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話,卿雲卻沒法說,這是終局思想,也不適合他的商道。
隻能說,如果他的下一代撐不起炎黃集團的時候,他會自己出局,將這個商品獻給國家也好,處置給彆人也好,都行。
說完這句,一杯酒下肚,卿雲又嚼了幾顆花生米。
牛強東明顯感覺的到,小卿總的表情輕鬆了不少。
他也知道,整合期完成,自然便是光明的未來。
卿雲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整合期進入到後半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出局,市場開始出現‘出清’的曙光。
一些企業因為市場被不斷搶占,關門走人;
一些企業因為被整合,合並到一個龍頭企業共同發展,做大做強;
一些企業轉型、換行,原有業務逐漸衰落;
一些企業因為企業家年齡到了,後繼無人,一蹶不振。
無論是何種原因,最終都是優勝劣汰的結果,市場慢慢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80的市場由20的企業所獲得。
這些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高。
最終,整合行業的效率提升,整合行業的門檻提高,市場進入了行業發展的第五個階段,涅盤期。
鳳凰涅盤,形容這個周期再合適不過。
這個階段的企業競爭,實際上已經是‘剩者為王’了。最可惜的一批企業家,是在整合期的末端和涅盤期的前夜退出的企業家,他們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這個階段價格戰開始消失,廠商進入合理化盈利的區間,市場需求量沒有減少,供給量下來了,行業裡剩下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足夠強的客戶、產品和壁壘,他們一起瓜分了龐大的行業市場。
這個階段的大忌,隻有一個,涅盤期前夜倒下了。
這種例子太多,整合期的後期,麵對烽火連城的價格戰,很多企業確實心態繃不住,坦率的說,這個時期的企業家是非常容易交槍的。
但是,要交槍你得早點交,彆等到這個時候才來交槍。
一個公司的價值,在不同周期裡麵,價值是不一樣的。
起步期,大家算的是什麼?算的是未來的賬,這個時候企業的估值,沒有錨定點,取決於投資人看創業者的順眼程度,比如我投你一樣。
成長期和成熟期,大家算的是什麼?算的是s賬、e賬,你的企業值多少錢啊?銷售額乘以5倍s,你賣兩個億,值10個億。
為什麼?
因為你有廣闊的成長空間。你的利潤是2000萬,乘以20倍的e,值4個億,因為我認為你還能再翻翻再翻翻。在成長期、成熟期算賬就是算增量賬。
到了到了整合期了,你會發現算賬的邏輯又變了。
因為全行業虧損,或者是沒有利潤了,這該算什麼賬了?
算b賬,算一個公司淨資產多少,就隻值多少。
賬麵有淨資產7000萬,那麼公司就隻值7000萬,因為你沒有創造利潤的能力了。
所以,給你7000萬買你的公司已經不錯了。
甚至你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在最後一刻倒下的時候,按低價淨資產,甚至打骨折賣了企業。
這一點,石玉柱如此,宋儒華也是如此,百億……”
卿雲聳了聳肩膀,雖然倒下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點就是,從主業來說,在大爭之世掉隊了。
牛強東也理解這個道理,沒有去死抓文字,交談不是論壇,有的時候意思到了就行了。
“等他們拿著現金出局了,涅盤期達到頂峰,也就是摘果子階段徹底來臨了。”
卿雲淡淡的說著,“此後,新的好時代到來了,行業進入發展周期的第六階段,收獲期。
在這個階段,剩下的人,分享了絕大多數的市場。華東的龍頭和華南龍頭打來打去,大家和平了,你也打不過我,我也打不過你,大家各自占據一方,相安無事。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你也不敢打死我,我也不敢打死你,這要結合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勢。
國家發展國內經濟為主旋律時,你必須要有對手,國家展開國彆經濟競爭時,國家會幫助你打死對手,或者幫助對手打死你。
這個周期,‘剩’者成為了‘勝’者,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穩定的長治久安階段。
比如,我嶽父發家的飼料行業,這個行業原本百家爭鳴,現在已經隻剩下不到5個品牌,經過長時間的整合期、涅盤期後,先後進入穩態發展的收獲期。
穩定的市場格局、穩定的客戶、穩定的上下遊關係,讓這些頭部企業獲得了與成長期相同的利潤水平,但經過一輪輪的優勝劣汰,這些企業的規模又是之前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你可以想象,這些企業可以輕鬆地將過去整合期、涅盤期所產生的大量‘虧損’悉數收回,企業終於迎來其最美妙的發展狀態大規模盈利。
這是對穿越周期企業最大的犒賞,是對行業的專業級企業家最大的回報。
某種意義上,它們是最後的行業王者,是這一場‘奪取南極的競爭’的最終贏家。
我們縱觀諸多世界500強,沃爾瑪、福特、三桑、殼牌、lv集團、京瓷、輝瑞等各個行業的超大型企業,實際上都是在一輪輪廝殺中最終的涅盤者和收獲者。
許多大企業,至今已囤積了數十年的收益,遠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營收與實力,富可敵國,令人驚歎!
這個時候,大忌是作為一個既得利益者,停止進步,因為行業的發展,並沒有止步。”
卿雲點了點桌子,“我說過,行業的周期發展階段有七個,如果在第六個階段停止進步,那麼在第七個階段,企業將死無葬身之地,死的比前麵六個階段還要快,還要慘烈。
在行業進入穩定的收獲期時,一股新的力量開始醞釀。
新的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開始發育,本質上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終端客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更快更便捷、更舒適……
這是驅動一個產業新的變革動力。
在這個基礎上,一個新的行業會在原有的行業上誕生,或者原有的行業將發生行業邏輯、商業邏輯雙重顛覆性的變更。
這意味著新的機會開始醞釀。
新的技術、人均gd的提升、終端用戶畫像、國家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都會導致整個社會經濟的潛在邏輯發生重大的變更,這會催生同一個行業裡新的賽道出現,甚至另外一個新的行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