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巳時,隅中,中人亭。
對於漢軍來說,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危機的地步。
東壁失陷,戰前布置在前坡的軍陣麵臨崩潰,才支援上去的烏桓突騎就分崩離散。
盧植怎麼也想不到,從開戰到現在才不過是兩個時辰,戰局敗壞就到了這個程度。
不過盧植也從對麵那急切猛烈的攻勢中琢磨出了些什麼。
越是急戰,越是說明對麵在搶時間!那對麵在搶什麼時間?隻要想一下,就知道必然是河間兵團的援兵就在左近,時刻可能出現在戰場。
盧植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是他作為漢室第一流統帥的自信。
而越是如此,他就越不能讓前坡陣地崩潰,所以他派出了自己最信賴的部隊。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
在東麵的後坡,在泰山軍看不到的地方,有一支兩千人的步兵方陣,還有兩營各千人的騎兵部隊。
這就是騎都尉公孫瓚的本兵。
原先他帳下還有兩千人的步兵營,但交戰未多久就被盧植調到了前麵,至今沒有消息。
所以,此時公孫瓚的本兵實際上就是四千人。
此時,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們就或坐或躺的在坡地上休息,聽著前麵戰場的喧囂和廝殺,他們皆如尋常一樣,閒聊。
公孫瓚這會也在幾名騎將的簇擁下斜躺著,嘴裡嚼著一根野草,有一句沒一句的和邊上族兄公孫度聊著。
公孫康比公孫瓚要大十一歲,在此世幾乎都不是一代人了。但不知道怎麼的,公孫瓚就對自己這個族兄很親切,許是因為他們都是骨子裡崇尚暴力的邊人士子吧。
和公孫瓚一樣,公孫度的背景也不太好,又出自帝國最偏僻的玄菟郡,可以說毫無上層人脈。
但公孫度有個好貴人,就是當時玄菟郡的太守,也是主脈的族叔公孫延,因為此公有個兒子叫公孫豹和這公孫度就是同年生的,而公孫度的小名又叫阿豹,所以公孫延親而愛之,視如己出。
而公孫度自有了這個好大爹後,整個人生才不一樣起來。先是被蔭舉為郎,然後又做了一任冀州刺史,都是清貴公職。
但公孫度骨子裡就偏勇銳,所以在做冀州刺史的時候就很是查了一波州裡的不法,然後就得罪了冀州的士族們,最後隻能灰溜溜回遼東老家避禍。
這一次盧植大典兵,公孫度散儘家財,將他義父留給他的家業全部變賣,組織了一支千人的部曲兵。
本以為可以一戰而起,但誰知道在定亭之戰的時候,大敗虧輸,好不容易積攢的底子就這樣輸得精光。
這個時候,同為公孫家的公孫瓚就拉了他一把,不僅安排他到了自己的麾下,還單獨令其領一支五百人的騎兵。
公孫度也是發了狠了,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十八、一個十六全部安排到了隊伍裡,還抽調自己的心腹將柳毅和韓忠兩人一並輔助帶兵。
如此,公孫度才將這五百人的騎兵給掌控住。
公孫度受公孫瓚這麼大的提攜,所以雖然年齡比公孫瓚還要大個十一歲,但語氣就頗為恭順,說的話也讓公孫瓚很是受用。
此時,他就在問公孫瓚一個問題:
“伯珪,這一戰咱們要為盧帥打到什麼程度?”
公孫瓚皺了皺眉,聽出了公孫度話裡的意思。很顯然,自己這個族兄已經開始懷疑為盧植賣命的必要性了。
沒錯,人心的變化就是這樣的。人不是木頭,沒有永遠固定的忠誠。
隨著戰事的發展,可見的敗局已經在顯露,軍中將吏們都在想,咱們是不是該給自己找一條路子了?
再聯想戰前就主動投降的馬騰部,見其安全受降,就更讓人心浮動了。
公孫瓚正準備講一番道理,這個時候,馬蹄聲急,從中軍奔來一名君子營的騎士,一路不停,飛馳而來。
公孫瓚眼神好,一眼就看出這令騎正是自己師叔鄭玄的兒子鄭益。
他立馬意識到了前方戰場的形勢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危機的地步,不然盧師不會將鄭益派來傳令的。
於是公孫瓚高聲下令:
“全軍準備,上馬。”
此令以人傳人的方式,很快就傳遍了這處營區。
等鄭益氣喘籲籲的奔來的時候,就看到師兄公孫瓚帶著全軍吏士們已經頂盔摜甲,準備就緒。
顧不得感慨師兄的明睿,鄭益將盧植的口頭軍令傳達給了公孫瓚:
“有令,命你部即刻支援中路的韋端部,擊潰正麵之敵。”
這個命令其實是有點問題的。
公孫瓚是右翼的後備軍,一旦前坡右翼的友軍不支,按理就應該將他調度上去,這本來也是公孫瓚以為的。
但現在盧師卻要他率部去支援中路?那中路自己的後備做什麼?
這個命令傳達的不清不楚的,公孫瓚吸取了此前他的老上司在雞澤之戰的教訓,非得將這個軍令意圖搞明白。
於是他對第一次上戰場的鄭益問道:
“盧帥為何要讓我軍去支援前坡的韋端部。”
這個問題也幸虧是鄭益來答,他一直隨扈在盧植左右,對於盧植所獲得的信息知之甚詳。於是他解釋道:
“韋端部現在的兵線已經不支,之前支援過去的烏桓突騎也被擊潰了。急需要你部去穩住中軍的潰敗。”
公孫瓚又問:
“我是左冀後備,我去支援了中路,那左翼陣地丟了怎麼辦。”
鄭益抿著嘴,老實回道:
“盧帥的計劃是以師兄一部和中軍的後備一並去支援前坡的中軍,一舉在中路打開攻勢。盧帥發現目前進攻我部的三路軍,唯有中路軍戰力最強。隻有集合更多的兵力才能在此處打開局麵。”
公孫瓚電光火石的想到了很多,有些是鄭益明說的,有些是鄭益未說的。
公孫瓚明白了老師的意思,這一刻他們師生之間心意相通。
隨後公孫瓚就不再多問鄭益,而是難得的對麾下的義從們高聲演講:
“弟兄們,這一次我將要帶著你們再上戰場。但這一次,我不是帶大家求活的,我是要帶大家去死的。我公孫瓚要死在這裡,你王門死在我後麵。你,鄒丹死在我們後麵。”
公孫瓚的第一句話就氣氛壓抑,緊著著他就繼續道:
“國家喪亂兩年,衣冠喪儘、漢室傾頹。這一戰就事關我漢室存亡,如果我們的死能換得漢室的活,那死又何妨?死又何懼?在滎陽,我們有弟兄死了。在巨鹿,我們又有弟兄們死了,在鄴城、在邯鄲、在雞澤、在三河亭、定亭、這些地方,哪裡沒有我等子弟的鮮血?”
此時,公孫瓚自己都動情難抑,他悲情道:
“我們流得血太多了,所以如果這一戰,用我們的死,去止戈,去讓更多的人不再死。我們一死又何妨?至少我公孫瓚願意去死!爾等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