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天再度統一半年後。
新帝的登基大典順利舉行。
登上皇位的那個放牛娃,如同牽線木偶一般完成各道程序。
李觀瀾在登基大典上宣讀了數道內閣政令。
在場的眾人剛開始懷疑自己聽錯了字詞,可當聽到政令的內容時,疑惑的大臣們才明白事情的緣由。
這幾道政令,可以說是離天兩千年來一場大變革。
首先是遷都。
永安京此時的狀況是一種匪夷所思的狀態。
整個城市都被藍白色的光幕覆蓋,連關忘文都進不去,更彆說探查永安京中的具體情況了。
因此遷都之事勢在必行。
新都城自然選在了望北城。
望北城雖然城市規模不大,但是由於這些年來一直與海妖作戰,城防工事卻是各內地行省中首屈一指的。
再加上比鄰東海,與龍宮距離近,萬一出了什麼緊急狀況,龍宮的支援來得也快。
當然這個理由是不能明說的。
龍宮和離天的合作目前還是處於個人階段。
也就是天龍皇和大祭酒之間的私人關係基礎上,暫時還不能公之於眾。
相對於遷都,李觀瀾說得下一件事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彈。
朝廷中樞進行了一次看似區彆不大,實際上雲泥之彆的改製!
當李觀瀾宣讀完這條政令的時候,在場的大臣才明白,為什麼今日李觀瀾宣讀的隻是政令,而不是詔令!
改製完以後的中樞製度,作為皇帝能下達的詔令隻剩下了傳位、開戰、終戰等幾個極其有限的製式詔令。
所謂的製式詔令,就是內閣起草好詔書後,皇帝負責在蓋章處蓋章的詔書。
皇帝詔令若是沒有使用內閣的製式詔令以及半數閣臣的簽字則被視為無效。
哦也不儘然如此,李觀瀾還是給皇帝留了一個可以自由下發的詔令,而且不需要受到任何製約。
便是賜婚詔。
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想法,給臣民賜婚,但是隻能作嫁,不能作娶。
也就說皇帝可以給自己女兒選個好駙馬,卻不能給自己兒子挑個稱心如意的媳婦。
皇子大婚還是需要通過內閣。
眾大臣聽到這裡,偷眼看向了在高台龍椅上正襟危坐的新皇。
戲謔、同情、輕蔑各種各樣的眼神應有儘有。
按照李觀瀾的安排,如今的皇帝已經從高高在上的天子變成了一個拉皮條的了。
當然,皇帝的供養還是有所保證。
大概相當於一品官員的兩倍俸祿,用於皇帝自身的花銷。
這筆錢聽起來多,可離天皇朝的官俸是不高的。
兩倍的俸祿,在民間也就相當於一個中上等的富戶。
再朝的官員大部分都還是有些家產的,哪怕俸祿不夠了,還有些額外的收入。
可身為皇帝卻隻有這麼點待遇,已經相當寒酸了。
不過新帝似乎毫不在意。
在他正是登基前,李觀瀾還特意找他說了這事。
那放牛娃一聽自己一年能拿到這麼多銀子,兩隻手都數不過來了,頭點得和小雞啄米似的,哪裡有不答應的道理?
除了對皇帝權力的限製以外,李觀瀾也對朝廷製度進行了改變。
比如改中書省丞相製度為內閣製,比如都察院整體升格,禦史中丞地位相當於副相,新成立了一個衙門,叫做儒聖院。
儒聖院的組成,包括退任的內閣首輔和閣臣,天下三品以上書院的山長,以及名重一時的大儒。
此院由大祭酒挑頭兼任院長,除了不時修訂離天律以外,更多的是對朝政大方向起到把關的作用。
李觀瀾一口氣說完後,不經意間瞟了身旁已經昏昏欲睡的“陳老六”。
關忘文寫出來的那幾張紙,他可是拉著幾個高層沒日沒夜地研究了好幾天,這才定下了最後的方案。
而儒聖院的設立,除了秉承關忘文的分權之說以外,更要的就是要將關忘文牢牢鎖定在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