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b\b
“企業興盛或衰落,股市繁榮或崩潰,戰爭與經濟蕭條,一切其實都是周而複始的,但它們卻總是在人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來臨。”
在粵東省羊城市內緩緩排行的車內,秦天川如是對卿雲感慨著。
結束鄉裡事宜後,卿雲便開始跟著秦天川拜訪著各路大佬。
在錦城的訂婚宴上淺淺的見上一麵西蜀省內大佬後,秦天川便帶著他出了蜀。
第一站,羊城。
拜訪黎寧。
一位體操奧運冠軍出身的成功企業家。
黎寧,人名即品牌名,現在也是公司名,主營體育用品。
“小卿,黎寧,你也應該聽說過,你說這種命名方式有什麼好處?”
麵對秦天川的問題,卿雲沉吟了一會兒,而後答道,
“可以最大限度將黎寧自身體操王子的名聲導入到品牌裡麵,
從而建立個性化和獨特的品牌形象,與其他企業區分開來。
甚至現在看來,我認為二者是相互成就的。”
答案自然是諳熟於胸,但是緩緩再回答,會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
經過前世社會上的摸爬滾打,這些已經刻在了骨子裡了。
秦天川悄悄的翻了一個白眼,這便宜女婿,穩如老狗的性格讓他哭笑不得。
就像是在麵對一個跟自己差不多歲數的中年人一般。
不過,答案嘛……
他並不太滿意,但卿雲不懂也是正常的。
“還有一點更深層次的,你沒看到。
在我們國家開始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當中,其實像厚樸這樣白手起家的大型企業很少。
畢竟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很多事情得有個身份才能做。
大多數人就是依賴於以前的國有企業,掛靠在國有企業的下麵開始起家。
背靠大樹好乘涼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幻想集團,它最初就是掛靠在華科院下麵。
壯大後,再通過管理層收購的方式實現產權明晰。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從96年開始,國家便開始實行國退民進的戰略。
到現在,國有企業的戶數銳減了40,其中有些企業做不起走,自然消失了。
但是,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企業是改變了產權屬性,不再是國有企業。”
說到這裡,他衝著卿雲擠了擠眼睛,“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黎寧最開始是一家國企。”
卿雲聞言愣了一下,他表示,這確實是他知識盲區了,求知若渴的望著便宜老丈人。
秦天川卻惡趣味的跳過了這個環節,“黎寧將自己的名字作為品牌名,其實是有高人在指點。
從一開始便是將黎寧這個創始人和品牌乃至公司綁定在一起,他便是品牌,便是公司。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產權不明晰的年代,最大化的避免自己被人掃出局。”
“掃出局?”卿雲愣了。
不過隨即他便反應了過來。
他忽然想起,雅虎在戰投阿狸時,中間便有一個條款,雅虎承諾保證臨安馬管理權n年不動搖。
原來如此。
怪不得後來國家入主後,臨安馬依然是頭牌人物。
臨安馬阿狸,阿狸臨安馬。
將個人與公司牢牢的綁定住。
秦天川看他樣子也知道他懂了,便不再多談這塊,
“黎寧,他的總部96年便遷到燕京去了,但最重要的生產基地還是羊城。
今天我們來這裡,就是看看生產運營狀況。”
卿雲撇了撇嘴,“爸,你這看的出來啥?黎寧又不是小公司。
像這種體量的公司,從一個廠區能看的出來多少毛病?”
秦天川聞言不以為忤,甚至他還有點高興,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他笑了起來,“其實還是能看出不少的東西的,從細節入手,可以管中窺豹。
比如說安全問題,像黎寧這種生產企業,一把火就可以讓他們損失慘重;
清潔問題,比如生產線上的一個煙頭,就可以直接反應公司的管理能力。
再如工廠大門貨車的進出數、倉庫門前的車輛輒痕、員工的夥食著裝……”
卿雲頓時覺得不明覺厲。
這些確實是以前他從未接觸過的。
前世,秦天川對他的培養,其實還是高舉高打的那套。
就算是從基層做起,也是從期貨部這樣的辦公室做起。
秦天川看著他這副模樣,卻又衝著他挑了挑眉頭,
“逗你玩的,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是做實業起家的,看廠區,我習慣了。”
說罷,他無良的笑了起來。
卿雲無語的翻了一個白眼。
……
“秦大哥!歡迎!歡迎!”
讓卿雲有些恍然的是,他沒想到自家便宜老丈人的江湖地位這麼高。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黎寧的名聲雖然在華國可以直接等於國家英雄,但是在商業場上,比起秦天川而言還是要遜色太多。
此刻,他們前來黎寧公司,並非是秦天川所說的拜訪商界大佬。
而是作為黎寧公司股票的潛在投資人,前來考察和聽取彙報。
黎寧公司計劃於明年在明珠港上市,邀請厚樸集團成為其上市的‘基石投資人’。
其實明確提出‘基石投資者’是2005年。
不過,2005年以前,在國內的企業在明珠港上市,需要有資本提前認購股票進行信用背書。
民間通常將這部分提前參與投資的資本稱為‘基石投資人’,後期書麵化為‘基石投資者’。
基石投資人一般有主權基金、國際機構投資者、戰投企業、大亨富豪四種類型。
民營企業,最好的基石投資人便是秦天川這樣跨領域、不謀求公司經營、互相幫襯的大亨富豪。
黎寧帶著秦天川在廠區裡一邊逛著,一邊介紹著此時的經營狀況。
卿雲默默地跟在後麵,聽著大佬間的對話。
這次出來,秦天川讓他‘隻聽隻看不言不語’。
黎寧此時形象和電視上看到的體操王子,完全便是兩個模樣。
但唯一不變的是那鋒銳的眼神。
“今年的瘟病影響還是蠻嚴重的,不過我們還是有信心完成年初製定10億營收目標……”
“小黎,是不是太樂觀了點?我記得上次我們所說的存貨問題,你們貌似還沒解決。”秦天川拿起生產線邊上一隻鞋子察看著。
黎寧的前期擴張是迅速而野蠻的,第一代職業經理人陳一紅在將黎寧帶到了國內第一的高度後,也留下了大批庫存。
60萬件的積壓庫存,基本等於黎寧一個季度的銷售額。
“秦總,服裝行業都麵臨庫存積壓的問題,這是行業不可避免的痼疾。”說話的是黎寧第二代職業經理人章誌勇。
在一邊陪同的他笑著繼續說道,“所有的服裝類公司都是大批發模式。
品牌商不控製零售渠道。整個行業麵臨的都是“品牌+大批發”模式帶來的困難。”
卿雲眨巴眨巴眼睛,他明白,章誌勇其實是在詬病以前陳一紅時代的銷售策略
隻要批發出去、票一開完,對黎寧這個品牌商而言就已經形成了銷售額。
而其實最終的銷售情況,品牌商並不掌握,或者說,掌握的並不及時。
所以什麼好賣,什麼不好賣,品牌商得到的反饋時間相對滯後,再加上經銷商的退貨,積壓庫存就這麼出來了。
秦天川來了興趣,“那不對吧,上次你們還在說積壓庫存擠占了你們的資金,現在融資還沒到位的情況下,經濟狀況又大受影響,你們這10個億的營收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