而在書信裡,著重就是提到那些跑商的傳出來的消息,那就是緬軍已經出現在大明邊境附近。
沐昌祚相信,當王凝看到此處一定會被驚出一身冷汗,授權他調動雲南兵力也就順理成章。
當然,沐昌祚也不忘記提醒王凝儘快將此事上報朝廷,並通知在永安的李成梁。
雲南,現在是急需朝廷兵馬增援。
年前朝廷下旨停運雲南的錢糧,也要儘快撥付到各衛所去,方便調集兵馬。
隻能說,現在的沐昌祚以及很佩服京城那邊,距離雲南千裡之外還能運籌帷幄,東西緬甸虛實。
實際上,若不是魏廣德有後世的印象,知道明清時期,中國和緬甸爆發過長時間的戰爭,還丟失了不少被認為屬於領土的地方,也是決計想不到緬甸膽敢撓大明龍須的。
畢竟,兩國的實力差距就擺在那裡。
以卵擊石的事兒,誰會去做?
可偏偏緬甸還就真做了,而且還做的很不錯。
雖然清朝時期,那位詩皇、十全老人也耗費了巨大的代價,他任命的四任指揮官都因為征討緬甸或自儘,或病死,但確實把緬甸打怕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朝對緬甸的戰爭,其實戰略目的並沒有達到。
隻是因為幾次戰爭中,緬軍沒有擋住清軍攻勢,戰場被轉移到緬甸,對緬甸國內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讓緬甸無力繼續作戰。
而更重要的是清軍進攻緬甸的時機出奇的好,雖然這不是乾隆皇帝想要的,但無心插柳柳成蔭,清軍對緬軍的打擊,倒是讓已經被緬甸吞並的暹羅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在清軍和緬軍交戰正酣之際,暹羅敗將重新武裝起來,最終擊敗了緬甸駐紮在暹羅的少量軍隊,最終獲得了獨立。
暹羅的丟失,也是讓緬甸選擇向當時的清朝投降的原因。
而實際上,魏廣德策劃的東南亞攻略,把印度洋變成大明的西海,本質上還是存在巨大疏漏的,那就是他並不完全了解緬甸就其周邊。
由於緬甸及周邊地形特殊、少數民族眾多,緬甸的統治者多是形式上控製。
也就是,這裡的實際掌權者是世襲土司,他們老子傳兒子,兒子傳孫子。
土司的手下多是某一個民族,隻支持自己的土司,根本不理會遙遠的緬甸政權,更不會管什麼大明朝廷。
土司們對政府給予形式上的禮節,就是定期交納一定的“花馬禮”,也就是上供的錢糧,換取自己的獨立。
自然,土司不得隨便反叛政府,不然後者也有可能出兵征討。
不過,這種征討多沒有好果子吃,政府的士兵進入緬北叢林也會傻了眼,最多就是胡亂燒殺奸淫一通後撤退。
土司吃了個小虧,轉而對政府服軟,換取繼續統治。
可以想象,就算大明攻占緬甸國都,也很難實際控製這裡,頂天就是把緬甸變成另一個安南舊事。
除非大明真的有底氣,長期在這裡駐紮重兵,鎮壓一切不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出兵征服緬甸,前後也是耗費了六十年時間才完成,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沐昌祚倒是知道,實際上雲南官府對於當地土司也是很頭疼的,原因也正在於此。
隻是他並不知道魏廣德的打算,否則肯定會告訴他實情,讓魏廣德再考慮考慮。
至於在邊境,沐昌祚除了派出黔國公府一些身手矯健的護衛秘密潛出打探消息,更多還是隻能等,等待昆明的回信。
而此時雲南巡撫行轅裡,王凝已經收到沐昌祚的示警書信,也是愁眉不展。
這次他當然不敢像之前那些前任,壓著消息不上報,朝廷已經關注這邊了,繼續瞞報可能就真的要鋃鐺下獄了。
一邊草擬奏疏並附上沐昌祚的書信上報京師,一邊又寫信給永寧的左都督李成梁,請他整頓兵馬,隨時準備進入雲南。
當然,王凝也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兒,那就是正是發函沐昌祚,準他開始抽調兵馬以備萬全。
沐昌祚在收到王凝公文後,也開始整頓兵馬。
一邊命令北麵的鶴慶千戶所、大理衛及洱海衛整軍備戰,同時調動雲南東部的曲靖衛、越州衛和陸良衛調集戰兵趕往永昌府。
而雲南兵馬最多的地方,自然是昆明及周邊地區,有雲南前中後左右五衛和廣南衛,也都收到整頓兵馬的命令。
至於一直被黔國公府掌握的景東、孟華和楚雄及永昌府附近的衛所,早就已經完成了兵馬的準備工作。
在西南拉響戰爭警報的時候,俞大猷派往京城報捷的文書也終於送抵京城。
用蜈蚣船傳遞消息,速度確實一等一的快速。
和福船需要靠風力航線不同,蜈蚣船長梭的船體加上兩邊密布的船槳,可以依靠人力高速航行。
從呂宋到廣東,兩班水手輪流劃槳,隻用了半月就完成了這段航線。
之後的事兒,自然就是急遞鋪不分晝夜往京師傳遞捷報。
當捷報送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後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