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猜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曆來是軍事論壇的一大熱門話題。
但如今從大於的反應來看.....
不出意外的話,大於的思路應該就是x射線激光核聚變了。
眾所周知。
裂變初級的輻射能量集中在x射線波段,所以所有的氫彈必須圍繞x射線輻射內爆來設計。
並且就目前來看,重元素推送層燒蝕是唯一的利用x射線的辦法。
根據當年泰勒二人最後那篇...同時也是封神的那篇論文來看。
他們預計的情況是初級產生的x射線迅速充滿輻射通道,形成近似的溫度均勻的黑體輻射空腔,輻射通道中的低原子序數材料被x射線熱化為高溫等離子體。
但大於的思維則是考慮到了柱狀次級間存在梯度壓縮,通過量子隧穿的情景將這些梯度形成了某種勢壘。
這可真是個天才的想法啊.....
隨後徐雲便靜靜坐在了床上,安靜的等起了大於的計算。
我和大於真強.jpg。
這一次大於計算的時間要比之前長上很多,足足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他才略顯遲疑的放下了筆。
“徐雲同誌。”
隨後大於將自己的算紙遞到了徐雲麵前,對他說道:
“你看看我的思路對不對?”
徐雲原本想說自己對於氫彈結構一個字兒都看不懂,但想到麵前的算紙上大概率記載的是傳說中的那個東西,他便忍不住接過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大於也主動做起了介紹:
“徐雲同誌,我按照沿軸線計算了一根壓力時間曲線,最後發現單單靠泡沫等離子體應該是無法保證腔體內均勻的x射線輻射場的——也就是內壁對x射線的漫反射是更主要的產生燒蝕效果的機製。”
“所以我設計出了一個特殊結構,可以延緩次級近端首先燒蝕同時利用了隧穿效應,我把它稱之為x射線透鏡。”
說罷。
大於用圓珠筆末端在徐雲麵前的算紙上點了點,同時做了個畫圓的動作:
“根據我們原子彈的設計圖來看,從初級發出的x射線相對次級來說本身是放射狀的,為了讓次級儘量得到均勻的x射線輻射,需要將x射線變成彙聚的形態。”
“但x射線本身非常特殊,光子能量極大,對於大多數材料幾乎可以無損耗的穿透,並且折射率會略小於1。”
“所以如果想做成x射線透鏡,透鏡形狀應當接近於凹透鏡,並且想發生全反射隻能利用掠入射。”
“當然這種設計會損失相當數量的x射線,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減少彙聚角,但在隧穿效應的梯度輔助下,剩下部分的x光線卻可以達到高精準的彙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於的介紹非常的簡明,即便是徐雲這種對氫彈結構不太了解的外行人,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明悟。
原來如此.....
大於的思路說白了其實就一句話;
選擇燒蝕速度以及燒蝕後反衝速度不同的材料來平衡遠端和近端的時間差。
一般來說,重元素的對x射線的不透明度較高,也就是更能吸收x射線的能量,那麼可以通過在次級的近端采用更多的輕元素材料解決這個問題:
將原本用重元素製成的燒蝕推送層的一部分置換為輕元素材料,對應的燒蝕速率降低,從而達到次級均勻壓縮的目的。
如此一來。
裝置啟動的時候。
上百束的高強度激光會在1納秒內擊中球心部位的氘氚小球,使小球表層離子化同時壓縮球心使球心達到聚變反應的條件。
驀然。
徐雲又想到了後世兔子們的x射線激光核聚變項目,那個項目就是利用x射線激光加熱金屬鈹球體使之發出x射線,然後均勻的輻射到燃料球體上。
隨後徐雲又繼續翻開了一頁算紙,準備繼續看下去。
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
後一頁算紙上卻出現了滿屏的馬賽克,麵前大於說的話也隻見口型卻聽不到內容。
又過了片刻。
算紙上冒出了一個鮮紅的404數字,還不停在徐雲麵前飄啊飄的.....
見此情形,徐雲瞬間便明白了什麼。
確實。
氫彈的具體構型在2023年都屬於絕對的機密,隔壁的三哥號稱掌握了聚變武器,但實際上也隻是個增強彈罷了......
如果自己在這方麵接觸的太多,的確很容易遇到404的情況。
更彆說自己的身上還帶著瞳叔、蕉姐、肘子和賣報的毒奶buff,此時確實應該謹慎為好。
於是在接下裡的時間裡。
徐雲在大於麵前表演了一場啞劇,一邊啥都聽不到,一邊卻要裝作恍然大悟的模樣。
這種情況讓徐雲莫名就想起了自己初中讀書的時候,當時自己聽那些不懂的課程的時候就是這樣應付老師的.....
就這樣。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徐雲耳邊才響起了大於的聲音:
“徐雲同誌,你覺得我的這個想法如何?”
徐雲聞言思索片刻,朝大於豎起了一根拇指:
“中!”
雖然完全不懂大於後半部分說了什麼,但從前半部分的內容來看,大於的思路顯然就是傳說中的.....
於敏構型!
這可是經曆過實戰考驗的方案,徐雲完全可以無腦a的相信。
大於構型,至此....
現世!
接著很快,徐雲便又意識到了另一件事:
雖然大於構型和曆史上的那個掛壁結構看起來沒啥區彆,但眼下它卻提前了整整兩年多快三年問世.....
換而言之。
如果一切順利,說不定氫彈有機會......
和“邱小姐”一起出嫁?
...........
注:
大於構型這塊真的是不能多寫,所以至此結束啦,繼續寫下去彆說書了,我人你們估摸著都見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