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衝倒不是對這幾個番僧特彆好奇,而是他意識到,過去他所忽略的漢代典籍,是一筆巨大的智力資源。
這些典籍基本上都是從春秋傳下來的,是東土這個龐大土地上孕育的智慧果實,曆史上因為戰亂,蘭台、東觀、天祿閣這三個地方都焚於戰火。
後來還是曹操迎回蔡文姬的時候,由蔡文姬背誦複原了一部分,但其中丟失的卻是整個民族的巨大損失。
也許張衝冥冥之中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對這些典籍的搶救工作可能和發動這場改天換地的運動一樣,都具有同樣的意義。
如是,張衝重視這一塊,於禁自然也就重視。不然當時長安都沒完全平定呢,他就直奔未央宮來?還不是想為王上分憂嘛。
所以於禁入城後就一直忙這個,對他來說,泰山軍隻要控製了表麵上的秩序就行。
再細致了,他於禁手裡的兵力也有限,所以對於城內的小混亂他也真的愛莫能助了。
但真的就是這樣嘛?
假的,實際上,長安現在敲詐之風盛行,就是他於禁有意放任的。不然真要管的話,隨便抓幾個殺一儆百,風氣還是能壓住的。
但於禁為何要壓?對他來說,那些遊俠、徒隸做的事情太遂他的心意了。
說白了,他自己去封公卿家是可以,但要想挖出錢來,還真的就不如那些遊俠好使。
總不能泰山軍還搞拷餉那一套吧。現在大太畢竟都建朝立業了,再那麼搞就不大好看。
所以,這個時候狠辣的遊俠們正好扮演了這個角色。
他於禁隻需要放任幾天,等遊俠們都敲詐完了,他再去將這些遊俠群體一個個都打掉,可不就是花小力氣辦大事嘛?
還有那些城外的長安人不是眷念大漢嘛?不是瞧不上他們泰山軍嘛?行,那就給你們上上誘餌,釣你們魚。
在泰山軍的五大帥中,彆看於禁是地道出自山寮的窮苦人,但其實並沒有多在乎那些窮人。
隻是因為王上在乎,他才在乎。
所以彆覺得你窮,你苦,咱老於就要受你的鳥氣,咱有的是手段收拾你們這些刁民。
他也不去迫害,對吧。你犯法了,違了我泰山軍下的安城令了,那抓你沒毛病吧。
這就是於禁,報仇就隔夜。
當然,他做這麼多,其實也是有一種不為外人道也的心思在的,那就是他想自汙。
正如軍中將領人人聽史,他於禁也聽,而且領悟的更深。
當年光武皇帝同樣在洛陽,先是遣鄧禹從河內入關中,但打下半個關中後就被盤踞在長安的赤眉給擊敗了,後麵接替鄧禹的是馮異,其人最後擊敗了赤眉,占據關中。
就具體功勞上,馮異隻算是半個大功,但人家半個大功都還誠惶誠恐,心中不安呢!
他於禁全取長安,得了全功,那不更是如此?
當然,他知道以王上的作風和氣度,壓根不會疑他於禁。
但那句話怎麼說的?
一個好下屬,永遠不要讓自己處在讓領導為難的境地。
現在他於禁搞這些,就是要將自己在關中的名聲搞臭。
所以,目前長安的小混亂,於禁是很滿意的。
但很快,他就收到了王上從洛陽發來的軍報。
在信中,張衝訓斥了於禁一番,先是點出了於禁這點小心思,告訴他不要想那麼多。
然後張衝告訴於禁,他於禁在關中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了泰山軍的形象。如果他這樣丟了人心,那不是他於禁丟了,而是咱們泰山軍丟了人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衝在給於禁的折子下附了一張紙,那是他要於禁令全軍抄閱後,下發到西征軍全體吏士們手裡的。
在這份文章中,張衝突出解釋了泰山軍和黔首大眾的關係問題。
咱們泰山軍,從來也永遠不會站在黔首大眾的對立麵,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要代表所有黔首大眾的根本利益。
在處理和群眾的關係上不要搞陰謀,要真正的在思想上認識到,沒有黔首大眾的支持,就不會有泰山軍,要始終把為他們謀福祉放在首位。
張衝在這份抄發全軍的軍報中,點名批評了於禁在內的西征軍班子,讓他們嚴肅自己的態度。
有時候群眾不理解你,和你唱反調,你要先沉下去,沉到他們當中,好好問問到底是為什麼?不要以征服者的姿態在黔首大眾們麵前裝人上人!
沒有人,包括他張衝自己,都沒資格在群眾麵前吆五喝六!
當於禁看了這份文件後,整個人大汗淋漓,他似乎明白自己弄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思維與王上壓根不是一個時代的。
在於禁這些人汲汲營營於個人榮辱得失時,王上卻始終在關心,黔首大眾們怎麼樣了,過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原先還有點自鳴得意的於禁,終於不敢再搞自己的小心思了。
在將王上寫的《軍民魚水情》一文下發全軍學習後,於禁開始對長安實行突擊拉網,務必將那些害民的蠹蟲們一掃而空。
之後的幾天,泰山軍一直忙於這個,直到後來一直在左馮翊那邊打爛仗的楊茂也終於率軍趕到長安後。
有了足夠兵力的泰山軍,終於將長安內外藏汙納垢之地清理掉,實現了網格一般的秩序。
而與此同時,最新的文件也從東方十萬火急而來,其中隻有一句話是對西征軍全體將士們的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張王令
“由楊茂負責鎮撫長安,令於禁點軍中驍勇,即刻向著涼州潰敵追擊,不使得他們在西方站穩!”
如是,好不容易的才安穩下來的於禁,必須馬不停蹄的繼續出擊了。
喜歡犁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犁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