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誌勇繼續賠笑著。
他也沒法不賠笑。
麵前的是投資人爸爸,他是職業經理人,黎寧讓他陪著就是來負責賠笑的。
“秦總,我們今年對渠道進行了重建,第一,我們大規模的開設了直營店,建立直營渠道。
第二,下沉了經銷渠道,在三到五線城市新開了不少的門店,也消化了很大一部分積壓庫存。”
秦天川點了點頭,這就說的通了。
品牌商建立直營渠道,考驗的是職業人士的管控能力。
“小黎,看來你堅持走職業化經理人負責經營公司的思路,還是對的。”
黎寧笑了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也是我在燕大讀書的時候學到的。”
後麵的卿雲聞言心裡冷笑了一聲,怪不得你後麵要陣痛十年。
原來是讀書讀殘了。
那群學經濟學的,能教出企業家?
華國社會的教化思路是“老師說什麼你就做什麼、到了單位就聽領導的”。
這種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科層體係既不利於創新思維,人的責任感也會弱很多。
什麼時候打折促銷?
庫存應該控製到多少?
基本上職業經理人還是要靠老板來決策。
公司出現問題時,職業經理人都看頭兒怎麼樣,看創始人有什麼辦法。
或者體現為,我明明看到這些問題了,我也不說,我看創始人會怎麼辦。
本質上的原因是華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
華國的職業經理人如果達不到董事會設定的目標,他可能要跟你談理由、談很多問題。
在國外則是末位淘汰製,做不好彆廢話,你特麼的下課。
而且還不是老板炒職業經理人,達不到目標職業經理人自己就提出來走人。
這個無法跟國際接軌,因為歐美的企業基本上沒什麼創始人了,公司現在必須用職業經理人。
在華國,還沒到那個階段,大部分公司的創始人都在世。
再過30年還差不多。
一行人又逛到了公司榮譽室,望著牆上的公司發展曆程展示,秦天川指著卿雲開了口。
“小黎,我這次帶他出來,就是給他開開眼界,你找個人給他介紹一下你們公司的曆史唄。”
黎寧有些恍然,門口迎接會麵的時候,秦天川還專門介紹過他女婿,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秦大哥,我看剩下的都是財務法務團隊的交流,要不我們就不參加了,先在這裡聊聊,然後去我辦公室喝點茶?”
黎寧是體操運動員出身,但不代表運動員就是他身上唯一的標簽。
事實上,此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著10來年企業經營經曆的企業家,他很清楚,什麼才是主要的。
待閒雜人等離去後,黎寧走到牆上發展曆程最初的時候,忽地笑了起來。
“彆看這上麵是1990年,其實最初還要早兩年。”
此時卿雲發現黎寧的目光變得溫和了許多,像是帶著點緬懷的意味。
“小卿,我最後一次比賽你見過沒?”
卿雲老實的點著頭,“我在電視上看過紀錄片。”
那是88年漢城奧運會,黎寧從偶像巔峰跌落的時刻。
在關鍵的吊環比賽中他意外失手摔了下來,與金牌擦肩而過,這成為華國奧運代表團最讓人失望的事件。
接受不了的國人,紛紛咒罵起這往日的英雄。
黎寧淡淡的說道,“比賽前我是王子,是英雄,不能失敗的英雄,所以,輸掉比賽後我就不再成為國家的英雄。
回國的時候,再也沒有鮮花和掌聲,也沒有媒體的追逐。
那時,隻有一個人在通道儘頭等著我,就是健麗寶的董事長李金偉。”
卿雲聞言一愣,托前世發達網絡的福,他知道李金偉在初期非常扶持黎寧,但完全沒想到,兩人的私交會那麼好。
那時,正是全國痛罵黎寧的時候,李金偉竟然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接機?
黎寧拍著牆上的企業g,“恐怕你們都不知道,我最初是想創辦一所體操學校的。”
卿雲有點側目,這個想法……
多少有點創意。
在這個學而優則……的年代,搞一所體操學校……
也是挺有想法的。
“當時李大哥勸我說,‘你搞體育,不能光靠彆人讚助,為什麼不可以自己做出一個體育企業來?’
在加入了健麗寶集團半年後,我向他提出,想辦一家體育服裝廠。
當時我們的讚助商都是國外的,我想所有的國家隊隊員能穿上自己國家企業生產的衣服。”
卿雲聞言狠狠地摳了摳腳趾,這還用勸?
這說法和要釣魚,自己乾脆去生產魚竿有什麼區彆?
說的花裡胡哨的,其實就是想掙錢而已嘛。
不過成功人士都喜歡這麼騙小孩,他也沒有辦法,隻能露出對其崇高願景的欽佩眼光。
秦天川看著卿雲的腳部動作,嘴角扯了扯,而後悄然露出一絲笑意。
沒被忽悠瘸就好。
“當時李大哥就陪著我到處遊說找投資方,他說,‘如果能夠引入外來的資金,就不要全部用健麗寶的錢’。”
聽到這裡,秦天川插了一嘴,“我想,在當時,也許老李總就已經察覺到產權不清的後遺症了吧。”
黎寧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現在想來,確實如此。”
卿雲眨巴眨巴眼睛,結合之前車上的對話,他好像明白秦天川為什麼今天非要帶他來的原因了。
其實,按照之前的計劃,他此刻應該在華亭,和秦縵縵一起跟著陳婉看房子。
秦天川這是在用鮮活的實體實例告訴他,產權明晰的重要性。
這課得認真聽。
但是此時的黎寧,顯然還沉浸在剛剛開始創業時候的回憶中。
“當時這個公司還不叫黎寧公司,叫中新健麗寶運動服裝公司。
由健麗寶、我個人還有獅城一家企業共同設立,有外資、有個人,這避免了健麗寶的國有股一股獨大。
我在創業上的第一戰,便是效仿李大哥當時讚助洛杉磯奧運會國家隊飲料。
那會兒,正是亞運會要召開的時候,我用250萬元從耐克手上搶下了火炬接力傳遞活動的承辦權。
90年8月7號,在世界屋脊的那個高原上,我作為運動員代表,穿著雪白的‘黎寧牌’運動服,從達娃央宗手裡接過聖火火種,也就是這一天,‘黎寧牌’正式誕生了。
整個亞運聖火傳遞過程裡,有23億人直接參與,25億人從新聞媒體知道了健麗寶和‘黎寧牌’。
開頭的幾年,公司發展的很順利,每年的營收都以至少100的速度進行增長。”
在一邊聆聽的卿雲,心裡也在暢想著那個激情年代。
當初健麗寶被選為奧運代表團首選飲料時,這個飲料的g都還沒設計出來。
黎寧特麼的什麼都沒有,就敢直接砸錢拿下這種活動承辦權的事情,也就那個年代可以辦到了。
當然,不可否認,也是健麗寶和體操王子的雙重名人效應使然。
是不是國家覺得欠體操王子一個體麵的結束,於是補到了商人黎寧的身上,也未嘗可知。
那會兒做生意,是真簡單。
但後果也是真嚴重。
“大概93年年底,我遇到了劉紀鵬,燕京專門做股改的專家。
他當時為我們進行初步診斷的時候就說,健麗寶運動服裝公司的產權不清將對今後的發展帶來致命的負麵反應。
也是他當時的力主清退國有資本,才有了今天的黎寧集團”。
黎寧想起李金偉的遭遇,很是唏噓。
當時他試探性的提出清退時,李金偉沒有任何反對,非常大度的完全支持他自立門戶。
健麗寶集團對服裝公司曆次投入的1600萬元,由黎寧分三次用現金進行了償還,甚至沒有提出補償增值部分的要求。
李金偉對黎寧確實是做到了仁至義儘,這樣的舉動完全是“扶上馬,送一程”的典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