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難,先帝崩逝後,許多伺候過先帝的女官宮人就要被分派到皇陵,為先帝守靈,或是給她們幾兩銀子,讓她們出宮去自生自滅,還有些被先帝寵幸過,卻不曾有名分的宮人,就要被打發到昭寧寺與宣慈庵去了,與青燈古佛常伴一生。”諸葛憶蓀說著,長歎了一口氣,替這些女子的薄命感到惋惜。
“是啊,殿中省伺候的女官宮人就有三百人之多,這些人若是都被打發到皇陵去,或者去了尼庵中終此殘生,實在可惜。”
“若是昭媛不嫌棄,將來那天腰川的學宮裡也缺少人手,不如就讓這些人到天腰川去,若是身有所長的,就讓她們在學宮中任教,即便是沒有,在學宮中替你打理打理庶務也是好的,說起操持宮事、約束宮人來,宮裡頭沒有比殿中省出來的女官更在行的了。”
“好是好,隻是如此一來,又多了一大筆開支,隻怕臣妾積攢的那些首飾、銀子,撐不了幾個月的嚼用就要見底了。”
“這是哪裡話?既然這女塾學宮是我主張操辦的,哪裡能讓昭媛出錢?銀子的事昭媛無需憂心,我自有辦法。”諸葛憶蓀說道。
“既如此,臣妾便安心了,臣妾多謝娘娘成全。”
“成全彆人就是成全自己,與人方便也是給自己方便,昭媛無需言謝。”諸葛憶蓀說著,又想起了一事,對著杜昭媛說道,“我方才突然想起,前些日子許昭儀來與我說,六局二十四有許多年老的女官、嬤嬤年歲大了,按著宮中的規矩,要被送到掩芳門附近的安壽院去,”
“是啊,娘娘慈心,不忍心看著這些年老的宮人要被送出宮去,因此九年前就在宮中設立了安壽院,讓這些無所依傍、無兒無女的宮人們不必被送到宮外等死,能在安壽院中安度晚年,宮人們對您甚是感激呢!”杜昭媛說道。
“雖說如此,隻是這安壽院終究是未亡人等死的地方,如今先帝崩逝,新帝登位,我雖然年輕,可是仍舊要到仁壽宮去,和安壽院中年邁的宮人們一樣,隻等著閻王爺差遣鬼差來帶我走的那一天,想想便覺得生命淒苦,安壽院中的年老宮人們也定時如此,因此我想……”
“您想讓這些年邁的宮人們也一同到天腰川學宮去?”
諸葛憶蓀笑著說道,“昭媛果真是我的解語花,知道我心中所思所想,這些宮人們雖然年老,可是他們在宮裡當了一輩子的差,六局二十四的女官嬤嬤也好,內侍省、內府局管理皇室府庫的人也好,論手藝、論巧思、論頭腦、論智慧,都不輸給年輕的宮人們,昭媛若是不嫌棄他們,許他們到天腰川的學宮去,將他們一聲的本領交給京城內外的女子們,既能打發打發餘下的光陰,又能與年輕的後生們結下些羈絆、緣分,還能讓自己的手藝通過這些後人們流傳下去,就如同靠著這些流傳的手藝延續自己的生命一般,對他們而言,實在不是一件壞事啊。”
“娘娘這話說得我心動得很,況且人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與兄長從小就是祖父帶大的,又豈會嫌棄這些年邁的宮人們呢?臣妾求之不得!”
“那便好,這便是他們的福氣了,剩下的事隻交給我去安排吧,昭媛就不必操心了。”諸葛憶蓀說道。
“是,”杜昭媛也答應著。
諸葛憶蓀將此事與常修說了,常修雖然不情願,可是一聽,不過是些婦人之事,要花費的銀兩也不用自己出,便欣然答應了此事,諸葛憶蓀讓甘繆去敦化坊購置了一處房舍,讓孟輕雷從豐陽會館請來了匠人、差役,在曲陽彆宮的北麵修建學宮。
這學宮南到天腰川,西麵到曲陽彆宮的會稽亭,這會稽亭是天腰川以北最大的宮室,諸葛憶蓀做主,將會稽亭一並劃給了學宮,北麵到敦化坊的淨影寺,東麵到杜昭媛的宅邸。
這處學宮占地還不到曲陽彆宮的十分之一,不過因為沿著天腰川修建,十分狹長,東西相距足足有六七裡。因為天腰川的兩岸又數千棵百年柳樹,柳樹的氣勢參天,這學宮的正殿被稱作茂柳殿,這學宮被稱作“天腰川學宮”、“天腰川女塾”
、“樂遊原女宮”等等。
諸葛憶蓀又讓孟輕雷請人在天腰川以北廣建房舍,因敦化坊許多房舍經曆了戰火,早就人去樓空,諸葛憶蓀又派人將這些民房一並納入天腰川學宮之內,一時間讓這學宮的占地多了一倍,建成後的學宮之中足足能容納兩三千人。
這學宮不僅隻教授京城女子詩書與百工技藝,諸葛憶蓀還讓人從羅雙蓉的營中請來了善於騎射、武藝精湛、偵查之術甚為老道的女將,在學宮中教授偏好拳腳功夫的女子們一些防身與作戰之術,並且將那天腰川北岸的密室開放在世人麵前,作為這些女兵們的操練之所。
直到此時,學宮中漸漸有了為數眾多的、操練武藝的女兵,才引起了常修的注意,可是木已成舟,有諸葛憶蓀在上,即便是常修心中不滿,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至此,先帝元淮的嬪妃們大都有了歸宿與容身之處,隻剩下唐簡卉和兩個皇子仍舊住在金鴛閣中,不知道要何去何從。
喜歡禦心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禦心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