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廠被拆除,船工、匠人、通益被遣散。
官府禁止沿海各地的船廠,製造千料以上大船。禁止民間下海貿易。
理由是下西洋勞民傷財,皇帝好大喜功,造成財政負擔。
而實際上,禁海隻是兼職百姓下海貿易,文官和地方豪強則利用官府來製止百姓下海貿易,而造成他們壟斷海外貿易的事實。
朱祁鎮上台後,麵對財政緊張問題,試圖雙管齊下,一邊收回海貿,一邊清查貪腐問題,整理全國的官府府庫和糧庫,清理資財。
他打算減員增效,對軍隊吃空餉,文官虛立名目的各種開支進行整理。
開源節流,改善大明朝走向衰敗的頹勢。
結果,他去山西查邊軍實際人數和府庫、資財的路上糟了土木堡之變。
這場變亂直接後果是勳貴集團全軍覆沒。
從此文官一家獨大。
他們的阻撓下,各地府庫資財誰也查不了了。完全成了地方官的小金庫。
誰查誰出事,查那個倉庫,那個就失火。國內的各地倉庫和資財,再也查不了了。
土木堡後,每三年一次的京查,成了走過場和正治鬥爭整人的工具。
反貪腐、反對怠正、清理不合格文官等基本停擺了。
地方官到底在治下,收多少稅、收多少捐、收多少賄賂,沒有人管了,也沒有人查了。就是朝廷查,也都是文官查文官。等於自己查自己。
除非派係鬥爭需要整人,否則能查出來個屁來。
稅收一塌糊塗之後,商業稅也逐漸萎縮。
原因很簡單,文官獨大後,在地方上不僅亂收稅,敲骨吸髓一般的盤剝百姓。地方上有利可圖的買賣都被文官的家屬和代理人逐漸吞並。
他們掌握了工商業後,不滿足現有利潤,開始想方設法的免稅和減稅。
鹽稅從太祖時期每年一千三百萬兩,萎縮到崇禎的幾十萬兩。
國家的幾大稅基,田賦、鹽稅、外貿、工商、人頭稅、礦稅、罰款、……等都在萎縮。皇帝一代比一代窘迫。急的火上房。
皇帝和士紳成了對立的兩方。
皇帝繼續稅收來維持朝廷的運轉。而這大明的天下,能賺錢的買賣基本都文官和他們的家族壟斷了。收稅就是收他們的稅。他們自然是不肯的。他們占有天下八成的財富,卻不願意繳納哪怕一成的稅負。
而占有天下財富不足兩成的百姓,卻要承擔九成以上的稅負。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鋼鐵大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