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異像回複論語一樣,隨後又回答完曹文成關於《爾雅》和《孝經》的問題。
這些問題依舊看似刁難,實則彆有用心。
待他全部答完,全場最激動的莫過於副督考文俊。
不愧是天才啊!
他激動地看著楊誌,眼神中充滿敬佩,俯身過去小聲說
“還是少府慧眼如炬,要不是少府攔著,帖經考那天我就將此等天才轟出去了。”
楊誌臉色尷尬,無聲乾笑了兩下。
曹博士愛財他是知道的,他幾乎可以肯定這老頭收了劉異的錢。
但能讓曹老頭如此配合演戲,這小子還真有幾分能耐。
曹文成最後笑著對旁邊兩位考官點評
“真是難得遇見將經書學得如此融會貫通的學生,老夫甚慰。”
說罷,他在劉異三門功課的評級處分彆寫上上
俞淵和宋之校看見都驚了。
三門上上,這收了多重的禮啊?
‘咳咳~’
俞淵乾咳了兩聲。
他已經從杜星楚那裡得知劉異要參加今年的發解試。
初聽這個消息時,他驚得胡子又要翹起來了。
因為他還從萬成舉那得知,劉異一天學堂都沒上過。
想起劉異那天在【子美客至】的一手爛字,他基本確信這孩子確實沒上過學。
本來他讓萬成舉勸說劉異入縣學,是動了惜才之心。
哪知人家不領情。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小子膽大包天,竟敢報名發解試,而且還通過了帖經考。
他雖認定少年是可雕之木,可也絕不會因此就徇私舞弊。
劉異委托杜星楚關說時,俞淵忽然就厭惡起來,他平生最恨旁門左道之徒。
幸好那首《題西林壁》足夠驚才絕豔,才漸漸撫平俞淵對劉異的憎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匡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廬山此時叫匡山)
他沒想到一個妄想投機取巧的少年,竟有如此淩然高度和視野。
可謂天賦絕倫。
俞淵打定主意,一定要引導少年走向正途。
對於這次試義,他對劉異的態度是既不偏私,也不刁難,一視同仁。
這時,俞老先生平靜道
“老夫俞淵,負責主考十二經中的《詩》、《書》、《易》、《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我將從六本書裡出四題,讓你回答。”
劉異淡定回道“學生恭請瀚白先生出題。”
“關於《詩經》,你就通譯一下《鶉之奔奔》篇吧。”
他最終還是沒忍心拿長篇為難劉異,選了篇較短的。
劉異也長舒一口氣,果然押中了。
幸好。
幸好你隻是讓我翻譯,沒讓我背。
他一本正經地開始答題
“各種鳥啊成雙入對,人也該各歸其位,有人的啊下賤又無恥,就這樣還想讓我叫他兄長?沒門!有的人啊腐朽又墮落,就這樣還想繼續當我的君王?你也配!”
附加諸多語氣助詞的一通神翻譯,讓在場三位考官好懸沒噴出來。
側麵坐著的兩位督考——楊誌和文俊,也聽傻眼了。
文俊小聲問楊誌“他譯的是《鶉之奔奔》嗎?”
楊誌恨不得替劉異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強做淡定答“是吧。”
“怎麼跟我當年學的不太一樣啊?”
“他可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誰特碼讓你這樣理解的?
三個考官互相看看,誰都沒開口點評。
因為真不太好評價。
不能簡單說對或不對,太與眾不同。
劉異自信地詢問“是學生哪裡翻譯錯了嗎?”
“哦……”
這可為難住俞淵了。